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栗丰云
近日,乡镇干部在油菜花田起舞的视频火爆全网,随着“五一”旅游高峰期临近,这场创意之举不仅展现了基层干部助力乡村振兴的巧思,更抛出关键课题:如何将“花田热度”转化为持久发展动能?唯有以创新借势“圈粉”,用实干深耕“出圈”,才能书写乡村文旅发展新篇。
以创意“圈粉”,流量赋能新赛道。在短视频时代,基层干部化身“乡村代言人”,通过直播带货、拍摄趣味短视频实现“破圈”,正是顺应时代的主动作为。但互联网流量竞争日趋激烈,唯有深挖本地非遗文化、特色民俗等资源,打造差异化内容,才能避免“昙花一现”。比如,将花田美景与传统戏曲、手工技艺结合,以独特视角讲好乡村故事,让流量真正成为文旅宣传的“助推器”。
以实干“筑基”,服务托举好口碑。江西婺源“油菜花经济”长盛不衰,靠的是全域旅游服务体系,贯通景区的专线公交、标准化运营的民宿集群、24小时在线的旅游咨询服务,让游客全程无忧。基层干部需在交通疏导、安全巡查、环境维护等方面下足功夫,用精细化服务将“头回客”变成“回头客”。
以融合“破局”,产业激活新动能。单一赏花游难以留住游客,“文旅+”融合才能打造长效吸引力。浙江多地将油菜花田与农事体验、文创手作、生态研学结合,开发出“花田迷宫”“古法榨油”等沉浸式项目,游客既能赏景打卡,又能深度体验乡村生活,带动农产品销售、民宿增收。这种“一业兴、百业旺”的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续动力。
基层干部既要借“花田妙舞”引流造势,更要用完善服务、融合产业的“实干之功”,将网络热度转化为发展实效。乡村振兴之路,需以创新点燃火花,用实干厚植根基,如此方能让“花田热度”持续升温,以文旅赋能乡村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