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文旅 > 文化安康
八娃故里荷花红
2024-05-08  来源:本站原创

zTV安康新闻网

沈坝zTV安康新闻网

安康北山小镇沈坝,是著名战士作家崔八娃的故乡。zTV安康新闻网

2003年我到那里工作,有缘结识这里的一草一木。9月的一场连阴雨下个不停,一大早,赵镇长用单位的“北京213”吉普车把我从安康接回镇里。一路上颠簸三四个小时,从恒大路上车像是在泥田里犁地一样,车轮在烂泥路上艰难爬行,绕过一山又一山,沿途经过了六七个乡镇,才到达这个与汉阴交界的小镇,感觉浑身像是散了架,脑袋晕晕沉沉,只想呕吐。到了镇上,才发现这竟然是个世外桃源,好几百亩平坝良田,在汉滨南北二山少有这样小盆地,难怪号称北山粮仓。zTV安康新闻网

机关炊事员王大爷早已准备好了饭菜,班子成员除了张书记在城里学习,其他都在镇上,晚上大家齐聚一堂,饭桌上喝得是当地酿制的甜杆酒,口感不错、味道微甜,随便喝上一两斤没问题,每人打一个通关,直到头脑晕晕乎乎,刚好睡个好觉。zTV安康新闻网

第二天醒来,精神好了许多,镇上干部个个热情地打着招呼,介绍当地情况。当时百米长的街上住着一百多户人家,家家户户都与镇上干部很熟,有的还开起玩笑,关系十分融洽。zTV安康新闻网

吃罢早饭,镇长让司机开车,带几名同事查看灾情,顺便带我去各村熟悉情况。沈坝当时有10个村,近13000人。镇长一路上介绍各村的班子情况,风土人情,遇到村民,他就停下车,询问了解附近的灾情和群众的生产、生活,跟他们拉家常,顺便就把情况掌握的一清二楚。中午吃饭在沙沟村邓支书家里,那个时候,下乡没有吃饭的地方,交通又不便,为了方便工作的开展,一般吃住都是在村里,到哪一家吃饭、休息都是需要提前计划好的。邓支书是个老支书,在村上工作了几十年,威信高、能力强,也积极配合镇上开展各项工作,镇上干部对他也很敬重。中午吃饭时,我遇上了崔八娃。头一天晚上就听同事说过他的事,觉得他是个比较神秘的人物。zTV安康新闻网

崔八娃生于1929年4月23日,在家排行“老八”,乳名叫“八娃儿”。1949年底人民解放军挺进大西南,20岁的他毅然决然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全国开展了扫盲运动,部队推行“速成识字法”,要求大家半个月认字2000个,他不分昼夜地学习,仅用了10天,就达到了会认、会背、会写的水平。刚刚脱盲的高玉宝写的《半夜鸡叫》,对崔老影响很大,在部队首长柳山杂的精心指点下,他一笔一画地创作修改完成了《狗又咬起来了》一文,发表在《解放军报》上,被《人民文学》《人民日报》等30余种报刊转载,各大报刊陆续发表很多著名人士的评论文章,轰动效应非常之大,20年间译成20余种文字,选入40余种大、中、小学教材。后崔八娃被西北军区授予“学文化模范”,并荣立了三等功。之后他又创作了《一把铜壶》《卖子还账》《郭大肚子》等作品。1953年曾受邀到北京参加升旗观礼和文代会,受到了毛泽东、郭沫若、巴金等人的接见。他的封笔之作是1956年发表在《解放军报》上的小说《催生》。1958年他主动要求退伍回乡当起农民。后任民兵连长、社教队员、大队长、公社干部、《安康日报》编辑、生产队长、信用社主任。2005年12月聘为安康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2007年1月31日在他的家乡——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沈坝镇沙沟村因病平静谢世,走完了他七十八年的生命历程。zTV安康新闻网

2003年我见到当时已经回乡务农多年的崔八娃。崔老就住在沙沟村,大儿子崔勇智当时在沈坝信用社工作,二儿子在外务工,家里只有老两口自食其力。老人衣着朴素,不善言谈,从外观上看与普通农民没有什么区别,面容黑瘦,提起过去的事他总是一带而过,好像与他无关,不太愿意谈起,反而对现在农村农活的事更加关心和善谈。他家里珍藏着当时毛主席接见代表的照片,还有同许多文坛老同志的合影。我始终不理解这个当时名震文坛的作家怎么会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后来我每次到沙沟下村都要顺道去看看崔老,跟他聊一聊。直到2007年1月31日,我同当时区委组织部肖部长到沈坝去慰问他,刚走到他家院坝就听见屋内哭泣声声,老人已去,我们也算幸运为老人送了终。为了纪念这位不寻常的老人,2014年沈坝镇政府在新建社区广场上为崔老塑立了铜像。zTV安康新闻网

沈坝原属于大河区的,沈坝和元潭两乡在1996年合并建镇。原来街道不到一百户人家,加上镇上几个单位,常住人口不多,每逢周末,单位的人回家,学校放假,街上几乎见不到几个人。zTV安康新闻网

近些年,国家脱贫攻坚的惠民政策实施,沈坝镇进行了规划,新建社区、提升教育、治理生态、提高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保障农民的利益,加大扶贫力度,增加就业机会。山上的群众都搬进社区楼房居住,这里现在居住着四五千人,白天人们忙得不亦乐乎,晚上灯火通明,村民在广场休闲娱乐,跳起了广场舞,下起了象棋,这里的生活与城市无异。zTV安康新闻网

沈坝,据说是旧时汉阴沈氏家族在此开垦良田,繁衍生息,故为“沈家坝”,在安康山区也很难找到这样的坝子,最大的集中片区有500余亩的水田,都是一展平坝。这里海拔不高,阳光充足,砂土含金,粮食品质好。其中花红村莲花池的大米和红莲花是出了名的,在清朝这里的大米是给皇帝上贡的。说来也怪,这里水田里面的野生红莲,年年不绝,每逢六月,荷花就含苞待放,风姿绰约,亭亭玉立。如今,当地能人抓住机遇,已经建成百亩荷花观赏园,盛夏时正是荷花盛开的季节,红色、粉色、白色的荷花一望无际,再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盛景,游客们也都纷至沓来,一睹这荷塘美景。zTV安康新闻网

元潭张四营村有一极具观赏性的瀑布群,当地人叫“龙潭”。龙潭瀑布群由头龙潭、二龙潭、三龙潭三个大瀑布和若干个小瀑布构成。龙潭瀑布掩映在原生态的密林峡谷之中,从高约30米的龙口飞流直下,如一段白色银链悬挂在山谷之间,一瀑一潭,白瀑湍急,奔腾而下,气势恢宏,飞沫扑面,凉风习习。zTV安康新闻网

石家大院是张四营村居中规模最大的院子,典型的“三进三出”院式结构。这个大院建于清朝时期,至今保留完好,石家后裔至今在此居住。大院既融合了南方传统建筑的秀丽又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秦巴山区民居风格。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据说是清朝中期湖广移民从武昌石氏家族一支来此定居,后繁衍壮大,英才辈出,石氏很快发展为当地旺族,院落连片,水田百亩,山场千顷。数百年来,石氏家族在这个相对封闭的世外桃源中耕读传家、繁衍生息。zTV安康新闻网

张四营村原来是大山挡道,内外不通,道路艰险,水电路不通,村民过着几乎原始的生活。直到20世纪90年代,有个叫陈金莲的女支书带领全村几百村民开山炸石,经过几年苦战终于在绝壁上开凿公路,引水拉电,让恶山变通途,形成了挂壁公路,就连现在走路都有一种胆战心惊的感觉,可想当年修路之艰险。这个女支书带着村民凭着一股干劲打通了一条便利的路。让村民生活往来便利,不用再翻山越岭,也加强了村民与外界的联系。zTV安康新闻网

近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推动和当地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沈坝镇现在今非昔比,水电路进千家,小洋楼不算啥,小汽车放不下。政府带领村民大力发展水稻、油菜、蚕桑、莲藕,水产养殖等产业,同时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供游人娱乐休闲、康养度假、农耕采摘的园区。战地作家崔八娃的故乡,这也是一张极具分量的文化名片,可以与农旅产业深度融合,让沈坝镇更具内涵与特色。如今群众生活条件日益改善,环境面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已是名副其实的“北山明珠”。zTV安康新闻网

崔八娃的故乡如今就像荷花灿烂盛开,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面貌精神振奋,处处美景引得游人如织。此前一直不解,为何远近闻名的崔八娃愿意回乡做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如今的沈坝在政策带动下已经千变万化,各项产业日益壮大,当初闭塞落后的地区,如今也有了属于自己的“金山银山”,百姓生活富足,宜居宜业,我想,这也是崔八娃那时候想看到的盛景吧! zTV安康新闻网

(责编: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