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文旅 > 散文诗歌
兰颂
2024-05-10  来源:本站原创

陈嘉瑞knH安康新闻网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一首耳熟能详的《兰花草》,唱出了人们对兰花的无限爱怜。在万紫千红的花卉世界中,很少有一种花能像兰花一样具有既多元又独特的审美价值。兰有“四清”:气清、色清、神清、韵清。兰与梅、竹、菊并称“四君子”。然而梅有花而无叶,竹有叶而无花,菊有花而无香,“四君子”中唯独兰花叶、花、香兼而有之。几千年来,兰花以它的香、色、姿、韵倾倒国人,有着“国香”“香祖”“王者香”等众多美誉。兰花朴实纯真,清雅高洁,坚贞无私,体现并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成为人格化的花卉。千百年的文化濡染,兰花成了中华文化的一种符号。knH安康新闻网

兰花历史knH安康新闻网

河姆渡遗址中,发掘出了具有兰花图案的陶器,说明国人欣赏兰花已经有了7000多年的历史。东汉袁康所著《越绝书》有“勾践种兰法山”之语,证明春秋的时候,越王勾践已经在绍兴会稽种植兰花了(绍兴因此称为中国兰花的故乡)。后来,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在会稽附近修建兰亭,邀集了当时42位名士于此宴饮赋诗,写下了著名的《兰亭集序》。最早的兰花当属山草,且多生于疏林下或山谷水溪旁,“崇兰生涧底,香气满幽林”,故兰花又有“空谷佳人”的美称。古人把兰花称为“百草之长”,并有“十步以内,必有芳草”之说。魏晋时,兰花开始在宫廷种植,以后逐渐扩大到士大夫阶层的私家园林及个人庭院。唐代,兰花栽培就很普遍了。诗人王维对兰花的种植很有研究,他曾记述:“贮兰用黄磁斗,养以绮石,累年弥盛。”说明当时养兰花已经很有经验及讲究了。宋朝的时候,兰花的栽培进一步发展,人们开始用苔藓之类来装饰花盆,保护兰叶。黄庭坚就有经验之谈:“兰蕙丛生,昔以沙石则茂,沃以汤茗则芳。”这一时期,是中国艺兰的鼎盛期,有关的书籍及描述众多。南宋赵时庚的《金漳兰谱》写于1233年,是我国最早的兰花专著。明清时期,兰花栽培进入昌盛期,品种不断增加,经验日益丰富,大众全面参与。同时,许多兰花专著一一面世。艺兰发展到近代,几臻成熟。民国时期,南京市将市花定为兰花。新中国成立以后,先后有绍兴、贵阳、保定、龙岩、武夷山、汕头、兰溪等城市,都将兰花定为市花。兰花是从中国传到日本、朝鲜,普及到东南亚的。日人田边贺堂的《兰花栽培》有载:“建兰由中国秦始皇使者徐福携来”,“素心兰由中国唐代渡来”。日本的兰花文化,包括自成体系的 “东洋兰”,其实都是源自中国。knH安康新闻网

兰花文化knH安康新闻网

中国兰花之所以名贵,因为它是用二千多年的中国文化栽培出来的。尊为国兰的兰花,古代称之为兰蕙。黄庭坚在《幽芳亭》中有如下描述:“一干一华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华而香不足者蕙”。《说文解字》中说:“兰,香草也。左传曰:兰有国香。”古代兰花的文字符号曾作“兰”字,寓意门外青草如茵,而兰花则像门内草丛中的明月,可知古人在造“兰”字的时候,就有深刻的寓意。兰文化的奠基者孔子把兰花称为“王者香草”。并云:“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又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之不嗅其香,与之具化也。”《左传》中记载有“梦兰得子”的故事。爱国诗人屈原,将坚贞、高洁的情操注入兰花。在他的《国殇》《离骚》等诗篇中,兰花被当作“美女”“君子”“贤人”来加以歌颂。在中华文化中,兰花成了真、善、美的代名词。李白说:“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幽兰香飘远,松寒不改容。”兰以香为魂。黄庭坚在《书幽芳亭》中说:“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兰文化逐步深入到国人生活中,人们以兰养心,以兰养德,借兰喻人,借兰喻物。好朋友称“兰交”,好文章称“兰章”,女子的卧室称“兰闺”,女子娇媚形容为“呵气如兰”,秀外慧中称为“兰心蕙质”,珍贵的友谊称“义结金兰”,志士贤人亡归称“兰摧玉折”,戏剧中有“兰花指”,绘画中有“兰叶描”。汉语中由兰构成的词除去植物和地名,就有150个以上。人们喜爱兰花,甚至把不是兰花的花卉都冠以兰的美名,如白玉兰、君子兰、紫罗兰、米兰、木兰等。几千年来,国人生儿育女以兰取名的更是不计其数。兰花融入了人们太多的敬慕与爱恋。有趣的是,明人方宇视兰花为挚友,为它作《兰馨传》曰:“友,姓兰名馨,字汝清,号无知子。”好像兰花真是一个有名有姓、有生命的男子。更有一些清高之人,平生只爱兰花一种。兰花一开,其他一切美色不屑一顾。几千年来,兰学与国学血脉相连,东方文化中的“兰文化”可以与“龙”“凤”文化相提并论。knH安康新闻网

兰花与诗词knH安康新闻网

在中国文学史上,借兰花寄情言志的作品不计其数。屈原在他的《九歌》中唱道:“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李白赞兰:“幽兰香风远,蕙草流芳根。”张九龄《咏兰》诗曰:“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苏东坡对兰花情有独钟,“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陈陶的《种兰》写道:“种兰幽谷底,四远闻馨香。春风长养深,枝叶趁人长。”朱熹一生喜爱兰花,其诗写道:“漫种秋兰四五茎,疏帘底子太关情。可能不作凉风计,护得幽香到晚情。”杨万里作诗赞美兰花:“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元人余同麓《咏兰》诗写道:“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此地天。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明时嘉兴人李肇亨有《兰石》诗曰:“蓦然香来我自知,山斋半雨半晴时。却思摩诘黄磁斗,曾向春前发几枝?”张羽赏兰有“看叶胜看花”的主张,其《咏兰诗》曰:“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赏兰也很有些与众不同:“兰花本是山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尘世纷纷植盆盎,不如留与伴烟霞。”鲁迅出生于养兰世家,一生与兰结下不解之缘。当年左联23位作家被捕以后,他曾借一首《咏兰》诗:“椒焚桂折佳人老,独托幽岩展素心。岂惜芳馨遗志者,故乡如醉有荆榛。”寄托他顽强斗争的决心。花鸟大师齐白石作诗赞兰:“一春谷口雨如麻,水洗风吹叶倒斜。移入室中须坐久,自闻香气胜群花。”鉴湖女侠秋瑾的《兰花》诗说:“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与凡葩斗艳俦。”戎马倥偬的朱德元帅十分喜爱兰花,有“携兰长征”的故事。他有多首诗赞美兰花,其中一首写道:“幽兰吐秀乔林下,仍自盘根众草旁。纵使无人见欣赏,依然得地自含芳。”儒将陈毅的兰花诗写道:“幽兰在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爱国将领张学良晚年居台养兰自娱,作诗赞曰:“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叶立含正气,芳妍不浮华。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众多的诗词歌赋,在兰花的赞美上不吝笔墨。knH安康新闻网

兰花与绘画knH安康新闻网

千百年来,兰花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精神含义,历代的仁人志士,以兰喻志、以兰抒情、以兰赋墨。郑燮有诗曰:“日日临池把墨研,何曾粉黛去争妍。要知画法通书法,兰竹如同草隶然。”除却兰花的文化寄托,从书画用笔考虑,古今书画家皆喜画兰。资料载,唐代的殷仲荣、贯休是最早画兰花的,可惜无画存留。苏轼也画过兰,亦无真迹遗世。宋代著名画家赵孟坚(赵孟頫堂哥)的《春兰画卷》,应该是世界上最早的兰画了(如今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内)。陈继儒有《王楚玉画兰》诗:“年来空谷半霜风,留得遗香散草丛。只恐樵人混兰艾,红颜收在束薪中。”惜兰、护兰溢于言表 。提到著名兰花画家,不能不提到郑思肖。宋亡以后,他隐居苏州,坐卧必向南,并自号“所南”,以示不忘宋室之意。《移民录》有载,他“精墨兰,自更祚后,为画不画土,根无所凭借。或问其故,则云:‘地为人夺去,汝有不知耶?’”。他画的兰花是露根的、无土的,以此寄托他的亡国之思。其“咏兰守志”的行为成为后代遗民仰慕的典范。倪瓒就有诗赞曰:“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遗憾的是,郑思肖1306年创作的无土春兰画卷,如今却收藏在美国华盛顿,确确实实地“根无所系”了。明代著名画家徐渭有许多题画诗,其题兰诗曰:“醉抹醒涂总是春,百花枝上缀精神。自从画得湘兰后,更不闲题与俗人。”画家的精神与兰花的品格融为一体。爱画兰竹的李日华有《兰竹》诗:“江南四月雨晴时,兰吐幽香竹弄姿。蝴蝶不来黄鸟睡,小窗风卷落花丝。”清人郑燮堪画兰题兰魁首,他自称“七十三岁人,五十年画兰,任它雷风雨,经久不凋残。”常常竹、兰、石相伴。“挥毫已写竹三章,竹下还添几笔兰。”单其题兰诗就有七八十首,首首精当,畅云襟胸怀。邓拓有一首题画兰的诗:“天涯何必订同心,一卷离骚到处吟。行看江南春草绿,莫愁空谷少知音。”展示了性情的坚定与乐观。画兰始于唐代,盛于明清,近代的大师就更多了。吴昌硕的繁笔兰、齐白石的秃笔兰、潘天寿的豪笔兰、刘昌潮的断笔兰等等,都是各领风骚,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与文化遗产。knH安康新闻网

兰花经济knH安康新闻网

鲁迅先生曾言:“饥区的灾民,绝不会去种花。”改革开放以后,国人爱兰养兰蔚然成风。如今国家有兰花学会,各地有兰花协会,出版有兰花刊物,开辟有兰花网站。陕西的兰花分会也于2005年成立。如今的兰花已不仅仅作为一种观赏植物,而是已经作为一种产业来开发。在国际花卉市场中,兰花占到总贸易额的1/4—1/3。一枝卡特兰的切花价值数十美元。在国内,好兰花被誉为“绿色股票”“有生命的美玉和宝石”。相对于牡丹、荷花、水仙等,兰花是经济价值最高的花卉。中国兰花里有许多珍品,兰区的农民称兰花为“致富草和幸福花”。如今,广东、四川、江浙、云南等地,已将兰花作为当地中药产业确定发展并初具规模,经济效益鼓舞人心。有道是“乱世存粮,盛世养花”,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写照的兰花将会得到更多人的喜爱。 knH安康新闻网

(责编:徐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