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眸
每当有人说去看电影,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从前在老家看乡村电影的场面来。
那时候的乡村没有专门的电影院,看电影得等放映员拿到片子后,挨村播放。因此,能看场电影比过年还叫人兴奋。
“今晚,村里要放电影了!”这消息不胫而走。大半天后已经传遍了附近的村庄。不等太阳下山,人们早已放下手中的农活,距离放映点近的人纷纷扛着板凳椅子朝放映场上放,近水楼台,得占到最佳位置来。距离放映点远的人,得早早和放映点附近的人家联系,好借几条板凳坐。有些讲究的妇女,不但自己好好梳妆打扮一番,还要给丈夫和孩子也换上平时不舍得穿的衣服。
沐着夕阳,每一条通往放映点的路上,走着激动不已的人。
我们村的放映点一般选择在山下河边的小学操场上。我们家距离学校有两三里,全是山路。听到“放电影”的消息后,我们早已顾不上吃晚饭,不断地催父母亲快点出发。
到山峁上朝河边看去,一块白床单挂在教室外墙上,我们越发激动、焦虑,恨不得立马飞到它旁边去。等我们赶到,操场上早已是人人山人海了。我们只好见缝插针地寻找最佳观影位置。父亲让母亲照看着我们,他要去问周边的住户借板凳。有时候好不容易借来板凳,却挤不进去,只能坐在操场边上,歪着脑袋看。大多数时候,周围人家的板凳早已被其他人借完了,我们只能站着看。弟弟妹妹太小,父亲和母亲就一人一个让他们骑在肩膀上看。
一般一个晚上放两个片子,每到换片,我们死死地盯着放映机看,希望放映员手脚麻利点。也觉得“放映员”这职业很神圣。那时候看电影最怕烧片,正看到热闹处,“啪”得一声,屏幕上人影不见了。人群“唉唉”声不断,齐刷刷地朝放映机看去,希望放映员能尽快调整好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人群开始躁动起来,周围手电光忽闪忽闪着。孩子的哭声、大人的骂声交错在一起。村里的“能人”开始朝放映员靠近,希望自己可以帮上忙。
直到不知是谁叫一声“好了,好了!”人们立马安静下来,继续紧盯屏幕。
夏天看露天电影坐在操场边上还可以,遇到冬天,越看越冷。有一次,因为去的迟,没有借到板凳的我们,为了能看到电影,搬来几个大石头,坐在上面。等电影散场,手脚全麻了。
两个片子放完后,夜已经深了。散场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在山道上。条件好的人家,会预备一个手电筒。条件不好的,只能求助于放映点附近的人家,借来一个扫帚用火点燃了,当火把。只见河两岸的山路上,点点星火,隐隐人语。有几年,我们家没有手电筒。父亲也不好意思借人家的扫帚当火把。只好用打火机给我们照亮,弟弟妹妹又太小,走夜路还要父母背着。打火机火光微弱,风一吹就灭了,我们脚下走得绊绊磕磕的。摔一跤,也不敢哭,怕父亲骂。开始看电影和电影结束的心境完全两样!有时候好心人送一个扫帚,父亲万分高兴,一边把点燃的扫帚朝天举着,说这样燃烧得慢,一边安排我们的队伍,火把前面走一个人,其他人走在火把后面,还说“前照一后照七”。那时候,最希望看电影的晚上能有月亮,月光豁亮豁亮地,把小路照得幽明清晰。我们悠然舒畅地,不断地议论着电影里的情节。而实际上,每看完一场电影,我们往往会议论上好几个月。
多年后,我手捧爆米花,坐在电影院的豪华包厢里,依然非常怀念在乡村电影场面。那些苦涩又欢乐的记忆,在岁月长河里泛着明快的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