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香怡
作为基层党员,我们身处服务群众的最前沿,肩负着为民服务的重要职责。在“十四五”规划收官的关键时期,应聚焦民情、民生、民心,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为基层发展贡献力量。
深入基层察民情,做群众生活的“知心人”。基层是民情的“富矿”,只有深入其中,才能挖掘到最真实的情况。我们要走出办公室,走进社区的每一条街道、村庄的每一户人家,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了解他们的收入来源是否稳定,就业是否存在困难;关心他们的住房是否安全舒适,周边环境是否整洁卫生;关注他们的子女教育是否得到保障,老人赡养是否妥善安排。比如,在一些老旧社区,居民可能面临着基础设施老化、停车难等问题;在农村地区,部分群众可能还存在农业技术缺乏、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等困扰。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民情重点。以民情为导向,我们才能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措施。对于就业困难群体,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就业信息和岗位推荐;对于农产品滞销问题,帮助农户拓展电商销售渠道,举办农产品展销会等。只有把民情摸准摸透,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让群众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帮助。
用心倾听汇民声,做群众诉求的“代言人”。民声是群众内心的真实表达,是我们工作的“风向标”。我们要搭建多种沟通平台,让群众有渠道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可以利用社区公告栏、微信群、公众号等,及时发布政策信息和工作动态,同时收集群众的反馈意见;也可以定期召开居民议事会、村民代表大会,面对面倾听群众呼声。无论是关于社区环境整治、公共设施建设,还是农村产业发展、乡村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意见,我们都要认真倾听,仔细记录。对于群众提出的合理诉求,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尽快予以解决;对于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说明原因和工作计划,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例如,群众反映社区公园设施陈旧,存在安全隐患,我们要及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维修和更新;如果是关于农村产业发展的建议,我们要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合理的就纳入发展规划,推动产业升级。通过倾听民声、汇聚民智,让我们的工作更加符合群众的意愿,更能得到群众的认可。
真抓实干暖民心,做群众利益的“守护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赢得民心,就能汇聚起推动基层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在教育方面,积极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基层倾斜,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让孩子们能在家门口享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医疗方面,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护人员业务水平,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让他们看病不再难。同时,在推进基层项目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对群众生活的影响,做好拆迁安置、补偿等工作,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比如在修建道路、广场等公共设施时,要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减少噪音扰民;对于因项目建设需要搬迁的群众,要确保安置房源质量和配套设施完善。只有把每一件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都当作大事来办,才能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基层党员要以民情为基、民声为引、民心为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作风,投入到工作中去,努力让基层群众的生活更加美好,为“十四五”规划画上圆满的句号,为基层发展的新篇章书写精彩的开篇。
(作者单位:汉阴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