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永新
垃圾分类作为资源回收再利用的一种方式,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能起到节本增效的作用。虽然近几年垃圾分类在城镇和农村得到大力推广,但在很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做实做细。
宣传力度有待加强。各级要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借助政策宣传栏、流动宣传车、微信公众号、村级大喇叭等渠道,持续宣传垃圾分类政策,促使垃圾分类政策深入人心。通过建立垃圾分类处理示范村,增加垃圾分类处理设施,便于基层群众有效就近处理生产生活垃圾,有效改善当地生产生活环境,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垃圾分类带来的好处。评选垃圾分类处理示范户,通过示范户的示范效应,带动更多群众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中,真正让垃圾分类走进千家万户。各级还可以开展垃圾分类宣传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进村庄等活动,增强垃圾分类工作的影响力。
激励机制有待完善。前几年,部分镇村建立起垃圾置换驿站,采取垃圾置换生活用品方式,引导群众分类回收垃圾,有效减少了群众随意倾倒生产生活垃圾的问题。但是随着后期收集的垃圾不能得到及时转运处理,垃圾置换在基层出现中断现象,群众垃圾分类处理的意识逐渐淡薄。因此,基层村组、社区应持续投入资金,持续开展垃圾置换工作,将置换的垃圾进行集中统一处理,特别是将电池、厨余垃圾、塑料制品、碎玻璃等不易在一线处理的物品,经过基层归集整理后,统一交由专业回收企业处理,防止置换垃圾滞留在基层垃圾置换站,成为基层垃圾分类处理的负担,真正将垃圾转化为资源。
结合基层各项工作。各级应把垃圾分类处理作为基层文明建设的一部分,组织机关干部、村民代表、中小学生等群体,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处理志愿活动。在新民风建设、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中,各级可以开展垃圾分类积分制工作,将垃圾分类处理作为新民风建设、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创建工作的一项考核指标。发挥好基层民主自治平台作用,基层的爱心超市、道德评议会等组织可以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处理工作,通过树立正反典型案例,引导基层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争取让生产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让水更清、天更蓝、草更绿,创造干净整洁的生产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