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肖兵 见习记者 张璇 通讯员 王东升
7月2日,天蒙蒙亮,汉滨区茨沟镇瓦铺村村民胡德兴早早出了门,沿着新修的产业路径直走向后山的“筐栽魔芋”种植基地。昨日,久旱的瓦铺村迎来一场透墒雨,他想尽快看看地里的魔芋苗长势怎么样。
胡德兴是瓦铺村的魔芋种植大户,也是全市第一个将魔芋种到筐子里的人。
2020年,受疫情影响,原本在广东做装修生意的胡德兴决定转行发展农业。他和堂兄一起到云南、贵州考察,发现当地魔芋产业发展得不错,加之儿时家里也种过魔芋,便合计着搞魔芋种植。
说干就干。因为看中华北平原平坦肥沃的土地,当年春天,他们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流转了一小块地开始试种。见到效益后,2021年,他们毫不犹豫扩大规模,投资80余万元种了110亩。没承想,夏天高温后的一场暴雨,浇灭了他们的魔芋梦——高温灼伤的叶片来不及修复,就被雨水泡烂,魔芋软腐病随之袭来。很快,110亩魔芋“全军覆没”。
“魔芋喜好半阴半阳的环境,种得少不碍事,面积一上去就容易得病 。”他后来总结。
2022年,胡德兴响应乡村振兴号召,将阵地转回家乡瓦铺村。
瓦铺村位于茨沟镇北部山区,过去有种植魔芋的传统,生长环境不存在问题,但境内山多地少,3200亩耕地分布在连绵的群山间,沿河道较为平坦的耕地不足500亩。
如何破解优质土地资源紧缺问题?决心回村的第一天,胡德兴就开始琢磨。他多次前往云南、贵州等地“取经”,一方面流转土地按传统方式发展地栽魔芋,一方面探索发展“筐栽魔芋”,即:将魔芋种到筐子里,露天摆放,直到成熟采收。
农业生产靠天吃饭,是个高风险的行业。有第一次的失败教训,回乡后的胡德兴每一步都走得相当谨慎——即使从外面学的成熟技术,也要先小范围实验,直到技术本地化之后再推广。
他在瓦铺村设立了两处“筐栽魔芋”试验点,一处是生存环境实验,观察日照时长、放置坡度等因素对魔芋生长的影响,另一处是肥力实验,集中观察不同肥料、不同施肥方式下魔芋的长势。与此同时开展移栽实验,解决补种问题;开展保水实验,应对旱涝天气。
经过不断实践,胡德兴发现,“筐栽魔芋”不仅摆脱了对耕地的依赖,还有传统种植无法比拟的优势。
“病害防治是传统魔芋种植面临的最大困难,只要一株得病,就会像癌细胞一样迅速扩散到一大片。”胡德兴说,“筐栽可以有效隔离病害,哪一筐出了问题,直接移走就行了。而且种出来的魔芋个头更大、品质更高,采收也更简单。”
2022年,胡德兴种了地栽魔芋60亩,并开展“筐栽魔芋”实验,2023年规模翻了一番,今年地栽魔芋面积增加至230亩,“筐栽魔芋”也发展到3万筐,前后投资了300多万元。“魔芋生长周期长,两三年才能见到效益。今年商品芋预计能卖60多万元,种芋预计能卖120多万元。”他盘算道。
随着魔芋产业越做越大,许多村民也跟着收益。胡德兴成立了安康黄鞍志鑫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40余名村民就近务工,同时向村民免费传授魔芋种植技术。目前,全村239户村民中,种植魔芋的有100多户。
“今年在老胡的合作社干了30天,挣了3000元。”56岁的村民王永安患有腰椎间盘突出,无法外出务工,父母身患高血压、冠心病等,常年需要吃药,过去仅靠儿子一人送外卖维持家庭开支,压力很大。
近几年,他在胡德兴的合作社务工,潜移默化学到了不少魔芋种植的知识,今年在房前屋后种了200多筐商品芋。“一筐魔芋平均长到7斤,大的能长到10多斤。今年除了务工收入,这些魔芋还能卖不少钱呢。”王永安指着油绿茂盛的魔芋苗笑眯眯地说。
“‘筐栽魔芋’突破了规模化发展的难题,同时为瓦铺村庭院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不仅美化了环境,还为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省社科院驻该村第一书记聂翔说,这一创新探索对整个陕南山区的魔芋种植都很有借鉴意义,今后还要持续鼓励和支持村民发展以“筐栽魔芋”为主的庭院经济,让普通农家院变成致富增收园。
这些年,政府对瓦铺村魔芋产业的发展也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省社科院、市委机要保密办和市文化执法支队作为驻村帮扶单位,除了实打实的资金帮扶,还邀请农技专家前来指导和培训。今年4月,汉滨区魔芋现场会在瓦铺村召开,7月份,全市的魔芋现场会也将在这里举行,“筐栽魔芋”将是其最大的看点。
眼下做的都是打基础的事,胡德兴计划,将来要把周边镇村都带动起来,把规模做上去,建设魔芋加工厂,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把更多村民镶嵌到产业链上。
“真是一场及时雨!苗子快出齐了。”走到山腰的一处农房前,查看完最后一筐魔芋后,胡德兴心里的石头落了地。放眼俯瞰,2.5万筐魔芋成列摆在一片片错落有致的梯地上,刚刚探出头的魔芋苗正向着阳光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