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文旅 > 文化安康
安康散文简史
2024-01-19  来源:本站原创

卢云龙R2U安康新闻网

R2U安康新闻网

这条“河”里有六章值得叙说的“故事”:R2U安康新闻网

第一章 汉水潮汐R2U安康新闻网

以宽广的胸怀接纳每一个黑夜和黎明的到来/汉水潮汐。天空是晴朗的,我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生命的厚度,如此充实、丰盈,在爱与恨的漩涡中,把一切痛苦淹没……R2U安康新闻网

第二章 情感雨滴R2U安康新闻网

思想的翅膀,在翩飞的思念中,像白云朵朵,纯洁而无瑕。R2U安康新闻网

那双深情的眸子,在隐秘中陶醉着火红火红的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化作一首劲疾的歌,在五线谱上不停地跳动着……R2U安康新闻网

第三章 岁月无痕R2U安康新闻网

我看到夕阳下最美的风景,并不迷茫,正如早晨的太阳照在汉江河上,滚滚东逝的汉水,不停地翻腾着。R2U安康新闻网

今夜星光灿烂,远去的涛声,追赶着历史的脚步。R2U安康新闻网

第四章 守望苍穹R2U安康新闻网

天空给了我一双飞翔的翅膀,是激情点燃了火热的诗行/我的心在跳跃,在奔跑,在呼唤……/守望苍穹。在四季轮回中,抒写着人生绚丽的华章/我从遥远的地方走来,终要回归于脚下的土地,化作秋天的一片落叶。R2U安康新闻网

第五章 在河之舟R2U安康新闻网

唯美的文字,如淙淙作响的山泉,沁人心脾;像巴山上纷飞的一枚枚叶片,记录着岁月印痕/我的心儿在振奋中,以炽热的情怀,拥抱秦巴汉水的安康,用手中五彩的笔,描绘出绚丽而灿烂的画卷。双手托起一颗耀眼的秦巴明珠……R2U安康新闻网

第六章 诗和远方R2U安康新闻网

春去无痕,人生四季,花开花落。……/一条路,崎岖不平;一座山,陡峭耸立;一条穿过季节的河,在穿越时空的隧道中,记录着生活的点点滴滴——沿着这条心灵流淌的河,我心依旧,永不言弃。R2U安康新闻网

朿宝荣是20世纪80年代风起云涌的安康文坛上的一员猛将,和笔者一起创办过《纪实文学报》。当时,随着全国散文诗的异军突起,给一些写诗、写散文的人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有的诗人顺理成章转向写散文诗,比如陈敏的《这方天空》(陕西旅游出版社1993年8月版)里就有40多篇散文诗;陈益鹏的第一本诗集《在山一方》(陕西旅游出版社1993年4月版)绝大部分也是散文诗。赵宁寰的《响沙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5月版)也有不少散文诗,等等。而散文作者写作散文诗,则更是得心应手,比比皆是。如陈长吟的早期散文集《山梦水梦》《山亲水亲》《山韵水韵》等均收录有不少散文诗作。就连笔者的第一本散文集《细雨风铃》里,也收录有二十余篇章零散发表在不同报刊上的散文诗作,其中《独处寂寞》一章在《安康日报》发表后,还被1994年第7期《散文选刊》杂志转载。R2U安康新闻网

言归正传。中国散文诗迎来了新世纪的曙光,刮起了一股散文诗旋风。以严炎为代表的散文诗作家,联络了一大批知名作家、诗人和各大报刊编辑、记者,在京注册成立了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为散文诗作者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园地平台。由此,朿宝荣的散文诗创作有了一定起色,初露锋芒,开始在全国各地的报刊上发表。最早关注朿宝荣散文诗创作的是李大斌,他写的评论《散文诗长河中的纤夫》发表在1989年12月9日的《安康日报》上,文中对朿宝荣的散文诗《汉江纤夫》《秋歌》《北方的小城》《山里的女子》等作品给予点评与肯定,并殷切希望让作者争当一名安康散文诗长河中勇拉上水船的纤夫。1990年国家商业部主办的《长虹文学》杂志上,也发表了李焕龙的题为《开拓绿色商流》的评论,让朿宝荣在商业系统的文坛上有了一定知名度。R2U安康新闻网

然而,当生活的梦想与现实出现冲撞,就会瞬间击碎这个梦。1997年,朿宝荣因所在单位体制改革而下岗,不得不辍笔,含泪告别散文诗,告别安康文坛,从此在作者的队伍里消失了。为了生活,他四处奔波,卖过手擀面,跑过三轮,当过自由撰稿人。当渡过了最初的生存危机后,他找到了一份得心应手的文字工作。于是,内心深处那颗不熄的散文诗火苗又蹿将出来,且一发不可收拾。从2000年他再次发表散文诗《一江春水》开始,他创作了《故土情》系列,发在《回族文学》“作家之窗”专栏,并产生了很大的反响;《穿过季节那条河》在《星星·散文诗》推出;《在河之舟》在《散文诗》杂志发表,等等。一系列以汉江为题材的散文诗作品,在国内一些核心期刊发表后,引起了一些作家和学者的关注。深圳作家张志明以朿宝荣多年前收入《散文诗新世纪选粹》的散文诗《古道纤夫》谈观点,写出了《张老师谈写诗——散文诗也是诗》,后收入他出版的《诗论》一书。四川画家雷世平,还据《古道纤夫》创作了钢笔画《爷爷的纤绳》公开发表。R2U安康新闻网

作者的创作,基本上都离不开自己熟悉的生活。朿宝荣出生、成长在汉水边古老的安康城,所以他的散文诗写得最多最好的便是汉江及其与之有关的人和事。《穿过季节那条河》,既是对汉江的赞美,也是对自己人生的追述。他恰如其分地把自己比喻为汉江里的一滴水,一条船,一只水鸟,一块不起眼的鹅卵石。这里,汉江与作者的人生似乎融为了一体。况且,他的散文诗涉猎面很广,既有山水,也有城镇;既有安康本土风物,也有外域风物;既有着眼自然风光为主的,也有偏重抒发个人情感的。林林总总,蔚为大观。R2U安康新闻网

安康著名评论家姚维荣在为朿宝荣的这本书作序《安康文学的一块绿洲》中写道:“在工作之余,朿宝荣常常喜欢凝思外物,沉浸内心,敏锐捕捉外物与内心碰撞的火花,善于通过穿越现实的冥想,获得某种瞬间的顿悟和发现,并迅速借助意象的创造将这样的瞬间凝聚为饱含情味和哲思的诗篇。他的散文诗常常是外物与心灵的偶然碰撞或巧妙遇合而形成,是物、情、意的有机结合,呈现出抒情与哲理的有机统一。这些反思有的触及他刻骨铭心的记忆,以简约含蓄、令人震撼的意象一针见血地揭示其本质所在。”姚先生这是从一个评论家的审美高度,进行专业的研判与评价的。R2U安康新闻网

散文诗是语言艺术的最高境界,只有努力追求语言的形象、生动、凝练、灵动、新颖,才能将作品写得有形、有境、有情、有意、有味。为此,朿宝荣在写作时注重锤炼语言,常在炼字、炼词、炼句上下功夫。这种对诗歌语言的尊重,自觉为语言设置高标准的做法都是值得肯定的。讲究诗语的锤炼和灵活运用,避免了诗歌的直白浅陋,无疑提升了他散文诗的境界与艺术表现力。R2U安康新闻网

作者在《心中有条流淌的河》一文中也袒露了自己的心扉:“我爱散文诗,因为在我生命里,它是我心灵的舞蹈;在意象中给了我睿智的思想;在文体上,以一种内在的节奏和韵律,一种心灵的呼唤,一种灵魂深处发出的呐喊,催人奋进,奋发向上,传递着一种正能量。因此,我怀有一颗平常之心,甘于清贫,耐得寂寞,守望苍穹,充满憧憬与向往,心中有条流淌的河……我愿做一个精神的守望者。”R2U安康新闻网

在陈平军看来,散文诗这种文体,有它的特殊性,兼顾诗歌与散文的部分特征,核心与本质是诗歌,叙事有了更大的空间与可能,这就要求写作者坚守一个前提,首先必须掌握诗歌的基本写法,注重意境的选取、意象的提炼,修辞上多以隐喻、象征、夸张、排比等形式,结构上采用现代主义,随意识流动,重思维的跳跃,避免平铺直叙式的展示,等等。他知道这些要素,他还知道一切写作都要紧跟时代潮流,但是,他习惯了随心所欲,因而,写作过程中,没有刻意去追求文体的纯粹性,诗性不够,散文的特性多了些,自我精神世界的展示多了些,社会深层次的探索少了些……不一定成为不朽的诗人、散文诗大家,只要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始终保持一颗追求诗意的心灵,在纷繁复杂的世相中为散文诗在心中保留那么一点不大也不小的空间,尽可能地追求充满诗意的生活,这就够了。R2U安康新闻网

这是陈平军在他的第三本散文诗集《心语风影》(线装书局2016年3月版)中的“代后记”以《我以为》为题里的心声告白。该书已入选2016中国散文诗排行榜。R2U安康新闻网

笔者结识陈平军,缘起1989年那个激情动荡的年份,当时刚成立的地区作协决定创办一份名叫《纪实文学报》的报纸,笔者是创办负责人之一,办报地址且在笔者家里。而那时比笔者小一个“属相”只有十八岁的陈平军,则在七里沟,当时的安康第二师范学校就读。一个星期天,他骑着从学校借来的一辆自行车,叩开了笔者的家门。自此,他的成长经历均被笔者所目睹。R2U安康新闻网

陈平军生长在紫阳县深磨乡柏果村一普通农家,父亲积劳成疾早逝,爷爷和母亲承担起养育他们兄妹4人的重担。1987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安康第二师范学校,在那个物质不是十分宽裕的年代,他在追寻着自己的梦想,组织发起成立了《百灵》文学社,笔者也受邀担任《百灵》顾问。自己在国家发放的生活费里面挤出钱来自费印刷社刊《百灵》,为学校广播选稿,组织诗歌大赛,参加汉江文学讲习所讲座学习,《诗刊》社刊授学院函授学习——这就是他中师学习生活的全部。R2U安康新闻网

三年的师范学习生活,为陈平军走上文学创作道路奠定了基础,他的处女作是发表在《安康日报》上的一首小诗《二月》,其后就冲出秦岭又在《诗刊》发表组诗《是你使我陶醉》,以后的日子,陈平军完全沉浸于读书写作中了,而且一发不可收拾,有百余万字的散文诗作纷纷登上《诗刊》《星星》《诗选刊》《散文选刊》《散文诗》《散文诗世界》《中国散文诗刊》等国家级、省级报刊。出版散文诗集《边走边唱》《好好爱我》《心语风影》《紫阳书》,作品入选五十多个选本。以散文诗这种文学形式加入中国作协,在陕西省是唯一的一个。他先是毕业后分配到家乡紫阳县深磨小学任教,后到紫阳县芭蕉中学任教,再调至紫阳县方志办修志。所幸,三十余年来,他与散文诗一直不离不弃,终成气象。R2U安康新闻网

浓郁的情感流淌,清新的意象画面,生动的情景意境,形成了陈平军散文诗的主要特色。陈平军的散文诗中大部分是以“家乡”为叙述描写对象的,他一直视家乡为他生活的精神高地。那是他出生、成长和长期生活的地方。那里有他的人生底色和生命的起点。他的家乡在山上,因此,其作品中总是充满山的意象,雄伟、神秘、坚毅的大山支撑了他生命的脊梁,也支撑着他诗的风骨。大山带给作者的除了苍茫、悲凉的感觉之外,更多的是塑造了诗人那种不屈不挠的性格,那是一种超越艰难与苦难的力量,属于人格核心向度的力量。这种特征贯穿了他的整个创作历程,他每个时期的作品中都或多或少地纠结着面对、承担与超越这样的矛盾,诗人也在这种矛盾之中不断获得诗意的发现,寻找着精神的出路。《紫阳富硒茶》是陈平军关注家乡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这样的诗句读后令人难忘:“捋一把原始的素材搓成故事的线条,揉成满腹经纶与思想,焕发青春的光泽。掬一捧任河秀水烹煮香茗,日月山川,云雾缭绕的巴山灵秀凝聚无边的向往。一片片含蓄而精致的叶子,冲泡成难以言喻的情调,清冽的茶水飘飞流萤般的心事,诉说着山民们朴素的情怀……”R2U安康新闻网

陈平军的作品很少那种轻飘飘的抒写,这和那种只把散文诗当成“心灵鸡汤”的看法和作法相去甚远。他的有些作品甚至具有史诗意味。比如《有关白果村的家族史》,借助大山的背景,通过几个历史的“点”,通过不同时代人物的命运,抒写了一个家族几百年来的历史变迁,而今天的诗人仍然在沉思,在追问:“光怪陆离的斑驳时光中,如何描绘岁月的光鲜?何处安放我最初的家园?看满山碧绿侵略最后的耕地,撤退于钢筋混凝土牢笼般的奋斗,满眼不舍与不甘,谁能用干瘪的爪子刨出深埋地下的根?退居在城市的屋檐下,端坐在空荡荡的客厅中的母亲,坐在日渐消退的落日余晖中,坐在世事中央,到底能不能镇守住我的故乡?”R2U安康新闻网

诗人享受了来自大山,来自亲人的爱,他也乐意把这种爱奉献给更多的人。这或许就是陈平军对人生的最本质的思考,也是散文诗带给他的最美好的收获。我们从他的很多作品中,可以读出这种爱的演变与传承。《在乡下教书》有这样的诗行:“我端庄地走在校园里,深深地知道自己是在把汉字、粉笔混合在一起,将一个叫忠诚的词,用血液煮沸,端给孩子们饮用,祈愿汉字在他们心中孕育发芽,长出一片欲望的叶子,像山坡青草一样郁郁着校园,像缤纷的花朵芬芳着纯净的花坛。让洁白的纯真和血红的激情,融入散发清新墨香的新书,拂过乡村的额头,像炊烟一样袅出一条条小路,走向外……”R2U安康新闻网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诗评家蒋登科,在给陈平军的《心语风影》作序《大山的馈赠及其诗意的传承》中,对他的散文诗给予了高度评价与认可:“总的来说,陈平军的散文诗是有思想的诗。有些人不喜欢在讨论诗歌的时候涉及‘思想’这个词。其实这个词本身并没有错,情感的长期累积往往就会形成思想,或者说,丰富的情感是需要独特的思想作为支撑的,只是有些人的作品中很难找到一以贯之的情感和思想脉络,显得比较驳杂且无序。而陈平军的探索始终坚守了自己从大山的哺育中所获得的坚毅的精神,所孕育的爱与超越的基因,这就使他的诗有一种延续的、有力的精神与思想脉络贯穿其中,我们可以从他的作品中读出一个清晰的、完整的人的形象。……好在平军还很年轻,他的创作还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相信他在今后的探索中还会出现更多的令人耳目一新的亮点。”R2U安康新闻网

陈平军没有辜负这个期望。2019年11月,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他的散文诗集《紫阳书》,侧重于对紫阳山川风物、人文精神及乡情亲情的咏赞,透露出作者对出生地的一腔赤子情怀。他坚持在写作中不断探索、求变和创新,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R2U安康新闻网

20世纪90年代中期,陕西资深出版人王世雄先生联合陕西旅游出版社社长张小平先生策划出版了一套“中国西部风情文库”,包含有“诗歌卷”“小说卷”“散文卷”。安康的作家中有张宣强的长篇小说《美女晒羞》入选在“小说卷”中;李大斌的《方寸乐土》《南窗随笔》、吴真强的《桃花雨》和卢云龙的《男人情怀》入选在“散文卷”中;梁未冬的《水晶歌谣》入选在了“诗歌卷”中。R2U安康新闻网

入选在“散文卷”中的吴真强所著的《桃花雨》,其实是一本散文诗专集,虽然不到10万字,却是他献给安康文坛的一份“厚礼”。而吴真强其人,个矮、瘦小,给人一种弱不禁风的感觉,用他的话说,幼时体弱多病,好几次都是村里那位慈眉善眼的“赤脚医生”勉强从“死神”手中给“争夺”回来的,少年时代是在半饥饿状态下上学、捡煤渣、打猪草中度过的。中学毕业,高考落榜,失魂落魄地回乡务农。做过民办教师、小商贩,修过自行车,后来进入一家较大型乡镇企业当临时工、修理工、炊事员等,因其才情,调入厂部任文秘工作。之后“下海”赴西安经商几年失败返家,担任村支书数年,现赋闲在家,是一个命运多舛之人。R2U安康新闻网

大约是1992年吧,吴真强开始频频在《安康日报》《汉江文学》《陕南文学报》等地方报刊上发表散文诗作,鲜有在省级报刊上“露脸”。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的散文诗作的质量与影响力。事过境迁30年了,当听说笔者欲写本书时,已77岁高龄且患脑梗的张胜利先生,极力推荐吴真强的《桃花雨》,并说,这是一本好书,不管作者本人怎样,安康写纯散文诗的就此一人,安康文学史应有此人之位。他把“纯”咬得特别重。而已故的著名作家马建勋在为吴真强的这本书作序《从月河走来一位诗人》中也曾写道:“我敢负责地向读者推荐,这是一曲动人心弦的爱情之歌,是一抹月河故乡秀丽迷人的风景画,是一首首婉约清丽若潺潺流水的散文诗,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R2U安康新闻网

的确如此,吴真强的这本《桃花雨》就是一部故乡与爱情的交响曲。全书分为五辑:R2U安康新闻网

第一辑 初恋的梦靥R2U安康新闻网

燃一支檀香/以一种旷世的虔诚,我说:今生,你会是我永久的新娘么?R2U安康新闻网

第二辑 幽幽的蓝梦R2U安康新闻网

在梦之河岸,轻唤你的名字/犹如低吟一行简洁而又浓得化不开的诗句。R2U安康新闻网

第三辑 滴水的心灵R2U安康新闻网

站在黄昏的风烟路口,望着你渐渐远去的背影/我说:我将以毕生的时光重R2U安康新闻网

新/催绽你心灵枝头的花蕊和叶脉。R2U安康新闻网

第四辑 生命的回声R2U安康新闻网

告别昨天,不让一丝灰尘落在衣袖上/不让一根无形的藤蔓,羁绊双足。R2U安康新闻网

第五辑 眺望命运R2U安康新闻网

而今,我只能让那些枯黄,落去;让新绿,勃发;让忧思,如烟飘散……以一种挺立的姿势,眺望明朝的霞光升起。R2U安康新闻网

(连载三十六)R2U安康新闻网

 R2U安康新闻网

(责编:王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