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寇峰
网络谣言没有固定的定义和概念,汉语中谣言的定义是: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但获得的信息却越来越碎片化,尤其随着近几年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智能剪辑、AI换脸、合成配音等多种技术手段加持下,部分网络谣言效果逼真,视觉冲击大,传播内容半真半假,比那些“一眼假”或者纯粹乱写的谣言可信度更高,这让网络用户很难分辨这些谣言的本质,如果再加上一些可能会引起“共情”的语言诱导,这些谣言很容易传播开来。
近几年的网络谣言有这么几个特点:1、谣言传播存在信息茧房现象,在特定范围内广泛传播,例如养生类谣言容易在老年群体的微信群、朋友圈传播。2、随着AI智能技术发展,部分新媒体从业者使用AI技术手段生产信息或生成二级页面,AI生产的信息综合性强,但用词造句不严谨,容易产生误解误读,这些谣言主观故意性不强。3、自编自导,编造剧本,打造人设,赚取流量,获得利益。4、危言耸听,编造容易引起社会关注的虚假信息或热点信息,博取眼球。
谣言的内容和传播方式在变化,要有效抵御网络谣言的侵害,我们需要增强自身的判断力。首先看到耸人听闻的信息,先看看信息来源,如果是自媒体信息,那么第一时间要多找几个渠道去验证,多看看党媒发布的权威信息,这些渠道的信息比较严谨,可信度高。第二信息分享转发一定要谨慎,不要看到什么“重大消息”“第一手资料”等就第一时间转发分享,要谨慎分辨信息真伪,不确定的信息不分享转发,先让“子弹飞一会”,这样就不会助长谣言的传播。第三看到一些煽情或者明显带节奏的短视频,一定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理智客观地看,不要盲目不自觉地被人带了节奏。第四则是“老生常谈”,多读书多看报,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知识越多,自身的辩证思维就越强,谣言则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