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师拿着刀片,不一会就把我脚上的老茧处理好了,专业的事还得专业的人来做,从武汉到紫阳这近700公里路跑得值!”10月7日,来自湖北的游客李前进在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体验过免费修脚后竖起大拇指。
“紫阳修脚师”是全国知名劳务品牌,国庆期间,紫阳推出外地游客可免费体验修脚活动。“今年,我们将紫阳民歌、紫阳富硒茶、紫阳修脚师三大名片融入系列文旅活动中,提前做好‘三个免费’体验活动的策划、实施和推广,进一步提升各地游客的旅游体验。”紫阳县文化和旅游广电局副局长杨鹏介绍。
天蓝水绿生态好,茶乡歌乡迎客来。“鸟语花香艳阳天,王大今日回家转……”10月2日,紫阳县北五省会馆的戏楼里正在上演经典紫阳民歌剧《嫁嫂》,演员们一唱一腔、一招一式都紧紧吸引着台下近百名观众的目光。
“我听说汉调二黄是京剧的‘声腔之母’,今天现场听了也看了紫阳民歌剧《嫁嫂》和汉调二黄选段《钓金龟》,果然名不虚传,感觉很有乐趣。”北京游客李娟娟听完戏后说。
国庆假期里,不少游客选择了传统文化游,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紫阳县也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紫阳民歌这张名片擦亮,将非遗文化搬进景区,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当地的戏曲、民歌、茶叶、美食等地方特色。
为了增加游客们的体验感,紫阳县富硒茶陶博物馆还专门开设了硒陶制作区,游客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可亲手用泥土制作茶具、水杯等工艺品,烧制完成后还能当作礼品带回家。
紫阳县富硒茶陶博物馆是安康市首家集收藏、保护、展示汉江流域富硒茶与乌(铁)陶为主的特色博物馆,馆内有盆、坛、盘、罐等500余件硒陶文物,最引人注目当属其中的乌(铁)陶盆。
“这个乌(铁)陶盆就是紫阳蒸盆子这一紫阳传统小吃的原型,出土于紫阳马家营,距今有2500年的历史。目前,紫阳县乌(铁)陶传统制作技艺已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乌(铁)陶传统制作技艺县级传承人马滕认真为游客讲解乌(铁)陶盆的历史。
陕南茶乡秋色渐浓,村镇山间民歌嘹亮……今年国庆节期间,紫阳县迎来八方游客,他们逛茶园、品香茗、听民歌、尝美食,在田园如诗的乡村流连忘返,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客人比平时多了好几倍,最多时一天接待14桌、160多人,国庆节短短几天收入就有近2万元。”在紫阳县红椿镇,杨松农家乐负责人杨松高兴地说,游客最喜欢干菜炖腊肉这道菜,品尝完后还会购买些当地的干土豆、干四季豆、腊肉、土鸡等农产品,这也极大地带动了周边村民种植和养殖。
据统计,今年紫阳县先后举办“春品茶、夏亲水、秋丰收”等各类文旅活动近600场次,推出精品游线6条。截至目前,累计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20.8%,实现国内游客总花费同比增长2.7%。持续上涨的热情、不断刷新的数据,映射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也彰显出旅游经济的澎湃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