魏青锋
四月的暖风轻轻掠过冷水河畔,簇簇山桃花如火燃烧起来,从河畔蔓延至山坡,宛如不经意间洒落的胭脂,又似少女脸颊泛起的娇艳红晕,令人心醉神迷。春风是个不知疲倦的画家,她饱蘸了汉江水,描过青翠的山野,最后在冷水河畔停驻,笔锋一转,大片的油菜花泼洒开来,金灿灿地铺满田野,在阳光下流淌成河。
从窗缝挤进的风里,裹着青蒿的辛香和婆婆丁的甜润,这是冷水河特有的春酿,大姨的老家便是这里。大姨原是冷水镇明德小学的教师,退休后,一直在白河县城带孙子。上个周末,她跟儿子提出,想回老家冷水镇转转。儿子皱眉:“妈,带孩子够累的,在家歇两天吧!”儿媳笑着打趣:“妈是不是在老家藏着宝呢,生怕被谁偷走了。”大姨也笑,可她心里知道,她惦念着的不只是那些老街坊、老同事,还有门前那棵总在梦里摇曳的木瓜树。
大姨刚泡好茶,楼下就传来慧琴姨的呼唤声。老年群里的老友们知道她回来,便约好今早一起去社区惠民食堂吃早点。大姨匆匆下楼,见惠琴姨和她老公已等在木瓜树下,满树粉白的花朵,映着慧琴姨的脸庞,恍惚间,时光倒流,仿佛又回到几十年前,慧琴姨也是这样站在树下,等大姨一块去镇街上学。
三人沿着河岸往洞子社区走,对岸山坡上,一片雪白的花海格外醒目,像是刚落了一层薄雪,有风吹过,花香扑面而来。大姨惊讶:“那是梨花?”惠琴姨摇着头:“那是前几年社区引进的车厘子花,每年花开得很繁茂,可挂果却不多,味道也没外地的好,还在摸索改良。”说话间,“冷水镇慈善老年大学”的绿色招牌已映入眼帘,惠民幸福食堂和活动中心都在老年大学的一楼。
“你尝尝这个!”慧琴姨将瓷盘推到大姨跟前,一盘凉拌香椿芽泛着玛瑙般的光泽,很是诱人。这是洞子社区专为老年人开设的惠民食堂。60岁以上的老人只需两元,就能享受一顿实惠的早餐。
饭后,慧琴姨的丈夫前往书法班上课,而大姨也一同步入了教室。在这间不宽敞的教室里,淡雅的墨香弥漫开来。长桌边坐满了银发学员,有人凝神运笔,有人低声谈论。窗外,几株海棠花开得绚烂,娇艳欲滴的花朵,宛如刚出浴的美人。教室里,老师不断在巡回指导,对每位学员的运笔姿势、笔画笔法进行点评和纠正。老年学员们沉浸在阵阵墨香里,连呼吸都轻了几分。
练完字,大姨又被慧琴姨拉去乐器班。慧琴姨学电子琴快一年了,只见她的指尖在琴键上灵活跃动。后排几位学员正拉着二胡,弦音虽不整齐,却透着一股热乎劲。老师穿梭其中,时而纠正指法,时而示范音调。正练习着,门外忽然热闹起来,原来是冷水镇政府邱镇长带着采风团来参观了。在镇长的鼓励下,学员们即兴合奏了一曲《友谊地久天长》。作为初次接触乐器的新手,大姨一会看看二胡,一会摸摸电子琴,对各种乐器充满了好奇。
不知不觉,早上的时间悄然流逝。午饭时分,慧琴姨硬拉着大姨,去惠民食堂品尝“春三鲜”。凉拌的豌豆苗绿得诱人,油炸青蒿如翡翠般躺在白瓷盘中,最美味的还是那盘香椿炒鸡蛋,金黄翠绿相间,一口咬下去,满嘴都是春天的鲜嫩。邻桌的老头嘬着木瓜酒,笑着感慨:“社区这是把春天端上桌喽!”
饭后,两人移步至邻近的休息室,稍作休息。到了下午三点,慧琴姨带着大姨前往老年舞教室,学习广场舞。慧琴姨与大姨几十年的感情,如今难得一见,两人格外珍惜相处的时光。慧琴姨耐心地教大姨每一个舞步,两人边跳边笑,仿佛回到了年轻时的无忧无虑。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连窗外的阳光也变得格外明媚。大姨学得认真,慧琴姨教得用心,这份深厚的情谊在舞动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意犹未尽,慧琴姨前往市场采购食材,计划稍后邀请大姨至家中共享晚餐。奈何不凑巧,刚买完菜回到家,慧琴姨便接到了大姨的来电。说孙女突然生病,需要她立即返回县城照看。大姨心急如焚,随机拦下一辆出租车,便匆匆返回。
车窗外,夕阳把冷水河染成了金色,山桃花在风中摇曳闪烁。大姨回头望了望,心想:下次回来,那车厘子该结果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