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青
近期,我先后在宁陕县部分镇村、农户,中心城市部分社区、家庭,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群众对党委、政府工作是认可的,对党员干部的作风基本满意,有的群众还告诉我结对连心的干部为他们办了什么实事。同时,听到了群众宝贵意见,感受到一些实际问题,尤其是群众致富增收抓手不多,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属于薄弱环节,加强和创新基层基础建设的动力不足等,对于研究和改进工作很有启示,从而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走民生为本的循环发展之路,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的重要性、艰巨性、紧迫性。
启示一:要在发展富民产业上更进一步。我分别调研了位于宁陕县城以东9公里处的城关镇贾营村,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262元。距宁陕县城19公里的筒车湾镇许家城村,人均纯收入8013元。在县城眼皮下的贾营村为什么会与离县城较远的许家城村群众收入差距如此巨大?这是由于许家城村以旅游业为发展重点,西安方向游客较多,漂流项目较为知名,形成了农家乐品牌,药材、林果种植等产业红红火火。在中心城市大北街社区干部家中,大家向我反映这个社区所在的老城办事处,城市低保对象达到了常住人口的10%多。这个社区虽处在人流、物流、信息流较为活跃地带,也位于少数民族聚集区,传统的餐饮业和肩挑背扛出卖苦力的就业方式受到了产业转型冲击,导致一些群众的经济来源不稳定。兴市之道,富民为始。一方面,要坚决纠正一些基层干部“眼高手低”,只把注意力放在争取大项目上,没有真正俯下身子,把困难群众致富增收工作牢牢抓在手上的现象。山林经济、农产品加工、劳动密集型产业、三产服务以及家庭手工业、庭院经济等产业,这些产业虽然对财政的贡献不大,却是群众结合自身发展条件首选的产业,是创富于民、增富于民、藏富于民的富民产业。要在技能培训、科技服务、营销推介以及项目资金争取等方面,扎扎实实地给予群众倾斜支持。培育和壮大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城市行业协会,把分散经营的农户、家庭与大市场连结起来,让铺天盖地的富民产业,逐渐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支柱产业。另一方面,要汲取传统城镇化发展中产业空心化的教训,防止与经济中心地带产业结构雷同而被边缘化,避免出现“穷居闹市无人问”的“灯下黑”现象。高度重视中心城市老城区、城中村以及县城郊区的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与区位优势相吻合的服务业等主导产业,注重培育错位发展能力,增加产业集群度,强化就业支撑,多渠道解决就业难问题,切实改变我市群众收入构成中经营性收入份额偏低状况。
启示二:要在帮扶困难群众上更进一步。我先后探视了宁陕县朱家沟村两位大病患者和中心社区工作者的患病家属,仔细询问了看病和报销情况,了解到其中参加了新农合大病统筹报销的癌症病患者,由于治疗不在本县医院,特殊病情导致很多药物的使用超出了基本药物目录,在报销之后仍然负担着较大费用。一方面参与新农合的农民实实在在受益,今年全市医疗参合参保率将达到95%以上;另一方面确实还存在因灾、因病致贫返贫的问题,这两大问题始终是安康扶贫攻坚中棘手难题。前者在避灾扶贫移民搬迁中开始破解,后者要继续完善医疗制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保障水平,加大困难群众的民政救助力度,拓宽民间慈善救助渠道,努力减少“一人患病,全家贫困”的不幸发生。
启示三:要在建设美丽乡村上更进一步。走在田间地头,坐在农民的堂屋、院坝,总能感受到蓝天碧水,江山如画,但也发现了一些煞风景的现象。在宁陕看到群众建房杂乱无章,没有与山山水水融为一体,也看到有的村镇生活垃圾处理较为随意,生产资料乱摆乱放。要在“兴循环经济而富裕,扬生态优势而美丽”上下大功夫,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路径,做深、做细、做实。宁陕县应彰显生态条件优越的自然禀赋,发挥位于西安黄金旅游半径的区位优势,努力打造旅游强县。既要有旅游发展规划的大思路、大手笔,还要以美丽乡村游为突破口,重视农村建房中的规划工作,统一设计、凸显特色,形成具有地域元素的村落和民居。既要按照“一年种五年的树,一代人造三代人的林”的总体要求,大规模、大面积实施造林绿化,解决局部区域生态脆弱的问题,还要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作为生态建设的硬任务,持续开展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和农药减量、化肥减量等活动,加快小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村垃圾“户收、村运、镇处置”的垃圾处理模式,打造一批“生态美、空气好、村庄靓、百姓富”的美丽乡村示范村。
启示四:要在抓好源头治理上更进一步。在宁陕调研时,许家城等村群众反映在西汉高速、引汉济渭、西成客专等工程征地时,补偿标准不一致引发的上访问题。我由衷地认识到,社会矛盾大多数源于基层,基层解决不到位才会向上蔓延,维护稳定并不是维护平庸,只有从解剖矛盾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入手,才有可能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要坚持“先安置、后拆迁”、“先补偿、后拆迁”的原则,严格征地拆迁管理,坚决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要实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注意补偿政策、补偿标准之间的衔接,同一区域、同一时限不能出现两种补偿标准,防止因利益不均衡而引发新的矛盾。从我收到的群众来信看,80%都是反映一些基层干部挪用惠民富民资金、挤占移民搬迁指标、违规批地建房等,基层干部如果自身不干净,势必无法把初信初访的问题化解在基层,最终还是把矛盾交到上面来处理,看起来的小问题最终变成了大问题。我去调研的地方,群众反映基层干部作风还是不错的,我仍不断叮咛基层干部要廉洁公正,坚持依法办事,因为群众从他们身上看到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这是关系到对我们体制机制信任与否的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启示五:要在选拔基层人才上更进一步。我在调研中思考最多的是,优秀的村干部为什么难选、难留?难选的原因在于,一要能吃苦。直面群众,事无巨细,劳碌奔波是家常便饭。二要有本事。需要提高落实党的政策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带领群众致富和推动经济发展的能力,依法处理乡村事务的能力。全市克服财力紧张的困难,在用经济待遇留人方面做了很大努力。比如,宁陕县已经把村三职报酬增长到每年11300—13000元。但长期以来,村干部不能凭工作实绩晋职提升,更不可能成为公务员,其成长进步空间被限死,挫伤了农村优秀人才积极性,导致了大量村级干部后备人才流失,这就是难留的主要原因。同时,我市各级党政机关干部一般来源于面向社会考录的公务员,“三门干部”增多,普遍缺乏艰苦环境尤其是农村工作的历练,指导基层工作时心中无底,制定相关政策时容易脱离实际,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人才尤为短缺。“世不患无才,患无用之之道”,除了增强干部队伍“学而知之”的本领外,还应该拓宽用人渠道,让懂基层懂群众的人去做群众工作。市委今年出台的1号文件,明确了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九个方面,其中就有“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镇(办)干部力度”,打破身份限制,降低学历门槛,放宽年龄界限,对特别优秀的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报考参加镇(办)事业编制人员招聘的,学历可放宽到高中、年龄可放宽到45周岁。在换届时,对符合选拔任用条件的优秀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可按规定程序提名推荐为镇(办)领导班子换届人选。要不打折扣地落实市委1号文件精神,从农村基层一线选聘优秀人才,让热爱农村工作、熟悉农村工作的人领导和促进农村工作,让基层干部有奔头、有盼头,起到“使用一批、激励一方”的效应。建立“基层干部能出来,优秀人才愿意去”的选人用人机制,提升基层对人才的吸引力,不断夯实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的基层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