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媛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出自《黄帝内经》,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此典,强调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要“注重在固本培元上下功夫,引导大家正心修身、律己持家、清廉为官,自觉抵御歪风邪气的侵蚀。”
正气存内是干部作风的“精神疫苗”
什么是正气?在古籍医典中,正气指人体机能调和、运转顺畅的健康体魄,“正气”充足,就有了免疫屏障,能够抵御“外邪”侵袭,不受恶疾所扰。与此同时,精神和思想层面上的“正气”也一直为中华民族所推崇敬仰,“吾善养吾浩然正气。”孟子认为“正气”无私浩大又刚强磊落,正气充盈,则乾坤朗朗,世道清明。
在干部作风建设中,“正气”就是党性修养对歪风邪气的免疫力。党性是作风的内在根基,作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一旦“正气”稍有不足,“邪气”就会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形态侵入,此时,党员干部心中的“正气”多少就直接决定其行为边界,是“清操厉冰雪”,还是“时则为秽气”?这些行为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正气不彰,邪气不祛,就会侵蚀党的执政根基、动摇党的执政地位、影响党的精神支柱。
境界源于修,歪风止于正气。当今社会,各种诱惑形形色色,一些新的利益输送和腐蚀方式隐蔽性强、不易察觉,党员干部必须自觉主动涵养正气,提高对“邪”气的辨别能力和自然免疫力,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在遇到歪理邪说、歪风邪气、歪门邪道时,能够像许衡一样,“梨虽无主,而吾心有主!”
知行合一是作风建设的实践法宝
知正更要行正。党员干部只有自身端正,作出表率,他人才会信服效仿、追随跟从;若自身行止不端,只强令他人服从,是无法使人真正信服、听从指挥的。
“知行合一”,是破解干部作风难题的不二法宝。当“躺平式干部”用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应付检查;当“两面人”官员台前高喊廉洁、幕后疯狂敛财;当“痕迹管理”变成“痕迹表演”、“表格厚度”代替“民生温度”、“为人民服务”异化为“为人民币服务”……这些“知而不行”的乱象暴露出精神缺钙与行为失范的双重危机,“知行合一”降维成“纸面合一”。唯有让“正气存内”的信仰与“刀刃向内”的行动同频共振,才能破除“说一套做一套”的官场沉疴。
让正气存内,不仅是党员干部的修身课题,更是关乎政党存续、国运兴衰的时代大考。当下,党中央在全党部署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便是“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生动宣告,以“知行合一”养“正气内存”的实践注解。当每位干部都能以“此心光明”的自觉践行“我将无我”的誓言,“知行合一”就会从哲学命题转化为百姓屋檐下的春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石。
(作者单位:石泉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