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安康 > 安康
法护古韵歌悠扬——“三市协同立法助力陕南民歌保护发展”获评全省年度法治事件
2025-07-22  来源:本站原创

通讯员 段文贞Rg8安康新闻网

7月初,陕西省“2024年度法治人物”暨“2024年度法治事件”发布仪式在西安举办。安康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报送的“三市协同立法助力陕南民歌保护发展”项目,成功获评陕西省“2024年度法治事件”。陕南民歌保护传承协同立法,是全省首次民歌跨区域协同立法,也是全省首次文化领域协同立法,为陕南民歌资源的协同保护传承提供了法律保障,也为探索区域治理和区域协调发展路径提供法律指引。Rg8安康新闻网

创新探索,立法护航民歌保护Rg8安康新闻网

陕南民歌历史悠久,是陕南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形式,也是陕南地区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学、艺术价值。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其传承发展面临创新乏力、人才断层、传播不足等困境。如何让陕南民歌这一珍贵文化资源得以有效保护和创新发展?将民歌保护纳入法治化轨道,成为安康破解传统文化传承难题的关键举措。Rg8安康新闻网

紫阳民歌、旬阳民歌作为安康陕南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歌词借喻巧妙,方言韵味独特,旋律优美婉转,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安康珍贵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推进地方民歌资源保护传承,2023年5月,市人大常委会成立立法工作专班,启动《安康市紫阳民歌保护与传承条例》制定工作。制定中紧扣民歌保护发展实际需求,将长远发展战略细化为具体条款,为安康传统文化保护发展筑牢法治根基。2023年12月条例草案完成一审,计划2024年8月提交审议表决。至此,安康民歌保护立法先行先试已初见雏形。Rg8安康新闻网

该项立法工作自开展之初就受到省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考虑到陕南三市地域相邻、文化交融,民歌文化合作发展基础较为成熟,省人大常委会提议以《安康市紫阳民歌保护与传承条例》为蓝本,安康联合汉中、商洛开展陕南民歌跨区域协同立法,通过整合立法资源,共抓大保护,进一步扩大陕南民歌文化的整体影响力。自此,三地开启了陕南民歌保护“协同共治”新征程。Rg8安康新闻网

协同立法,三市联动凝聚共识Rg8安康新闻网

2024年6月,在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牵头下,陕南民歌协同立法协调推进会召开,标志着陕南民歌保护传承协同立法正式启动。安康迅速调整工作部署,以紫阳民歌保护立法实践为基础,与汉中、商洛协商达成共识,明确立法节奏、分工与协同落实路径,为开展工作打下坚实基础。Rg8安康新闻网

按照省人大常委会部署,三市建立协同立法工作机制并组建联合工作组,采取“联合起草、共同修改、协同审议、分别通过”模式同步开展立法,最大限度强化了协同立法的整体性与协调性。Rg8安康新闻网

在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指导下,工作组聚焦民歌资源普查抢救、人才培养、经费保障、传播交流等核心问题加强制度设计,围绕紫阳民歌保护与传承条例草案进行多轮修改磋商。三市工作专班联合行动,深入陕北、陕南十余县区开展调研,通过与基层文化工作者、民歌艺术家等座谈交流,坦诚交流意见,着力破解因区域发展差异产生的意见分歧,最大限度凝聚起陕南民歌共管、共享、共赢的共识。Rg8安康新闻网

通过省市协同、三市协作,工作组历经多次调研与专家论证,广泛收集意见建议,经过6个多月修改打磨,最终形成框架统一、特色兼顾的《陕南民歌保护传承发展条例》。三市《条例》均设五章二十八条,在立法标准、制度设计和篇章结构上保持一致;同时,在具体保护对象与举措上保留各自地域特色,以“大同小异”达成了“求同存异”,实现了民歌保护传承中区域共性协同与地方特色彰显的有机统一。Rg8安康新闻网

安康与汉中、商洛三市协同立法,首开全国为民歌实行跨区域地方协同立法先河,为探索区域协同立法模式、破解跨区域治理难题、推动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实践经验。Rg8安康新闻网

携手前行,协同发展共绘蓝图Rg8安康新闻网

2024年11月,《安康市陕南民歌保护传承发展条例》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与汉中、商洛条例同步于2025年3月实施。Rg8安康新闻网

《条例》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方针,从总则、保护与传承、传播与发展、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规范,立足实际对陕南民歌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提供了制度化、规范化的实践遵循。《条例》单设“传播与发展”一章,创新建立三市区域协作机制,明确协同组织艺术活动、对外交流、研究创作等内容,通过区域会商、信息共享等方式,全方位提升陕南民歌保护传承发展水平。Rg8安康新闻网

《条例》的制定出台,是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指示的具体体现,也是促进民歌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传播与发展的实践创新,体现了陕南三市齐心协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共同守护精神家园的良好愿景和坚定决心。Rg8安康新闻网

《条例》实施后,安康市陕南民歌保护和发展研究中心应运而生,陕南民歌创作推广项目被列为2025年度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扶持项目,三地文旅部门同步推进民歌数据库数字化建设,紫阳民歌走进央视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三市民歌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等文化活动次第开展……一腔陕南韵,三地共传薪。在协同立法护航下,陕南民歌在创新发展中迈向更加广阔的舞台。Rg8安康新闻网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三市协同立法,既为陕南民歌保护传承筑牢法治保障,更为其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焕发生机、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未来,三地将以法为纲、以传为要,让陕南民歌这张精神名片在法治守护下代代相传,书写陕南文化传承发展新篇章! Rg8安康新闻网

责编:徐思敏|一审:许安|二审:田丕
终审: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