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勇
据《汉阴县志》载,汉阴县明代和清代各有一所书院。明代的书院叫仰山书院,因经费问题,两年后停办。清代时汉阴设立的育英书院,后改名为育英高等小学堂,1935年在育英高等小学堂的原址创办了汉阴中学。可以说,育英书院是汉阴县教育事业的发端和源头。
近读《汉阴县沙坝张氏族谱》,其中有一篇是吏部候铨知县唐澧,在道光七年写的文章,提到了汉阴人张彩与育英书院有过一段渊源:他“且也倡举义学,以捐膏薪,而学舍乃成,即今育英书院是也。”
张彩是何许人?据《张氏族谱》和其它史料载:张彩,号桂亭,汉阴县涧池沙坝张家堡人,生于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生,殁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
据《族谱》记载,张彩从小读书,15岁时在学界便广有名声,20岁时考中秀才,“彩当其束发受书,早已蜚声黉学,儒林望之,不啻威凤祥麟,有国士无双之称”。
嘉庆元年(1796),白莲教在鄂、豫、川、陕、甘五省发动大规模起义,震动朝野。汉阴县是白莲教活动的重点地区之一。年仅22岁的张彩,便招募义勇,编练民团,保家自卫,战斗中他奋勇当先,勇冠三军。白莲教起义平息后,州府上奏朝廷,嘉补他为洋县司训。但他无意于仕途,以老母年高为由而婉拒。他“有功不耀,善事东于襄成”,“大府奇其才,九重嘉其绩,车服之荣累颁焉”。但他仍不为所动,在家“以养亲为快,日侍萱堂”。
清廷在全力剿灭白莲教的同时,号召各地家族富户,筑起堡垒,以躲避战乱。张彩遵母亲之命,穷尽家财,从嘉庆元年(1796)至嘉庆七年,历时4年,主持修筑了规模浩大的沙坝张家堡子,取名为“福宁堡”(在同时所建的涧池洞河张家堡子,取名为“永宁堡”),“为一方保障,里社咸庇福焉”。
嘉庆十八年夏,汉阴县遭受大旱灾,庄稼严重歉收,秋粮收成只有原来的两三成,饥民四野,粮价暴涨。而张彩却给伙计交代,凡自己的商号一律不允许抬高粮价,仍按原价出售。且打开自己所有的粮仓,敞开供应,平价代赈。对实在付不起粮钱的,他也三升两升的相送周济。佃户遭遇了年成,他规定岁租一律减半。到翌年春耕时,有的佃户已将种子都吃光了,无法下种,他就拿出自己的库存,无偿将种子送给农户,救了十万火急。
在这一年,还有一段张彩陪同汉阴厅通判到太白洞求雨的故事。2010年,汉阴县电视台《白话汉阴》栏目第十二期“祈雨记事”,将这段故事搬上了屏幕。
1813年夏,汉阴厅遭受大旱灾,庄稼严重歉收,饥民四野,粮价暴涨。时任通判钱鹤年,看到汉阴遭遇大旱,心内十分着急。钱通判便不顾自己的身份和声誉,要到涧池太白洞,求来大雨,解百姓的困苦。六月初九,县教谕张彩陪同通判钱鹤年,穿着草鞋,一天一夜没吃没喝,步行五十多里土路,沐浴更衣后,(初十)从山底向庙上走,三步一叩、五步一拜,来到太白洞庙里的前殿。摆好香案,下跪叩首,祈祷神灵保佑,快快降雨,这一跪就是两个时辰,张彩亦陪同祈祷。钱通判的虔诚还真的感动了天神,翌日便下起了瓢泼大雨,顿时百姓欢呼起来,官吏们更是相互庆贺。
求雨过后,钱通判和张彩,分别撰文把这一过程记录了下来,并刻在了太白洞的石崖上。钱通判记载:“嘉庆十八年夏,大旱,禾苗将枯。六月初九亥时,步祷南山之太白洞求取灵湫。忆去岁歉收,民情拮据,今春赈济出借,施粥平伞,散钱散药,多方设法调剂,虽觉安贴,尚未复原,不堪再旱,心绪如焚,虔诚斋戒步祷。”张彩的石刻记载:钱通判“自寅至午,长跪号呼,谓‘某恭民牧,政治不修,上干天谴,乃某一人之罪,斯民何辜,罹兹凶荒,愿躬受天罚’。泪堕声下,时彩等亦祓濯追陪,共相感泣。”
1803年,时任汉阴厅教谕的张彩(《族谱》记载),在考察了汉阴的教育现状后,认为发展教育是长远大计,各地家族办的私塾,已远远不能适应当时的社会需要,县上应担负起官办教育的职责来。在汉阴厅通判杜蕙的倡导下,许逢熙、张彩等人创建了汉阴官办的教学机构,取名为“育英书院”,书院选址在县城内的观音堂。当时县上也拿不出更多的资金,张彩征得母亲的同意,捐出自己的薪资,又从家里拿出积储,终于将书院房舍建成,为汉阴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育英书院建成后,张彩又聘请了一批汉阴当地的宿儒,来书院担任教学工作。比如请来的茹金,字元浦,是闻名陕南的大学问家,曾任山西壶关、四川乐山知县,官声卓著。茹金在育英书院执教时,名声响亮,吸引外县不少学生长途跋涉,慕名前来求教,使汉阴县的教育出现了蓬勃的大发展。
1903,育英书院改名为育英学堂。1935年,在育英书院原址,创建了汉阴中学,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