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罗伟
夜色渐浓,整座城市笼罩在霓虹摇曳的灯辉之中,川流不息的车辆、熙熙攘攘的人群,为安康这座城市注入了夜经济的澎湃活力。位于汉滨区水电路73号的张家麻辣烫,每到夜晚更是人潮汇集,络绎不绝的食客、麻辣鲜香的气味、雾气蒸腾的锅底,共同组合成最平凡也最热闹的人间烟火。
对于安康人来说,张家麻辣烫是名副其实的老字号。一句“走,到张岭吃串串。”人们便心照不宣地默认此地。的确,在食客何先生的记忆里,从他记事起,便隔三岔五被爸妈带到张家麻辣烫吃串串,5毛一串的价格,他从小学吃到高中,后来上了大学带着外地的朋友回来品尝记忆中的老味道,价格依然没有改变。如今,何先生偶尔也会带着蹒跚学步的孩子,呼朋引伴到张家麻辣烫重温那些滚烫的回忆。对于何先生而言,20多年来,很多事物都改变了,整座城市的面貌更是日新月异,自己也从年幼的孩童变成挺拔的青年,物是人非、沧海桑田,唯一没有改变的,只有记忆中永远热气腾腾的一锅串串。那熟悉的香味在鼻尖一飘,就好似回到了从前。
△ 惬意食客
对张家麻辣烫保有朴素情怀的人,也远远不止何先生一位。张家麻辣烫的经营者张阿姨,耳畔经常听到熟悉的声音热情地同她打招呼。“姐,还是你家的麻辣烫味道正,吃了这么多年还是老味道。”“张姨,我又来了,还认得我不,这次带我对象一起来吃你家串串,锅底多放点辣子啊。”言笑晏晏间,热情爽利的张姐在光阴流逝中变成了张姨,眼眸中一张张似曾相识的面孔,如同人像日历般,共同拼凑成张阿姨经营麻辣烫店所经历的苦辣酸甜。
从事这门营生,对张阿姨来说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回忆的丝线拉回到1994年,原本在水电三局工作的张阿姨因为企业改制等因素,面临下岗后生活的危机。拿着为数不多的赔偿款,张阿姨对未来的生活一度感到茫然。可生活没有给她太多的喘息时间,年幼的孩子、年迈的父母,张张嘴都要吃饭花销。思来想去,张阿姨在最早的张岭菜市场大棚内支起5张桌子,开始卖麻辣烫,因为物美价廉味道好,一来二去,店里的回头客多了起来,口口相传间,5张桌子很快便不够用了。后来三局幼儿园搬走,原来的房屋闲置了下来,张阿姨和丈夫一合计,便将店铺迁到了现在的位置,桌子也慢慢增添到现在的80张。
“30年的时间,我们卖的串串一直都没有涨过价,素菜5角一串,荤菜一元一串,锅底和纸巾都是免费的。”穿梭在桌椅板凳间,张阿姨不时为沸腾的锅中再添一勺汤底。迎来送往间,欢声笑语回荡在这片敞亮的空间内,食客们的身上散发着卸去疲惫后,和三五好友、家人亲朋围桌而坐的休闲惬意。
在店里工作多年的李阿姨,见证了张家麻辣烫店发展的印记。“我就是住在这附近的,想着离家近,工资待遇也还可以,就干了这么些年。串串的锅底底料都是自己炒,买的花椒辣椒原材料也都是质量很不错的,基本上顾客提的意见要求我们也都会给老板说,所以大家也都愿意来。顾客除了周边的街坊邻居,城里的,还有各个县上的。我也是看着这家店名气越来越大,尤其在疫情管控放开后,我们就再也没有闲下来过,每天上班后,就是洗菜、串菜,一直要忙到晚上12点以后。虽然很累,但是我们的工资也涨了,一个月能拿到4000元左右,也算是不错了。”像李阿姨这样的员工,张家麻辣烫店里有十几个,因为生意实在太好,一晚上80桌的翻台率都在3次以上。
△ 火热现场
从张阿姨的口中得知,除了自家的麻辣烫店,张岭周边老字号的烧烤、烧鸡公等餐馆的经营者,基本上都是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下岗潮的职工。受限于技术门槛等因素,在当时很多人都选择从餐饮行业入手,重新学习一门手艺,支撑起一家人的生活用度。夜色迷离中,走在水电路上,大大小小的餐馆在道路两旁挤挤挨挨,摇着蒲扇的中年面孔、在锅灶旁撸起袖子抡锅铲的掌勺人,勾勒出这方天地随处可见的场景。在日复一日中,他们用食物的味道,留住客人的味蕾,也留住自己可控范围内的幸福点滴。
夜深人静,喧嚣的张记麻辣烫终于陷入安静,最后一桌客人走后,店里只剩下桌椅板凳碰撞的声音,员工们默然地将餐桌拾掇干净,拉下电闸和卷帘门,将浸满麻辣味道的空间留给黑夜。这条街终于安静下来,霓虹渐灭,为了生计劳碌一天的守店人得以回到家里,享受片刻的休憩。
天亮后,又一日重复的忙碌席卷至此,满怀信心的餐饮人将精力重新蓄积起来,为夜晚的高峰做准备。“这么多年都是这么过来的嘛,苦和累也都不觉得有啥,都习惯了。只要顾客满意,就是我们最大的追求。”展开灿烂明媚的笑脸,张阿姨依然风风火火,步履匆忙。
而将视野从地面拉向高空,在街角巷陌、在深深庭院,这些从事餐饮夜市的追梦人,撑起了安康夜市经济的繁华。不管是来到这座城市游玩的游客,还是偶然经过的异乡人,或是居住在此的本地人,都会用味觉最深刻的记忆,在脑海中描摹出这座城市独一无二的画像。那是关乎城市氛围和舌尖味道最本真的感受,在经年累月中,沉淀出箪食瓢饮带给人最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