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浩荡、奔流不息,征途漫漫、奋斗致远。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安康解放75周年。75年来,全市人民在历届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把伟大复兴的初心根植于心,把绿色崛起的使命倾注于行。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再到党的二十大,安康抢抓历史机遇,战胜重重困难,锐意进取,励精图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聚力建设幸福安康,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绘就了安康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生态宜居、物阜民丰的壮丽蓝图。
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追赶超越步履坚实
经济总量不断扩张。在75年发展历程中,安康经济总量不断扩张,接连跨越新台阶。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经济规模十分弱小,1949年全市生产总值仅1.40亿元,1986年实现10.43亿元;2003年突破百亿大关,为105.03亿元;2018年跨越千亿,达1065.17亿元;2020年,因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经济社会受到严重的冲击与考验,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的统筹推进下,全市经济有力恢复。从1978年到2023年全市生产总值平均增长8.1%。
追赶超越步履坚实。从增速看,“六五”到“十五”年均增速为个位数;“十一五”“十二五”时期发展较快,年均增速两位数,“十三五”年均增长5.4%,“十四五”前三年平均增长3.7%。从具体年份看,2007—2016年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2012年增长15.2%。自2009年起,全市GDP增速持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尤其是2015年跃居全省第一,2015—2019年连续5年保持全省首位,呈后来居上、追赶超越之势。2020年受疫情冲击,增速回落至全省第9位,2023年全市经济平稳恢复,增长1.7%,发展进入新常态。
二、产业结构显著优化,非公占比持续领先
产业结构日趋优化。1952年,全市三次产业比为83.9︰2.5︰13.6,产业结构呈“一、三、二”模式,为典型的农业市,随着工业经济和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全市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二、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2012年三次产业比为19.4︰42.7︰37.9,第一产业占比首次低于20.0%,第二产业突破40.0%,产业结构呈“二、三、一”模式;随着第三产业不断壮大,2020年占比45.3%,跃居三产之首,呈“三、二、一”模式,并连续保持4年,2023年全市三次产业之比15.0︰37.7︰47.3,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加速形成。
非公经济不断壮大。1978年以前,安康经济结构单一,除居民服务业中有极少量的个体活动外,非公经济成分几乎为空白。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主体主要是国有和集体两种经济形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市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加大,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的市场主体不断壮大,特别是“十二五”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得到长足发展。2013年,全市非公制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0.9%,首次超过50%,占据半壁江山;2014年比重52.9%,首次超过全省水平,跃居全省各市区第1;2023年比重57.0%,已连续10年保持全省领先,非公有制经济迅速成为经济发展新的生力军和新动能。
三、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民生活日益丰裕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种植业为主的农村经济缓慢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村生产条件逐步改善,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连年出台“一号文件”,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生产、农民收入、农村环境实现一次又一次的飞跃。近几年,全市大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和粮食规模化生产经营,统筹推进撂荒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培育生猪、茶叶、魔芋、核桃、生态渔业五大特色产业,生态渔业发展被列为“五大倍增计划”之一。积极探索“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把园区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承载地,不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推动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园1830个,安康国家农业科技园通过验收,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2023年,全市粮食产量74.01万吨,是1949年的2.5倍;油料15.63万吨,是1949年的74.4倍。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3.22亿元,是1949年的308倍。
农民生活日益丰裕。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市不断加大农村水、电、路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农村文化、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千村万户”工程进农村,79.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99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0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如期实现全域脱贫,乡村振兴战略成效明显。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从1978年的161元增加到2023年的14403元,增长近90倍,年均增长10.5%,2023年增长7.7%,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由2002年的3.74︰1缩小至2023年2.34︰1,共同富裕的幸福安康进一步迈进。
四、工业发展突飞猛进,工业化进程加快
工业规模不断扩大。纵观75年发展历程,全市工业迅猛发展,支柱产业加速崛起、规模效益稳步提升。从1949年仅2户工业企业,发展到2023年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80户。全市依托丰富的矿产、水利和特色农副产品等自然资源,逐步确立“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的工业强市发展目标,从单一落后的工业生产到以“富硒食品、新型材料、装备制造、清洁能源、秦巴医药、纺织服装”六大产业为主的工业发展体系,大力实施绿色工业倍增计划,工业化进程步伐加快。旬阳工业集中区升级为省级高新区,汉阴、石泉、平利工业集中区获批省级经开区,绿色工业快速发展,生态产业扩量提效,2023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占GDP的29.3%,工业经济发展强力支撑全市经济增长。
主要产品增长迅猛。75年来,全市工业生产能力大幅提升,特别是近年来,安康市积极抢抓共建“一带一路”重大机遇,统筹布局预制菜全产业链建设,预制菜加速“出圈”,石泉县荣登“2023预制菜产业基地百强”榜单。毛绒玩具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迅速成长为新兴支柱产业,恒口示范区创建毛玩工业旅游基地,2023年安康荣获“中国毛绒玩具产业新都”称号;全市特色产业体系日益完善,富硒产品、生态旅游、新型材料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正快速推进。工业新产品不断涌现,卷烟、水泥、发电量、包装饮用水和茶叶等特色产品迅猛增长。2023年全市卷烟114.30亿支,水泥358.31万吨,发电量89.56亿千瓦时,包装饮用水9.19万吨,茶叶0.31万吨。
富硒产业蓬勃发展。安康是全国最大的天然富硒区,土壤硒含量以中硒和高硒为主,占全市总面积81.87%,被专家评定为“优质、环保、安全”的富硒地区,赞誉为“中国硒谷”。自1980年国家宣布在紫阳县发现富硒土壤资源以来,全市上下抢抓机遇,积极探索实践,以富硒产业为抓手,深入践行“两山”理念,走出了“硒资源变硒产业”的“安康模式”。199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习仲勋为安康(紫阳)富硒茶题词“健康佳品 驰誉神州”,1994年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为安康富硒产业题词“富硒食品 健康的食品 理想的食品”。2021年,省委、省政府将安康市富硒产业纳入全省23条重点产业链之一。安康将富硒食品作为全市3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加快推进,深入实施“富硒+有机”品牌提升行动,持续壮大茶叶、魔芋等六大特色农业,大力提升基地规模和产业化水平,富硒产业综合产值由2016年的350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760亿元,富硒产业蓬勃发展。
五、消费市场发展繁荣,生态旅游唱响安康
消费市场欣欣向荣。75年来,全市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有了显著改善,手机、电脑、轿车等高档消费品进入寻常百姓家,百姓消费从传统消费转向新兴消费、从生活必需品转向享受型消费、从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消费水平不断升级,释放出强劲动能和巨大潜力,消费差异化、个性化、多元化逐步显现。安康上港无水港启动,首趟中欧班列商用车出口专列正式开行;“安康跨境数字贸易产业园”项目落地恒口示范区,首个“公用型保税仓库”在恒口正式批准建设,“安康壹号”英国海外仓正式投用,开放发展水平与经济外向度大幅提升,呈现市场“活”、人员“动”、物流“忙”的一片繁荣场景。1949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0.11亿元,2005年突破50亿元,2009年突破100亿元。1978年—2023年平均增长13.7%。2023年进出口首次破20亿元,达20.16亿元。
生态旅游唱响安康。75年来,全市依托本土资源,立足当好秦巴生态卫士,坚持“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深入实施全域旅游工程,打造“秦巴明珠生态安康养生旅游目的地”,特别是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安康考察调研,作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科学论断,全市人民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着力提升城市生活品质、乡村生活环境和绿色发展水平,扎实推进生态宜居幸福安康建设。2023年,全市森林覆盖率68%,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18、空气优良天数340天,连续多年保持全省前列;地表水水质优良率、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出境断面水质保持国家Ⅱ类标准,水环境质量、平均改善指数排名全省“双第一”。这里千山竞秀、万水争绿,空气负氧离子丰富,生态环境质量稳居全省前列,生态建设擦亮安康新名片,助推旅游产业蓬勃兴起。2023年末,全市拥有A级旅游景区54家,其中:4A级16家,3A级37家,2A级1家。接待国内游客4637.0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50.72亿元。
六、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投资规模持续扩大。75年来,历届党委政府始终围绕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投资政策,紧紧抓住改革开放、撤地建市、西部大开发等机遇,结合安康实际,多渠道争取项目,在农业、工业、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文化、教育、卫生、城市建设等领域全面覆盖,投资规模逐年扩张。近几年,全市上下坚持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高质量项目建设推进年”“深化产业项目建设年”等行动,高质量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固定资产投资1952年仅10万元,1978年突破1亿元,2006年达到百亿元,2006—2018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呈两位数增长,跨越千亿元台阶,近十年年均增速14.3%。高质量投资项目建设,为打造安康门户区、“西北生态经济强市”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交通设施日趋完善。新中国成立以来,安康交通运输事业发生历史性巨变,公路、铁路、高速公路、航运及航空交通网络日趋完善,枢纽经济借“道”而兴,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G316和G210等6条国道相继建成,包茂、十天、京昆、麻安、安来、银百、宁石高速贯通,十县区均实现二级以上公路相连。2020年9月,安康富强机场正式投入运营;“安康—深圳—泰国(曼谷)”陕南首条全货机航线开通运营。“安西欧”中欧班列17条国际干线开行,西部陆海新通道安康集结分中心常态运行,安康保税物流中心、安康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安康航空物流产业园、安康白河港、陕南邮政电商物流园等重大物流项目加快建设运营,无水港多式联运体系加快完善。襄渝、阳安两条铁路穿境而过,西康铁路“复兴号”开通运行,正在建设的西渝高铁,将实现安康到西安的车程缩短至1小时以内。
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1949年,安康总人口146.7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9.4%,属于典型传统的农村社会,交通不便,人员相对封闭不流动。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特别是2000年撤地设市,对安康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的意义。2021年旬阳撤县设市,成为陕南首个县级市,标志着全市城镇化步伐迈向更高水平。全市抓住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机遇,依托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大力兴办新社区工厂,把农民变为居民,大力开展新环境、新服务、新产业、新民风、新生活“五新”社区创建工作,完善配套设施,健全服务体系,城镇化建设步伐显著加快。2023年,全市户籍人口300.75万人,常住人口245.7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18.9%,提高到2023年的53.77%,23年间提高了34.87个百分点。
七、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文化医疗硕果累累
社会保障逐步完善。75年来,安康始终将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紧紧围绕城乡资源共享、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共同富裕目标,扎实推进教育、医疗、文化“三个紧密型共同体”建设,城乡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差距缩小,水平不断提升。全市涵盖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民生保障持续改善。2023年末,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68.34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61.10万人;生育保险参保的职工15.09万人。现有公办敬老院142所,床位25718张。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75年来,全市始终坚持把教育作为兴安富民的基础来抓,切实加大教育投入,稳步推进教育改革,协调推进教育发展,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稳步提升。1949年全市拥有各类学校425所,其中:中等专业学校2所,普通中学5所,小学418所。2006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安康学院,全市高等教育实现零的突破;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又相继成立,全市拥有普通高等学校2所。2023年,全市各类学校1054所,是1949年的2.5倍,其中:学前教育496所,小学360所,中学179所,特殊教育5所,职业教育12所,普通高等学校2所。形成了一个幼儿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各类成人教育、特殊教育等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教育体系。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1949年全市仅有卫生机构13个,病床10张,卫生技术人员412人。随着全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医疗一体化服务和分级诊疗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工作逐步推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医疗环境日益改善,医疗水平大幅提升,“住院难”和“看病贵”问题得到明显缓解。2023年末,全市健康卫生机构2783个,比1949年增加了2770个,卫生技术人员21483人,是1949年的52倍;床位数19933张,是1949年的1993倍,医疗保障实现全覆盖。
文化事业蒸蒸日上。1949年,全市几乎没有文化设施,1957年才拥有图书馆1个,电影院1个,电影放映站10个,有线广播6个。改革开放后,全市上下积极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汉江大剧院、安康体育馆等一批惠民工程建成投用,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省级文明城市。2023年底,全市共有图书馆11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0个,24小时阅读吧49个,广播电视台10座。紫阳民歌、汉调二黄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遗产目录,安康汉江龙舟文化节被评为全国十大最具魅力的地方节庆活动;紫阳富硒茶节、汉阴油菜花节、岚皋旅游文化节、平利茶文化节、旬阳农民文化节等节日活动连年举办,推动全市文化事业突飞猛进发展。
八、城乡收入稳步增长,居民生活迈入小康
城乡收入不断增长。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市人民从温饱不足逐步迈向全面小康,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居民储蓄大幅增加。全市城镇居民收入1978年仅172元,于2008年突破10000元,2023年达33639元;农村居民收入由1978年的161元增至2023年14403元。1952年全市居民存款仅0.0042亿元,于1984年突破1亿元,到2023年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中住户存款达1824.33亿元,城乡居民存款大幅增加。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1949年,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152元,2023年,全市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达75573元。1978年全市城、乡人均居住面积5.5和9.0平方米;2023年,全市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48.8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53.3平方米,分别是1978年的8.9倍和5.9倍。城、乡居民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114台和105台,冰箱123台和112台,洗衣机107台和102台,汽车39辆和26辆,生活条件日益优越,人民生活迈入小康。
回首往昔,七十五载峥嵘岁月栉风沐雨;展望未来,新时代继往开来信心满怀。75年来,安康儿女感慨社会发展之迅速、感知人民生活之幸福、感恩伟大时代之美好;75年来,安康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卓越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开拓创新、勇毅前行,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书写了一部砥砺奋进的壮丽史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市人民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继往开来的决心和勇于开拓的精神,埋头苦干、奋发作为,迎着春风奋跃而上,向新而行,为加快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坚定不移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聚力建设幸福安康而不懈奋斗。
注:一般数据以1949年为基数,个别指标无1949年资料,用最早历史数据为基数。
(来源:安康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