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香屹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是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体现。广大党员干部应在一“需”一“计”中校准为民“坐标”,一步一个脚印把“美好蓝图”变为“生动现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实际行动书写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聚焦群众生活“小诉求”,上好“为民服务课”,真诚倾听问民需,推动民生福祉“大增进”。“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工作的方向就在哪里。党员干部要把倾听群众诉求作为工作的重要环节,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了解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群众,耐心倾听他们的唠叨和抱怨,从中捕捉关键信息,找准问题根源。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来办,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聚焦群众智慧“小火花”,上好“虚心学习课”,广纳良策问民计,推动工作创新“大突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群众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党员干部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虚心向群众学习,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营养。要搭建平台、畅通渠道,鼓励群众积极建言献策,广泛收集群众的“金点子”“好办法”。要对群众的意见建议进行认真梳理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加以运用,推动工作创新发展。要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聚焦群众关切“小问题”,上好“真抓实干课”,善用精准施策解民忧,推动问题解决“大成效”。“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群众的关切点就是工作的着力点,党员干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对待群众反映的每一个问题。要建立问题清单,明确责任分工,采取有效措施,逐一加以解决。要加强跟踪督办,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要以解决问题为契机,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
聚焦群众满意“小目标”,上好“作风建设课”,严格考核顺民意,推动工作作风“大转变”。群众满意是衡量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党员干部要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要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将群众满意度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对工作进行严格考核。要加强对考核结果的运用,对群众满意度高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群众满意度低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批评教育和整改。要以考核促落实,以落实促发展,以发展促满意,形成良性循环,推动工作作风持续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