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培英
读完历史长篇小说《蜀河口》,掩卷沉思,感慨万千。杨才琎、马伯友两位安康本土作家倾注心血,唱出了对故乡这片土地的挚爱,融进在这部史诗般的文学作品中,此书必将使蜀河古镇一举名扬天下,就像汉中的长篇小说《青木川》一样,永载史册。
《蜀河口》厚重、沉稳、大气,以诗一般的语言、激扬生动的文字、绵密的细节、翔实的资料、独到的立意,写出了清末民初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风云变幻。不仅是蜀河口的苦难史、生存史、奋斗史、兴衰史,也是陕南人民的一段跌宕起伏、不堪回首的烽火岁月,是一段中国近代史的缩影。
《蜀河口》描写的是小地方、小人物,是为百姓立传,是为蜀河口立碑。塑造了陈六爷、陈三、陶永平、马兆武、二太爷、陶文章、徐长安、于镇长等众多人物形象。他们靠航运、靠码头货运分拣为生,偏安一隅,忙着自己的生机、三餐四季,也关注着左邻右舍、乡里乡亲的家长里短、烟火冷暖,不乏善良的本性,又有各自的光宗耀祖、鲤鱼跳龙门、大鱼吃小鱼、咸鱼翻身的小心思。读到他们,仿佛看到是身边的人,鲜活生动,亲切熟悉。书中陈三,是一位潜伏很深的中共地下党员,作者并没有给他贴 “高、大、上”标识,也没有夸张、神化、高谈阔论,而是人性化,据实呈现了共产党建党初期安康党建工作的艰难创业史和所处的残酷环境,用故事情节表现共产党人临危不惧、舍生忘死与反动派斗智斗勇的精神。“送往延安学习的同志,在泾阳县被投敌逮住,上级指示再去延安的同志要注意隐蔽确保安全。被捕了……虽没有五花大绑但每个人手掌心被剜个洞,拿指粗的绳子穿着,连成一串游街示众,绳子把指骨磨的白花花地露在肉外,被血水染成红色,步步如针扎心,哀号呻吟不绝于耳,留下尽是血渍脚印,活活被折磨死……”追往昔,忆苦思甜,提醒我们应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繁荣稳定、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书中栩栩如生地描写了包玲儿、杨牡丹、徐兰芝等女性形象,对反面人物如熊亭义,贪婪凶狠、阴险狡诈、诡计多端、两面三刀也刻画得入木三分。将亲情、友情、爱情演绎地委婉动人,描绘出社会底层人物身处困境却依然对真善美不懈追求,不向困难低头的人生信念,强化了小说的生命力和文学价值,增加艺术感染力。
全书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域特色,耳熟能详的方言俚语,起到了锦上添花作用:“麻迷儿”“筛子似的心眼”“磕两个爆栗”“展了”“里格弄”等等,谚语、歇后语镶嵌其中自然流畅、诙谐幽默接地气,平添了蜀河口独特的文化韵味,读来十分亲切,就像和自己聊天,就像吃着陕南的特色菜一样津津有味、通俗易懂生动活泼耐看。
人物描写中,比喻、拟人手法运用自如贴切、语言平实简明扼要,动静结合、个性鲜明:“虽是腊月,外面清冷,豆腐坊里却是热火,白气氤氲中,包寡妇穿着极薄的斜襟大褂子,丰乳肥臀一点也遮藏不住。土淀蓝的粗纱裤挽到膝盖上,露着脆藕似的两节雪白的小腿肚子。脚是放过的,不大不小……” 又如“杨牡丹吸完一袋烟,老妈打来洗脸水,皂荚豆香胰子伺候着。净面梳头,将头发里掺的白发拿剪子一一齐根剪了,余下黑发上发油梳得牛舔的一样,插上大扁方,丝毫不乱。擦胭脂抹粉,西洋镜照影儿,一整套规程有条不紊。饶是五十多的人,打扮出来也就三十出头样子,心里方才满意……”还如“陈六爷五大三粗,色如古铜,活似一头才长成的牛犊。”几句话,一个生气勃勃、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跃于眼前。
蜀河口地方虽小,包容性极强,五湖四海来的人都能在此落户,很少欺生,码头帮派文化多样性丰富。书中描述了蜀河口婚丧嫁娶种种场景,惟妙惟肖的探病风俗,浓墨重彩的刘老爷葬礼。挖掘了已消失近三十年的“拨牛”游戏。当写到正月平安灯会“烧狮子”如醉如狂的状态,更是高潮迭起、妙笔生花、精彩绝伦:
“那狮子一张海阔四方口,上獠牙支地,下尖齿顶天,白花花似要吞人;身披三尺金毛,尾拢五缕拂尘。头一摇妖邪胆裂,步一行神怪俯首。仿佛是:文殊座旁青皮兽,观音骑下金毛犼。”
“……密密匝匝围观的人,潮水似的跟着涌动,一会儿东边,一会儿西边,一会儿四散奔逃,都经不住那花子焰火的喷射。待花子消去,人群一会儿又涌到一处。个个被烟熏火燎得乌眼鸡一般,还乐此不疲。
远观蜀河口,只见金花万树,红彤彤一片火光;其间神狮数只,起舞蹁跹。直似老君倒了炼丹炉,金睛兽过了火焰山……”
如此精彩的描述,让我们穿过时空隧道,仿佛身临其境看见了那时的风土人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既有文学价值,又有史料价值。
景物描写更是妙语连珠、活色生香: “飞雪之中,瓦栏土舍,都成琼楼玉宇;高岭枯林,皆作粉雕玉砌,好一幅如画风景,千里河山,一片白茫茫,唯有汉江似一条碧链,曲肠九转,在银白的丛山中缠绕。”“就连那江中的船儿也有的臃肿成了大白鸭,还有的成了白天鹅,桅杆似颈项高高扬起。一江一河三岸像铺满了洁白的绒花,翠绿如墨的江水缓缓流淌,在白雪的映衬下,愈发如碧似玉。”“今夜云开雾散,一轮明月圆似银盘,白如玉璧,明晃晃挂在天上。天汉似锦,苍穹如幕,繁星闪闪若清梦。那银光洒在山上,大山披了霜,银光抛在大江中,天上的星月也倒映于江上。”
这样凝练的语句如梦如幻如诗!字字珠玑朗朗上口,妙不可言俯拾皆是,给人以强烈的愉悦美感。建议将《蜀河口》这部书列入高中语文阅读辅助教材,学习家乡人写家乡美的手法技巧,更希望将《蜀河口》转化为影视剧宣传安康文化、汉江文化。
《蜀河口》这部长篇小说。是作者历时多年的资料收集积累,对生活深入细致观察,认真思考勇于探索的结晶,是厚积薄发的佳作,是献给家乡的颂词,骨子里渗透着作者对美丽而又苦难深重的家乡的赤子之情,是融入汉江滔滔不绝的一段情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