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焕龙
自打这座四合院建起之后,这面山坡的地名就被周边群众自然而然地叫成了“四合院”。
这座绿树丛中、花团锦簇、封闭式的四合院,是当地群众眼里的“幸福院”!你看:自南向北的青龙岭从凤凰山直直伸向月河川道,岭子中部拐了个胳膊弯,弯道正中拱出了自西向东的一片台地,平台上的绿林中挺起了这个长方形的四合院;坐西向东的正房是二层小楼,每层的中间各为公用大厅,两侧各有一户两室一厅一厨一卫的单元房;南北厢房为平房,各为两户住宅;东边一栋平房,计划作为公用的,现为农业园区办公室。如此布局,可以看出,这个四合院里分住有八户人家。
晨风刚刚吹醒山雀,秋阳刚刚照到树梢,65岁的晏荣长打开自家的房门,活动一下拳脚,就去打开了院子的大门。他在门道旁这个比八仙桌还大的木墩茶几上取下茶壶,清洗一下,通上电源线、水源线,开始烧水、沏茶。
69岁的晏荣殊在屋内洗漱完毕,边听手机音乐边走出来,接过老七晏荣长沏的绿茶喝了两口,再含一口,便出去打拳。
老七提着茶壶,推开正房一楼的大门,要到左首去见老大,而77岁的晏荣升已经起床,正在自己的客厅里收看电视新闻。
长辈兄弟四人,本辈堂兄十人的晏氏家族,已在凤凰山北坡的恒口示范区棋盘村落户百年,繁衍八代,长期过着耕读传家的乡村生活。20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老二、老九先后走出陕南安康,跨越秦岭巴山,到西安工作,后来办厂经商,做强了企业,就从新世纪开始,陆续将兄弟姐妹、子孙后代带到西安工作、学习与生活。后来,这个“皂角树下”的老房子,就只剩下几个老人在此留守。
2011年,老九晏荣德回乡谋划农业项目,决定流转土地两千亩,以兴办农业园区、发展农旅产业的方式回报乡亲、建设家乡。同时为了传承和睦相处的优秀家风,他投资三百多万元,砌了两千多立方石头的一圈大石坎,做了长达八公里的引水工程,兴建了这个供养家族老人的四合院。当时所建的八套房子,除了他和老二已在西安落户,其他八个堂兄一户一套。
搬进宽敞明亮的新房,各户关了屋门成为小家庭,关上院门又是大家庭。而每户的房门都向院内开放,大家门相对、人相望,共同驻守,相互照料,在有分有合中把晚年生活过得和和美美。
大门过道这个巨型树墩做的茶几,是晏荣德花费万元买来的。之所以放在这里,是为满足老年人爱在门口聚会、聊天的生活习惯。这不,自打有了这一套茶具,每天清晨就有人自觉过来烧水、沏茶,利于大家来喝早茶。当然,来了客人,在此小坐一下,也很惬意。
正房的一楼正厅,也有一副树墩茶几,也是晏荣德掏钱买下来、拉回来的。放在公房的意思是,既方便家族集体活动、议事使用,也利于老人们冬季在一起烧火取暖、喝茶聊天。
入秋时节,四合院的其他老人因为带孙子等原因,暂住到了西安,这里的常住人口只有老大、老五、老七。然而,晏氏后人因为根在这里,逢年过节就要回到这里。因此,老屋里的土灶、酒房、猪圈、鸡舍依然保存着,大家一旦回来团年过节,随便每顿饭要开五六席。所以,四合院的东边有三亩种粮的土地,周边有一亩多的菜园,树林里还有大量的野菜、野果,竹林里的笋子、竹米和花果,都被老七他们晾干了保存着。
秋阳照进了四合院,老大带着老伴在院子里不慌不忙的打扫卫生,洒水浇花;老五到院子外的老屋去,把昨天打的猪草剁碎,拌上玉米粉喂猪;老七给人不在家的几户打开门窗透风,并把他们的被子抱出去晾晒。
各自吃了早饭之后,老大两口子去公共房间擦洗桌椅、门窗,老五到菜地里锄草,身体尚可的老七到晏荣德在村上开办的油茶园、炼油厂察看一趟,又转到对面的公房梁,去帮牛羊养殖场收割甜杆,准备烤酒。
这种各有儿女给钱养老,又有集体生产、生活方式团结互助,还有血脉关系维系亲情的家族养老方式,使这些老人老有所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活得既很自在又有尊严。当然,在血浓于水的亲情沃土上,因有家人企业支撑着家族基业、后代创业,更使这个四合院根基坚固,风气和美。
作为这个四合院的谋划者、建设者,晏荣德的最初想法是:堂兄弟们虽然都在西安帮他办企业、做生意,但随着年老体弱,总要叶落归根。为此,他牵头创建的这个四合院,初衷是为养老。没想到,十几年下来,这里不仅办出了“以亲情为纽带,以互助为支撑”的家族养老模式,受到恒口示范区的好评,而且带动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旅游业等现代农业,受到乡亲们的好评。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秋日,晏荣德带着企业骨干中的几个侄子回到四合院,和棋盘村的干部们就“工业反哺农业、农旅振兴乡村”项目展开新的谋划。于是,这个四合院的正东方成了新公司的办公室,挂起了农业园区的牌子。紫气东来,秋风送爽,四合院里透出了与时俱进的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