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云龙
灿烂的阳光,高远的碧空,淡淡的浮云,和煦的微风,金黄的梧桐, 澄澈的池水,掠过的飞鸟……秋,总在不经意间拨动了我的心弦。令我怀想那岁月之河中流淌而去的一个个秋,和那秋中的人,秋中的事,这一切涌成我心中温暖的潮水。
四季有四季的特点:“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孤松”。但我以为秋天是令人怀念的——与春天的浓艳热闹相比,秋天是肃穆静寂的;与夏天的芜杂茂密相比,秋天是简洁透明的;与冬天的空灵虚幻相比,秋天是厚实宽容的。
只是,城市的街头没有秋天的风景了,楼房、街道、车辆、行人,一年四季都笼罩在一种氛围中。那些巨大的商业广告牌永远闪着诱惑的眉眼,嘈杂的街市的声音已经迟钝了人们对季节的感觉。只有秋风,从远方来,带来秋天的讯息。直到有一天,街道两旁的树叶黄了,那些树木,就成了城市秋天的唯一的名片。
在四季的轮回中,城市的人们会忽略季节的细节和意义,这是不应该的。先祖们在秋天曾经有过狂欢热闹的场面,在月光下,在秋场上,跳着原始粗糙的舞蹈,唱着节奏简单的歌谣,庆祝着秋天的收成。并约定成了许许多多的习俗流传至今。
按二十四节气,共有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属于秋季。在气候学中,秋季是指候 (5天为一候) 平均气温 10℃至 22℃的时段。
秋天是收获,是结果,是一切过程的总结。古诗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秋是喜庆的,热闹的,收获的;秋是香甜的,金色的,多彩的。我就是在这金色的秋天里,收获了我的爱情、儿子、事业,甚至《细雨风铃》《男人情怀》《安康风情》诸多文集,都是秋天面世的。
秋来了,带着温婉的凄丽荒凉,身着鲜艳的金色华美长袍。拖地的长袍,绣着片片飞舞的娇红枫叶,缀着一地的金珠子,闪着抖抖的光。
秋是高贵华美的女子,眼神里有深刻的痛楚,唇间含诱人的深红果实。一步步谦逊地踏过,伴着沙沙哑哑的风声。
秋让生命知觉最细锐,心灵层次最丰富,想象力最驰远……一个人最有和自己对话的冲动。
秋声,一阕收获的歌。
一
历书上说:“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立秋后,谷物成熟,气温逐渐下降,月明风清,秋高气爽,在每年阳历的8月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35度时即为立秋节气。
立秋是夏秋之交的重要节气,古人历来都很重视这个节气。在我国封建社会,还有立秋迎秋之俗。每到此日,封建帝王亲率文武百官到城郊设坛迎秋,仪式非常隆重。而老百姓呢,熬过了漫长的炎炎夏日,人们有了食欲,所有立秋的民俗多与吃有关,民以食为天嘛。比如在立秋这天悬秤称人,将此时的体重与立夏时相比。因为夏天炎热,饭食清淡简单,几个月下来,体重都要减少,立秋后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多吃肉。还有在立秋当天买个西瓜回家,全家人围着啃,团团圆圆啃个秋等等。
《礼记》载:“立秋”的第一物候是“凉风至”。如果说春风是暖风、偏东风,夏风是热风,偏南风,那么秋风即凉风,偏北风。我对秋的感知来源于脚下的一片梧桐叶子。金黄色的,静静地躺在地上。下意识里忽然有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意味。蓦然醒悟,秋天来了,尽管安康还是热得要命哩。
把落叶捧在手掌心,若有所思地想:花开花谢,叶黄叶落,本是自然现象,只是有了一种经历。经历,不正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吗?经历了春天的柔情,才能懂得花开的意义;经历了夏天的奔放,才能感受阳光的欢笑;经历了秋季的萧瑟,方才领悟大雁为什么飞翔;经历了严冬的霜雪,始能明了寒梅为什么盛放……
世界上有不经过风吹雨打而成熟的果实吗?
世界上有不经过光射日晒而成熟的果实吗?
立秋这天,我领悟了一个道理,生命未必都能结出果实。只要拥有尽力开花的经历就不是遗憾的生命了。
二
处暑一过,云便白了很多。
秋天的脚步近了,天地间出现了肃杀之气。处暑,即“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也”。就古代中国人来说,这时是出生的好时刻,既不会妨碍农事,也配合了秋天的气氛——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的儿子就是在秋天出生的呵。
处暑节气在每年阳历的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度时开始。“处暑寒来”是气候的规律。这时,“三伏”已过或接近尾声,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都已逐渐下降,热空气逐渐减弱南退,北方冷空气得寸进尺,加强南侵,造成北方比南方降温更显著。
即便如此,在我们安康,太阳依然那样毒辣;紫外线依然那样强烈;短袖短裤和无袖连衫裙依然漫天飞舞;脚上依然穿凉鞋;屋子里依然开空调吹冷风;女人出门依然带遮阳伞,抹防晒霜;公园、河岸的绿地,依然油绿葱翠,甚至催生嫩芽;街头巷尾,各色花朵,依然尽展芳容……然而,只要你留意,白天温度再高,天气再热,而到了夜晚温度则低,清晨和傍晚已有了秋的凉意。
在过去,处暑这天有许多事要做哩。农人要收麻,要翻地,“处暑萝卜白露菜”,翻好地就可以种萝卜了。在处暑到白露的这十五天里,会碰上两个十分隆重的节日。一个是七夕,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现已成为中国的情人节。一个是中元节。
中元节这天,安康有在汉江上漂放河灯的习俗。说是发了洪水或行船摆渡的人被水冲走而又打捞不上,其亲人就会在他的忌日漂放上一盏河灯以告慰祭念亲人。1993年的农历七月十五,为了祭念十年前的1983年“7·31”在洪灾中离去的亲人的魂灵,一些有心人制作了一百个洁白的河灯,从七里沟的木船上漂放在汉江上。
无论是普通老百姓的“放河灯”,还是道家的“施歌儿”,都是对所有亡灵进行的祝福,让每一个灵魂都得到温暖。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所以,中元节又叫作“孝义节”。
三
天降之中,没有什么比露水再悄不作声了。大概天公有个筛,密密麻麻只能透过一些湿气,天公一个夜里不睡觉,就筛出这一点一点珠玑般闪在枝上叶上的露水。
喜欢“白露”,因为《诗经》中那首美丽而婉约的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第一次读它时,心里就十分喜欢:芦花掩映,伊人轻舞,水乡清秋,妙景天成。那个“宛在水中央”的美丽倩影。从《诗经》里娉婷走出,一直在我的梦中踏歌而行。
“白露”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它间接地反映了气候变化。在每年阳历9月8日前后,太阳处于黄经165度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和《群芳谱》中解释:“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二十四节气解》云:“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此时, 空气中的水汽比较丰沛,由于气温下降,天气转凉,晴天的早上,庭院郊野,人们可见花草树木上凝成许多晶莹的白色露珠。正如杜甫诗:“露从今夜白”。因此称之为“白露”。
又是白露为霜的日子了。
我们知道,水对农作物有滋润作用。露水自然也不例外。露水有时带甜味,故又名“甘露”。甘者,甜也,佳也,能更好地促进生机。因此,人们认为,金秋见白露,是“五谷丰登”的象征。为此,古时又有甘露明目治病长生之说。
许多时候,水也让我们看不见,摸不着。抚弄一片树叶,是不太容易很快想到里边的水分的。若不提醒,我们更加不会觉得空气之中也弥漫着水。比较起沛然的雨和浩然的雪,似乎露水只给草木擦一把身,洗一个脸,只给枝叶涂一点儿光亮。然而,就是露水的这一丁点润滑,却是那般渗透。从枝头上滴下来,从竹叶上滑下来,从草尖上滚下来,渗入经脉,进而渗入根须。见了露珠,别说草木,连人的心里,也会沁透得有些湿,有些明。
露还存有浩大以外的渺小,渺小到让人几乎忘记感恩的程度。或许说,我们还有更多的关于感恩的忘却。
四
秋分这一天,是阴阳交接,分割寒暑的日子。古人认为,一年四季变换,寒暑交替,是因为天地间有着阴阳二气。《黄帝内经》上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秋分是反映季节变化的节令,在每年阳历 9 月 23 日前后,太阳处于黄经 180 度秋分点时开始。这说明它和“春分”一样有两个含义:即把秋季90天一分两半和平分了昼夜之意。
“未雨绸缪”,生物亦然。虫类知道过了秋分就不打雷了,天气渐渐变冷,冬眠之日将到,便纷纷修造冬眠处所,或将原先的窟穴之户用土培窄,以便寒气一到,马上堵穴御寒,安然过冬。
自古以来,秋是悲伤的象征,是没落的表现,是人生愁绪的晴雨表。屈原说“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曹丕在《燕歌行》也有同样的诗句“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自然界万木萧条落叶纷飞,首先映入人的眼帘,自然界的物象使人产生了心灵的共感,由宇宙的四季自然联想到人生的四季,“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秋叶飘零,及物及人,悲从中来,正如陆机《文赋》所言“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物之枯荣引发心之喜悲。
对农人而言,“八月白露又秋分,收稻再把麦田耕”。秋分节气,各地进入秋收,这是分外忙碌的季节。“秋忙秋忙,绣女也要出闺房”。秋收不是收,是抢,跟太阳抢,跟雨水抢,除了收,还要抢晴耕翻,准备小麦和油菜的播种。秋收、秋耕、秋种,谓之“三秋”。这是一年庄稼的终点,也是下一年庄稼的起点,因为农人朴拙的劳作,大自然才对他们倍加赞许,奖励他们整整一个秋天。
由此,我想到了人生。生命的意义何在?或许,一只虫,一朵花,一片树叶凭本能所知的,要比任何一个人类所能了解得更为深邃。如同这叶子落了,树还会继续存在下去。
五
农历九月,自立秋之后,天气渐凉,雾水被凝结成微凉的露珠,积聚在枯黄的枝叶和残败的花朵之上。虫鸟怅然,花木萧瑟,一层薄薄的寒意开始四处蔓延流转。
“寒露”是反映天气现象和气候变化的节令。在每年阳历10月8日前后,太阳处于黄经195度时开始。气温又一次下降,露水更多更加寒冷,快要凝结成霜了,故称“寒露”。古书《群芳谱》云:“气渐肃,露寒而将凝也。”这是说明此时的露水,比“白露”节气时为多,为浓,为冷,但尚未冻结。北方冷空气已开始南下,早晨和黄昏可感到寒意。
寒露的显著物候是“菊有黄华,鸿雁来宾”。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平素留心物候,谙熟大自然的规律,诗中不乏应时写景的佳句。他在《秋思》中写道:“乌桕微丹菊渐开,天高风送雁声哀”。有声有色地描绘出一幅秋景图。寒露一到,最迟的鸿雁也急急地从北方飞向南方,一两只失群孤雁的鸣叫,把一座又一座村庄从睡梦中惊醒。
九月是属于菊花的季节,在众花零落的时候,菊花却开得正好,迎来了它们最绚丽的生命时光,而最亮丽的风景莫过于陶君那一院菊黄。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隐田园,在所有诗人当中陶渊明恐怕是最爱菊花的了。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他赢得了菊花之神的雅号。而菊花,也许又因了他的缘故,被人们称作“花之隐逸者也”,成为品格高洁的象征。
由陶渊明的隐居,我又想到了这寒露二字。那种看起来只停留在表面上而实际上却渗透到内底里的微薄,那种尽了自己心的绵力和点滴,就是那样地让人受用和感念。
露水的滋润,有口皆碑。
六
晚秋初冬时节,天气已经寒冷,特别是无风无云的晴天夜晚,天空没有云彩,月光熠熠,地面上如同揭了被子,散热很快。当温度骤然降至0℃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与草木、岩石、土壤一接触,就会凝成细微的水晶,冰针或六角形的霜花附于其上,这就是霜。由于霜是近地面附近的水汽凝结而成,所以不管在任何地方,只要有凝结条件,就会有霜而“降”。
如此说来,“霜降”是表征水汽凝结和温度下降的节气,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开始,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
传说天神之女——青女是司管霜雪的。每年农历“霜降”节气来到之时,夜间青女就携着盛霜篮子出来,把白皑皑的霜洒遍人间,以“肃杀” 草木。这个传说反映了古人的一种观念,认为霜是“天降”的。民间有 “下霜”之说,古典诗词中有“飞霜”“落霜”“大雨霜”等词语。其实,霜并不是天上“飞”下来的,而是近地面水气凝而为霜。露水怎样凝成霜呢?南宋诗人吕本中在《南歌子·旅思》中写有:“驿内侵斜月,溪桥度晚霜”。陆游在《霜月》中写有:“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说明寒霜出现于秋天晴朗的月夜。
在气象学上,霜是水汽凝华现象。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初霜,也叫早霜,还叫菊花霜,因为秋季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春季的最后一次霜叫终霜,也叫晚霜,还叫杏花霜,因为春季是杏花盛开的季节。
此时的秋天,在落拓的诗人看来,一如人到中年:“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大地如老人的两鬓,一片斑白——秋天的露水,竟形象地概括了人的一生。连一代枭雄曹操也发出这样的感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然而,“霜降”,又是一年当中最美的时节。漫步于山野当中,层层叠叠的山林,显出不同层次的色彩,昨天还是满世界的绿,今天已是层林尽染,经过风霜后的林木,是那样的庄重、深沉和含蓄,甚至每一片树叶,都变得成熟而优雅,真是“霜重色愈浓”啊!
《周易》上说“履霜,坚冰至”。霜既已降,很快就要结冰。哦,霜降,凝重地打发了秋天最后一个节气,迎接着冬天的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