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庭德
故乡名叫铜钱关,是此生越不过的一道乡愁袅袅的关隘。
尽管我是一名侏儒症患者,我的降生意味着生活与生命的不幸,但故乡依然给予生命与关爱。也正因为如此,故乡让我爱得深沉。
每次回家,感受最深的还是故乡的路。那路,是心中故乡的神经和脉络。
记忆中,童年时的路弯弯曲曲羊肠小道通向远方。走在泥土路上坑坑洼洼,颠簸不平,没有一点舒适的感觉。遇上阴雨天气,路面上积满了雨水不说,黏黏糊糊的泥土路面会沾满双脚,骑车走路更是一点行不通。在童年的视野中,坡地旁或田坎边上有这么一条重重叠叠,沿着大山脚下那长长的没有尽头的宽阔路面,路旁是站立的一棵棵槐树一排排白杨树木,见证着故乡路面的宽广,那一排排的树木成了田野地里守护庄稼的哨兵。树木伴随庄稼一起成长。在秋季来临时,路面上传来的却是喜悦的心情,丰收的歌谣。
依稀记得儿时路,像一条曲线,有“山路十八弯,弯弯绕绕接上天”的蜿蜒,也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清幽,也有笔直通达罗马坦途两三百米的惬意与放纵,现在早已变成了柏油路或水泥路。路两旁是美观的树木和绿化带,各式各样的花儿盛开在路两侧,风儿吹来,花儿点头微笑,像是在欢迎每一位回归的故乡人。
故乡所在的小镇,一个生长在巴山腹地的铜钱关镇,群山环绕,溪水潺潺,节奏很慢,生活在小镇的乡亲生活安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像是与世无争,即便是走出大山身上也依然散发着浓浓的淳朴善良。
小时,夏天傍晚过后,结束一天忙碌的人们三三两两来到河边乘凉,河坝里随处可见那一群群欢笑青年或孩童,有抓鱼摸鳖的,有相互追逐嬉戏、打水仗的,善泳者走进河潭,裸露上身泡在水中。姑娘们那时还不兴泳装,便长衣长裙地与水相亲。风撩起她们的秀发,像一个个腼腆的出水芙蓉。整个夏日,河水里的嬉戏、舒心地闹腾直到夜幕降临,人们披着湿漉漉的头发,唱着歌儿向各自的家中走去……
夜晚,月色如洗。这时大多数人就会在自家小院纳凉,享受清风明月,静听潺潺流水、蛙声阵阵,精明且能说会道的就会给大家讲一讲东方红一号卫星上天,国家体育运动员登上珠穆朗玛峰这些国家时政要闻;也有人绘声绘色地讲着《聊斋》中的鬼怪,说着《西游记》里的神话故事;还有的唱着歌儿、弹着吉他。晚风,将人们的歌声、笑声融为一体,飘向高高的古铜钱关隘。
近日,安康文友们采风活动走进铜钱关镇。我再次回到了故乡,宾至如归,见到亲人分外亲,许久没回归故乡,总觉得亏欠家乡似的,此次众位文友齐声摇桨唱响宣传乡村振兴的大旗,也算我为家乡尽点绵薄之力。
采风活动来到了“中国好人”杨厚根的酒厂参观。杨厚根这位好人与我非常熟悉,他把流落街头的人背回家,给饥饿的人送上一口饭,出现在孤寡病残者最需要的时候,几十年如一日,他用善行完善自己,也感动了他人。第一次见他是上小学的一年暑假,他来村里集中给全村人照身份证。再后来,我为了生计也用爱心捐款买了个傻瓜相机,也多次到他那买胶卷,一来二去地就熟悉了。后来我在外地生活与工作,但跟杨厚根好人一直未中断联系,他从小走出社会,稍有能力后,帮人推车、背人过河、收割庄稼、为孤寡老人送粮油米面,总之,不管谁家有困难,只要招呼一声,他就毫不犹豫地帮忙帮到底,默默地为乡亲们做了数不清的好人好事。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2016年9月他被评为安康市第四届“道德模范”,当时他已是“中国好人”,我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后来他回到家乡发展拐枣酒产业,带动周围的乡亲们增收致富,共谱乡村全面振兴的协奏曲。
一杯拐枣酒,甘醇传久远。正是有了杨厚根这样矢志不渝改善乡村,打造地方特色品牌的乡村能人渐多,乡村方才振兴,才会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正因为有着这样的好人,故乡在心中有着比铜钱关隘还高的高度与温度,让我始终魂牵梦绕,记忆犹新。
于是,我们再次出发,去拜见铜钱关,去拜谒我的乡亲和伙伴。杨厚根见到小老乡,憨憨地笑曰:“欢迎陕西好人荣归故里!”他还向众文友笑眯眯地介绍:我的床头就放着《这个世界无须仰视》《心灵的灯盏》,我永远记得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是如此评价我的这位作家小老乡:“不管是什么样的水,只要它到达海洋,它就是海洋了。庭德身残志不残,他的精神高度才是他真正的高度……”
车在老铜钱蜿蜒的山路中行驶着,看着窗外的漫山林木,淹没了当年的梯田。看邻人的小屋,在林中时隐实现。晚风,拖走了小屋顶上的一缕青烟,一片片田垄,还有几排鸡舍,错落有致。这时,村里已是灯火通明,不时传来鸡叫声、犬吠声。
天边,一轮明月高高悬起,脚下铺着淡淡的柔和的银灰。看啊,月儿还是故乡的圆!
再到老铜钱,去寻觅童年的足迹,捡起儿时的记忆;还要看一看村后的山、山上的野花、山中的小道;还要看一看南大沟、沟沿上的树毛,沟坡上的地耳、童年艰难求学的学校……割舍不下的故乡,如今,铜钱关别梦依稀,仍然卸不下许多牵挂。
故乡铜钱关,游子走得再久再远,也逾越不过心中这道袅袅乡愁的关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