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成
坎是石砌的,墙是土夯的,门是木制的,顶棚是茅草搭的。门口写着毛主席语录“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一边一句,做成对联状。这种极具年代感的院墙形象,给人以强烈的记忆冲击。
油漆木条做的栅栏门,一扇关着,一扇开着,似是主人伸出一只欢迎的手。正欲进门,望见了横木门匾上的四个大字:知青小院。
院子分为三个部分,一级台地为院坝,二级台地为住房,房后有茅厕、柴篷和养殖种植场所。
院门两侧的内墙,是介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历史背景、本地知青工作、本院知青简况的文化墙。从老知青林月琴的讲述中我们获悉:1955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中国大地推开。地处秦巴山区的安康自1962年起,由地区到县渐次推行。1965年11月6日,平利县城举行首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欢送仪式,那些自愿报名、政府核准的合格对象,胸前佩戴着大红花,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挤在大卡车上挥臂高呼口号,放飞的激情燃烧着青春的火焰。他们中的四个人在广佛集镇下了卡车,便被四个农民用背篓接过行李,领到了当时叫堰沟大队第五生产队、如今叫香河村二组的这个知青小院。
院坝东侧有一副石磨,西侧是一副石碾。石磨上的木架、木杠显示,这是一副人工磨子。圆形的磨石上花纹清晰,磨齿已损;圆形的磨盘上青石放光,石板破裂;圆形的磨道里青石铺路,石面的印痕上似有草鞋、布鞋、胶鞋、皮鞋等各种印记。老知青林月琴介绍:“把玉米、小麦、豌豆、黄豆等原粮磨成细粮,然后去生火煮饭,是我们当初要过的最基本的生活关。”她又指着对面的石碾说:“把稻谷在这里脱粒,变成米粒;把玉米芯子在这里压碎,变成猪饲料;把玉米、黄豆等杂粮的秸秆,甚至一些野草碾烂,变成牛羊的精饲料,是我们在过生活关、劳动关时要学的基本手艺!”
院坝东侧的房坎下,有一口水井。石砌的井壁,石面的井台,把井水映衬的清澈见底。村民梁存娥眼含泪花指点道:“这口井,既是给知青打的,也是生产队公用的。之所以把公用水井打在这里,首先是为方便知青,同时也有利于村民们与知青交流,便于大伙儿照料知青。那些娃娃才十五六岁呀,他们离开父母来到农村,啥都不会,啥也没有,咱不照料着咋得行哟!”
房坎齐肩,房基高阔,砌着结实的河石,铺着夯实的黄土。这种高坎建房的型制,既为防潮、防汛,更为尊敬。梁存娥的父亲梁洪贵,时任生产队长,他认为城里来的知识青年是文化人,要高看一眼,就在盖房时强调:宁愿多背一些工,也要抬高宅基,以示敬重!首批来了四个知青,队上给这三间正房做了简单安排:中为堂屋,公用,也作为生产队的夜校、开会、学习场所;两厢分为男女宿舍,各支两张床。这床很简单,用两张大板凳,支一块木板就成了。
梁洪贵看到进屋的知青,一个个还是身坯子没有长定型的半桩子,赶紧说“这床不成!”他去担来稻草,铺在磨盘、碾盘上晒干,一连忙了两个晚上,编成了四张草垫子,铺在床上软乎乎、热乎乎的,让知青们感受到了山民们亲人般的热情。
接着,老梁又带着知青上山,教他们如何拣干柴、怎样砍湿柴。把柴扛回来后,又教他们如何截段,怎样晾干。做饭时,为他们制了吹火筒,给他们备了引火的干草。
后来知青多了,房子里一拥挤就不利于学习、休息,老梁又带领他们上山伐竹,编成竹排隔段,糊上拌有草节的泥巴,再贴上报纸,就把大房隔成小屋,给知青们创造了温馨的生活条件。
老知青唐廷桂抚摸着留有老队长汗渍,留有自己体温的木椅子,讲述着梁洪贵那一串串朴实而又动人的故事,深情地感慨道:“如果说,犁田耙地、种植养殖这些劳动技能,使我们学得了生存本领,那么,农民群众质朴厚道、无私奉献的待人之道,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担当意识,才是我们的精神营养,是我们一生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
梁队长去世时,知青们无论身在何处都从四面八方飞奔回来,有的携妻带子,有的长跪不起。老知青敖英感叹:“因为在大伙的眼里,他是我们的精神父母!是我们学会生产、生活技能与为人处世之道的教父!正因为有着梁队长这样一个一个的好乡亲,知青们才能在广阔天地,有所作为,才能成长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人才!正因为如此,知青一代、二代和三代,都视乡亲为亲人,经常回来看望老人、走亲访友,参与红白喜事,参与乡村建设。因此,这知青小院,就成了我们的情感交流场,精神栖息地。”
陪伴着知识青年一块成长的梁存娥,今年已经68岁了。第一批知青进村时,她才9岁;最后一个知青离村时,她已22岁。在与知青们同甘共苦、艰苦而又浪漫的相处岁月,她亲眼见到下乡知青给农村带来了扫盲识字、读书看报、唱歌跳舞、绘画打球等文化生活,享受到了知青朋友教农村青年、农民群众学习用毛线织衣、用漂白粉洗衣、用酱油炒菜和扎头花、贴窗花、庭院栽花、室内养花等文明生活技能,目睹了知识青年在广阔天地试种优良品种、试行茶园改造、打节柴灶、使用省力杠杆等科技兴农行为。如今,走进知青小院,看着当年的生活场景,想到当年在心中燃烧的缕缕文明火种,她会在这里久久地徘徊着,往事如烟浮现眼前。
今天,当我随着讲解员游走在知青小院的房内屋外,看着那么多的单位来此参观交流的影像,看着那么多的学生在此聆听青春故事的心得,看着那么多的知青及其二代、三代反反复复来此探亲的身影,蓦然明白:知青时代虽已过去,但那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却会永久地在天地间发光、在人心中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