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亮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新时代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日前,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该法立足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际,内涵丰富、逻辑紧密、实践性强,以法治方式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进一步形成全社会一体遵循的法律规范,有利于更好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确保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高校作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如何在青年大学生“拔节孕穗期”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新时代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从政治维度、法治维度、教育维度和情感维度来着手,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开展效果,推进爱国主义教育走深走实。
坚持政治维度,确保爱国主义教育方向正。所谓政治维度即是站稳政治立场,用最新的政治理论武装头脑,从而把爱党和爱国在政治层面上达到高度统一。新时代高校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教育,要引导学生,把稳政治方向,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坚决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把个人命运同国家命运紧紧绑在一起。
坚持法治维度,确保《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落地生根。法治维度是指人们按照法治的理念、原则和标准,判断、分析、处理问题,是基于法律规范逻辑化的理性思考方式。爱国主义教育对于高校立德树人和人才培养意义重大,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颁布背景下,高校更应该以更高的战略高度和广阔的视角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实现法治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统一。
坚持教育维度,确保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实。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的分内事,高校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丰富爱国主义实践活动,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坚持情感维度,确保爱国主义教育效果好。情感维度是指人们受到外界情感刺激后所进行价值判断的心理反应,任何有意识的行为都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引导大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感,把对国家的感性、朴素情感上升到爱国的理性信仰。大学生思想活跃,正处于情感的发育期,结合青年特点开展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把爱国的种子扎根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实现“本心”与“爱国”有效合一。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西方的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我们善于从四个维度来夯实爱国主义教育,聚集力量、凝聚共识,把爱国凝结成全民族共同的思想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时代高校应有贡献。
作者简介:李亮,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安康学院学生管理科科长,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