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文旅 > 散文诗歌
一篇酝酿了30年的祭文
2025-04-02  来源:本站原创

□ 韦东igE安康新闻网

这篇祭文应该说酝酿了30年。仿佛隔空进行的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igE安康新闻网

30年来始终魂牵梦萦心祭于心的这位主人,就是我的大哥,朱浩。igE安康新闻网

前些日子,我回到我50年前的知青点。途径大哥的知青村组,眺望张滩余湾公路右侧丘陵山坡下那片熟悉的一圈树林、竹林环绕的一排排民居,我的内心酸楚酸楚的。默默祈祷中,我想若是大哥健在,我一定会邀约他和三弟一起成行。1975年3月20日,我们这一天同步出发,从那时起我和大哥共同享有了共和国知青的荣耀。次年,三弟在父母的鼓励下,也到余湾大队插队劳动当知青锻炼。igE安康新闻网

2025年清明节迫近,我的心忐忑不安。不是因为忙碌,而是心情沉重始终难以下笔。igE安康新闻网

30年对人生而言是个大日子。尤其是故人的祭日。igE安康新闻网

1995年3月9日我的大哥离开了他心爱的教学讲台。那年他刚过38岁不久。风华正茂、挥斥方遒之际,疾病夺走了他的生命。家人、亲戚悲痛不已,难以接受这样的残酷事实。特别是我的父母,老年丧子的痛彻,让他们多年缓不过精神来。igE安康新闻网

30年来,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想念着大哥,也深深自责着自己,没有及时提醒鞠躬尽瘁的大哥。正是这样的缘故,这篇祭文始终延缓未起笔。还有一个顾虑,就是怕写不好写不到位,表达不了亲人们对大哥的思念之情,师生们的怀念之情。igE安康新闻网

30年的祭日终要来临,我知道是应该动笔的时刻了。igE安康新闻网

翻开QQ珍藏的家庭文档,我们1965年离开西京来安康时我们兄弟三人特意留下了珍贵的合影照。70年代我们三人又在安康红星摄影部留下合影照。在电脑桌前,凝视着大哥,我眼泪汪汪,擦拭泪水的纸巾一堆堆叠加,甚至有些撕心裂肺。igE安康新闻网

大哥是我们的好兄长igE安康新闻网

敲击键盘的双手很沉重,很缓慢。大脑一会浮现着大哥在平利陪伴着父亲,一会浮现着大哥回到安康,我们兄弟三人共同在夜校补习迎接高考的场景,一会又浮现着他站立在铁路中学绘声绘色授课的风采。夜阑人静时,所有的记忆总能看到他的身影。igE安康新闻网

2023年,大哥的孩子、我的大侄子,整理大哥生前的图片后发给我,其中一张大哥初中阶段在平利山区劳动间隙与农民合影的情景。低矮农舍院落窗棂前,他着一双深筒胶鞋,身上沾满泥泞,脸庞消瘦,却面带微笑,多显精神。我知道,当年他十三四岁就开始了独立生活,陪伴因“右倾”迫害遭贬的父亲一道吃尽苦头。这段煎熬生活,让他得到了历练,经受了考验。一直到高中阶段他才回到安康。那时起,大哥在我们兄弟心目中更高大更伟岸起来。igE安康新闻网

知青下乡,更显大哥的勇毅玉成。去世多年,他知青所在生产队的农民朋友,见到我仍惋惜留恋,缅怀于心。说他的好,念他的情,知他的恩。这些都源于他心系农村对脚下土地的敬畏,对乡村生活对守望土地的农人深情理解。他做人的品德、礼数和规矩,教会了我们和蔼面对所有人与事。igE安康新闻网

20世纪70年代末,大哥是我们三人中第一个入职参加工作的(铁路系统扳道工)。我和小弟回炉校园重进课堂深造。很快他也宵衣旰食高效利用工间,凭自己的毅力考取了大学,继而转变成为铁路系统教育工作者。他励志的榜样更加激励着我们潜心耕耘追求不止。igE安康新闻网

1989年我和小弟先后又到省城进修深造,大哥一家再次替我们担当重任。尤其是我,孩子幼小,大哥和大嫂主动将我的孩子接入家中,安置在铁路幼儿园照看,为我排忧解困。当时他们的孩子也小(两孩子一个年头一个年末)。也处于爬坡艰苦阶段,然而大哥和嫂子都伸出了援手。大哥一家对我们的恩情,成为我们全家最为感动永生难以忘怀的情结。后来小弟成家,哥嫂同样呵护有加。igE安康新闻网

大哥是我们令人尊敬的学长,更是我们心中的人生导师。大哥对我们的爱,我们永远铭记!igE安康新闻网

大哥是个事业型的人igE安康新闻网

在大哥短暂的一生中,他的同学,他的同事,对他的人格魅力口碑相传。他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呵护,掏心掏肺不为过。igE安康新闻网

在我们兄弟三人中,大哥学习极有天赋,加持自己的勤思善学,学业始终引领着我们兄弟。他的书籍装帧最整齐,作业文字书写最清秀,教案是年级组乃至全校数一数二的范文范本。igE安康新闻网

大哥学识渊博,为人师表。阅读大哥留下的书籍、图片和文字,我既有一种感伤也有一种温暖,沉浸其中是因为我们一起走过一起亲历一起流淌,这种纯真性情同手足,彼此的路径和体验,都有着契合点有着启迪性更有共鸣。只如初见。igE安康新闻网

大哥把教育事业视为使命、生命。也许受一生做教育工作者的母亲教诲和影响,他亦爱师如父爱生如子。他把自己所学所识,全部奉献给三尺讲坛,他将自己的教研心得书写在一节节课的黑板上。他的学生至今不忘缅怀恩师。他的同学常常回忆起他在校园的风采和朗朗笑声。igE安康新闻网

大哥把教书育人视为己任,在他平凡的教学生涯中自觉践行倡导,处处洋溢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激情。igE安康新闻网

大哥是个大孝子igE安康新闻网

我们的父亲在他年轻时因言身负“右倾”冤屈,被迫离开西安遣放平利。大哥前半生大多时间独自担当陪伴着父亲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也饱受煎熬度过了一个个忍辱负重的日子。应该说,他是替我们承担了一切孝心和责任、义务。平镇两县交界处,众多崇山峻岭沟壑湍溪和父亲每个公路建设工地,都留下了他们患难与共的身影。igE安康新闻网

1997年,父亲在“白发送黑发”的煎熬中离世。我们特意将大哥的陵墓安放在父亲陵墓下方。大哥生前与父亲相依为命时间最长,逝后30年他一直以父亲为邻。2022年底,母亲去世合墓回到了父亲身边。此时,大哥犹如阳光相伴,如风共鸣,如雨滋润,他以行动化作至圣至善的遗言,衷心呵护着父母。igE安康新闻网

每到重要节气,每到清明时日,大哥的陵墓是我们最富亲情的孝义课堂。我们默默祭奠生养教育我们的父母,也默默致敬大哥的无私忘我。我们默默回放着大哥生前为我们亲力亲为所做的一切。我们也向大哥汇报着自己的成长收获。晚辈们同样虔诚鞠躬膜拜长辈的潜心教育滋养。igE安康新闻网

大哥值得我们永生缅怀igE安康新闻网

大哥碑文很简略。他最后的工作单位是安康铁路分局普教委。当时熟悉大哥的同仁们,纷纷对大哥的离世深表惋惜。大哥的口碑是干出来的,是拼出来的。他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发光。无论什么岗位,他都饱含真情与激情。他众多教研成果成为铁道部郑州局典范。我们每每从他各种荣誉证书中,感受着他所释放的思想积淀和重量,也成为我和三弟行走岁月打磨思想的宝贵财富。igE安康新闻网

2023,大哥的孩子恰逢39岁(父亲离世时他11岁),孩子在他的微信里写了很长一段文字,追思与父亲的生活片段。我将这段文字分享珍藏进文档中,并转发给了家人和小弟以及我们的晚辈们阅读,我们边阅读边眼泪盈眶,孩子们更是以泪洗面。如今他们都为人父母,更加懂得珍惜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一路艰辛和付出的一切努力。igE安康新闻网

在母亲大人离世一周年时,我们在墓碑前告诉了父母也告诉了大哥,晚辈们都接受过您的教诲,包括我和小弟以及弟媳们在内都在您的恩惠下成长起来。那天小弟的孩子开车接送我们,一路伤感无语心生感恩之情。igE安康新闻网

时光匆匆,大哥离开我们30年了。igE安康新闻网

这10900多天,我们每时每刻都铭记于心、感恩在心。igE安康新闻网

时隔三十年,我们兄弟间依然心灵相通,推心置腹,无话不谈,相互欣赏,还是知己。 igE安康新闻网

责编:徐思敏|一审:许安|二审:田丕
终审: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