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云芳
安康籍青年作家米娅的长篇小说《枕边的波希米亚》,带我们感受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感受不同的生活方式。衣裳华丽,打扮鲜艳的老梅吉,典型的美国式性格。喜欢环游世界的同时进行音乐创作的韩国小伙,让我想起了《月亮与六便士》里斯特克利兰,想起了约翰克里斯多夫。他们告诉我们:其实人生还有与金钱无关的快乐和追求。
在《黑眼睛的尤兰塔》中,“我气得一个英文单词都想不起来!于是一直盯着她的眼睛看,她的眼睛是黑色的!瞳孔竟然是黑色的!欧洲人也会有黑眼睛!看到和我一样颜色的瞳孔,竟然瞬间就消气。”
有时会讨厌一些人,讨厌一些事。但当这些人和我们有了很多相同处,也许同为不懂事孩子的父母,也许同为尴尬教育制度下的教师,曾经犯过的错。甚至也许只是和我们都喜欢同一个球队,同一个明星。我们很快就会原谅,因为那些人和事也有我们的曾经和影子。
尤兰塔喜欢画画,雕塑,摄影。克里斯蒂喜欢写作,两个来自不同国家的穷留学生,都喜欢文艺,都有着自己的梦想,在一个屋檐下的许多不快,都被这共同的经历和梦想稀释了。以至于当尤兰塔走后,克里斯蒂“清晨我推开窗子,发现种植在底楼小花园那角的粉色野蔷薇,受伤般地将花瓣撒了一地……”以至于“时隔两年,再次想到我的黑眼睛的尤兰塔,是在回国的夜间班机上”。
临走时候,喜欢艺术的捷克女孩丹妮莎问了克里斯蒂一个问题——她的情绪是那样阴晴不定,会不会影响我们的友谊?“怎么会呢?茫茫人海中,好不容易遇见另一个自己!这是一件多么值得庆幸的事情!”没有过刻骨铭心的孤独和深刻的思考,怎么会找到另一个自己?
当克里斯蒂第一次遇见那个被关在屋里,渴望与人沟通地坐在轮椅上的小女孩艾娃,她给艾娃说起自己的故乡,说起故乡的云朵和山坡,她很享受和艾娃至纯至善的交流。然后,不忍看小女孩的失落,把自己的车次再向后延迟。第二次专门看望这个可爱又让人心生怜悯的艾娃,失之交臂。回来时,心绪刹那间坠入尘埃,无限感慨。“原来就在这个看似繁盛的世界背后,还要有那么多寂寞而孤苦的灵魂黯然神伤般守在被遗忘的枯井中静默地,静默地等待着……”
《波希米亚少女》中“可是他就站在那儿,定定地望着我,那微笑的眼神里盛满了数不清的期盼”,那个吉卜赛小男孩,这个场景,你会不会心生怜悯?但是想到吉卜赛人的口碑,就如同我们一次一次看见抱着孩子乞讨的年轻妇人,也知道她们很大程度上是假的,我们会怎么做?“克里斯蒂翻起衣兜,心里如做错事一般慌乱到不行,总算在口袋里摸到几枚硬币,没顾上看,也没顾上数,将他们囫囵抛入那顶毡帽,便随人流涌出车门。”然后不久,克里斯蒂在前面飞奔,脑子里想起父亲说的“切记,不要和吉卜赛人打交道”,吉卜赛女郎维罗妮卡在后面狂追,没办法被追上了,原来是归还给硬币时夹带的钥匙。她握了握小拳头,小声抽泣,没有再说下去。“我心里突然一片荒芜,就连那些怜悯而絮叨的话语都逃得不见了踪迹……在这里,莫非鸽子的生活都要比人过得好”读到这里,我们的内心也充满了心酸,怜悯,同情。
“我没做过什么令天良动荡的恶事,可每每想到那充满凄清疾苦的另一种人间。良心便会自然而然的隐隐不安起来”。人生有很多不幸或者痛楚,但我们无能为力,唯一能做的,只是释放自己的暖意和善意。
悲悯是最善良的人性的光辉,是内心深处的柔软和对一切生灵的慈悲。是最美好和最宽广的情怀,是对人世间一切不公正,对弱势者的同情和帮助。一个人客居他乡,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无以排遣,所以很珍惜与他人的友谊,对他人一方面提防戒备,另一方面渴望友谊和温暖。这种感觉,如果没有孤身一人在没有亲人和朋友的陌生城市待过的经历,是不会有深刻感触的,有些时候,短暂的情感和依靠,可能会被放大,会被更在乎,所以会更加脆弱和容易受伤。
读米娅的《枕边的波希米亚》,这种感觉更为强烈。不必说优美的文字,不必说动人的情感,单是那种无奈的漂泊,内心的柔软善良,真诚简单的足以让你对这个90后的畅销作家心生好感。我不得不说,她的作品感动了我。
不势利,不媚俗,不狂妄,不造作。心存善良,是一种美好的品质,对弱者的关怀同情,对强者的不卑不亢,也是对每一个生命的平等和敬畏,这种人文情怀,不也是我们一直要保持和宣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