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语
2021年仲夏,我离开省城来到美丽的陕南,成为陕西乡村振兴下派工作队伍中的一员。作为美术工作者,我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深入秦巴腹地的青山绿水多写生,多交朋友,让自己的身心完全地融入其中。
青山绿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社会愈发展愈文明,对青山绿水的依赖和保护程度愈高。陕南的青山绿水因为秦岭,更是新时代生态永续发展的一块净地。在这里,我完全地安静下来。一是有时间弥补以往写生的不足,二是可以冷静地思考艺术本身和自己创作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于是我走乡串户,钻山穿林,结交了许多基层干部和老乡朋友。渐渐地我与这块土地产生了不解之缘,不断之情。
这次展览的作品是我在陕南青山绿水间的写生、创作历程。我把它汇集起来,就是向我热恋的这片土地的一次总结汇报。我想说的是,中国画的一支笔和一个平面的变幻在新时代无穷无尽深不可测,越是深入越觉艰难。必须保持思想的高度自觉,在翻越传统的高墙上求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国画永葆时代的精神风貌。
我感谢,并将永远热爱和眷恋这片青山绿水的土地和人民,永远把此作为自己艺术表现的主题和方向,不断努力求索,奉献社会。
峻涛
2023年9月11日
《故塬春迟》
《初夏》
《黄土人家》
《过巴山》
《朝霞辉映》
《无题之二》
《长白山美人松》
《盛夏时节》
《五月黄花》
《秋看文王山》
《无题之一》
《台州乡村》
《长白山西坡草甸印象之二》
《岭上人家》
《塬上秋深》
《微雨秋至》
《无题之五》
《长白山西坡草甸印象之三》
《秋后小雨》
《台州乡村之二》
《骨气》
《湖畔》
《高山流云》
结语
一晃,我六十岁了,退休了。
六十岁是耳顺之年。所谓耳顺,就是人到了这个年纪,已经看惯、看淡了一切,能听得进各种意见和声音,包括逆耳、刺耳之言,尤其是对艺术这种主观色彩很浓的专业,听不到反面意见,那就太不正常了。
艺术是情绪化、个性化的东西,如使人能从中获得情感共振、精神共鸣,也就产生了某种普遍意义。我的艺术之旅是极力追求这种普遍意义的,所以痛并快乐着。
这个展览是我近年来往返山川、乡村的写生作品,之所以冠名青涩之象。就是说作品还像一枚青果难免味涩酸苦。青果经历风雪雨霜,总有成熟的时刻,尽管它可能很丑很无卖相,但只要味道好了、正了,也就耳顺了,就离艺术的不惑不远了。
2023年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