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安康 > 安康
光阴里的故事——陕煤集团定点帮扶汉阴县的十三载真情付出
2025-09-15 08:50:40  来源:本站原创

通讯员 吴学康 秦小娟 王森dNu安康新闻网

9月1日上午,汉阴县实验中学二期项目正式投用。9年级5班学生王加慧提着行李箱飞快跑向新的宿舍。dNu安康新闻网

dNu安康新闻网
陕煤集团援建汉阴县实验中学二期项目dNu安康新闻网

8年级10班班主任曾发友站在宿舍楼前,手指轻轻抚过崭新的墙面,“这之前,我们的学生还在和别的学校学生搭伙挤宿舍,那些大教室改成的临时宿舍,人多不方便还存在安全隐患,现在能住上这么好的宿舍,孩子们开心、老师们舒心、家长们放心,真是托了陕煤的福!”曾发友说。dNu安康新闻网

民生短板变幸福清单dNu安康新闻网

2022年11月,安康市与汉阴县领导到陕煤集团回访提出,汉阴县实验中学3200余名师生中,近1800人住校,但该校没有宿舍、运动场,只能与县第二高级中学共用校舍,所有学生挤在教室临时改成的宿舍休息,冬天冻得直跺脚,夏天蚊子咬得睡不着,请陕煤集团支持援建实验中学二期项目。dNu安康新闻网

“孩子们的睡眠质量都保证不了,怎么学习?帮扶就要把‘民生短板’变成‘幸福清单’,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办。”陕煤集团召开专题会决定捐资援建实验中学二期项目,彻底解决学校“住宿难”问题。dNu安康新闻网

从立项到投用,陕煤人用“国企速度”创造奇迹:2023年5月开工,2025年9月1日交付使用,建筑面积65421平方米,新增4976张床位、标准运动场1个、停车场16170平方米。陕煤集团驻汉阴帮扶干部王连生指着新投用的宿舍楼说:“现在全校师生住宿率达100%,住宿老大难问题彻底解决了。”dNu安康新闻网

dNu安康新闻网
汉阴县人民医院南区分院建成全市首个一级医疗机构血透室dNu安康新闻网

健康是最大的民生。汉阴县漩涡镇地处秦巴山区,6.6万名群众看病要翻山越岭到县城,血液透析患者每次往返车费就得80元。2022年,陕煤集团投入1300万元,在县人民医院南区分院建成全市首个一级医疗机构血透室。“以前每周要做3次透析,每次天不亮就得出发。”68岁的患者李大爷说,“现在下楼就能做,一年省了2500多块钱车费!”截至目前,该血透室已服务患者1200余人次,周边3个镇的肾病患者由此告别了“长途跋涉”。dNu安康新闻网

陕煤的民生帮扶不仅“雪中送炭”,更注重“润物无声”。针对残疾人就业难,投入200万元建设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开发手工编织、电商客服等岗位,帮助665名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针对农村“空心化”问题,开展烹饪、护理等技能培训,累计培训1458人次,让1000余名农村妇女在家门口找到工作;针对教育短板,设立“金秋奖学金”,购买图书和电子白板覆盖全县69所学校,惠及2万名中小学生……dNu安康新闻网

dNu安康新闻网
陕煤集团援建的漩涡镇中心卫生院全景照dNu安康新闻网

“像陕煤集团这样,真正的帮扶就是让群众拥有更好的生活。”汉阴县副县长王侠军感慨道。13年间,陕煤集团在汉阴县实施的2.98亿元民生工程,让“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从愿景变成现实。dNu安康新闻网

输血到造血的产业突围dNu安康新闻网

清晨6点,56岁的汉阴县七叶莲鑫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耀辉在汉阴县中坝村蛋鸡养殖基地里检查施工进度,看着紧张施工的蛋鸡养殖项目,他激动地说:“快了,快了!再有些日子基地就能投用,我们又有了一个既能稳定增收,又能给合作村提供就业的好项目。”dNu安康新闻网

中坝村蛋鸡养殖基地只是陕煤集团13年帮扶汉阴县的一个注脚。从2012年与汉阴县结缘,到2025年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这家陕西“顶梁柱”企业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定力,累计投入帮扶资金4.5亿元,选派帮扶干部128名,实施产业、民生、教育等项目220个,先后帮扶44个村,消费帮扶采购当地农副产品3.1亿余元,带动3231户10008名脱贫群众年均增收近千元。更可贵的是,他们用“国企担当”在秦巴山区写下了一份有温度、有力度的“乡村振兴答卷”——这份答卷里,有白发书记的山路足迹,有年轻技术员的汗湿工装,有村民从怀疑到信赖的眼神转变,更有13年如一日的“不变初心”。dNu安康新闻网

dNu安康新闻网
七叶莲蔬菜大棚项目dNu安康新闻网

2012年7月,时任陕煤集团旗下开源证券安康营业部总经理王连生带着工作组第一次来到汉阴县漩涡镇中银村。彼时,村支书吴兆德向工作组吐苦水:“咱们村地处边远山区,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留下一屋老小……”这句话深深扎进了王连生的心里,多年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告诉他,真正的帮扶必须找到“能扎根、可持续”的产业,而产业的选择,容不得半点马虎。dNu安康新闻网

接下来,工作组用了45天时间,跑遍汉阴县10个镇20个村,查阅了3000余份资料,请教了12位各行各业的专家,并经过多次会议、座谈、研讨,最终选择要为当地留下能长久经营的产业、为当地留下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让产业为地方“造血”。dNu安康新闻网

陕煤人骨子里的务实在此刻显现。“帮扶的成效好坏,关键看能不能让村民持续受益。”陕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照乾在集团讨论会上强调。他们创新提出“13村联营+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即引导13个重点帮扶村成立产业发展合作社,又由13个合作社组建成立鑫聚农业合作社联合社,将原本给13个重点帮扶村的帮扶资金注入联合社,再以鑫聚联合社与有实力的企业合作成立汉阴县七叶莲鑫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引入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发展适应当地实际的蔬菜种植、畜禽养殖及深加工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采取“土地租金+务工收益+产业分红”的方式,让帮扶村群众普遍受益。这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让村集体从“旁观者”变成“合伙人”,让农户从“农民”变成“产业工人”。dNu安康新闻网

从2013年王连生带队走访摸底,制定帮扶方案开始,再到涧池镇蔬菜种植项目落地运营,以及2024年挂职副县长田文广带领工作站一帮人先后前往咸阳、成都、郑州等地考察,最终选址在四面环山、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城关镇中坝村十二组建设蛋鸡养殖项目……dNu安康新闻网

dNu安康新闻网
陕煤集团正在建设中的中坝村蛋鸡养殖项目dNu安康新闻网

13年间,为找准帮扶项目,陕煤人帮扶汉阴的初心从未改变。在漩涡镇,依托凤堰梯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打造农文旅融合示范项目,年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村民把自家老房子改造成民宿,旺季月入过万;在双河口镇,建成高山蔬菜基地,产品直供西安高端商超,菜农老吴说:“以前土豆、豇豆论筐卖,现在我们的‘笨笨七’品牌论盒卖,身价翻了10倍。”dNu安康新闻网

陕煤集团正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魄力,13年间不知不觉在汉阴县构建起“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矩阵,并依托汉阴县七叶莲鑫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打造出“笨笨七”知名商标,先后谋划重点帮扶产业项目83个,投入资金1.23亿元,建成茶叶、菌类、大米等加工厂8个、畜禽养殖基地20余个,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基地3000余亩。dNu安康新闻网

“陕煤不仅带来了资金,更带来了‘产业链思维’。”汉阴县委副书记王众义感慨,“以前我们的农产品要么烂在地里,要么贱卖,现在有了品牌、有了销路,农民也能端稳自己的‘产业饭碗’了。”dNu安康新闻网

驻村帮扶变扎根汉阴dNu安康新闻网

2021年6月,36岁的高勇主动申请到汉阴县双河口镇梨树河村担任第一书记。他是陕煤集团最年轻的驻村第一书记之一,也是土生土长的陕北农村娃。dNu安康新闻网

“我父亲在村上干了一辈子,从小就听他念叨‘为人民服务’。”高勇说,“我总觉得,能为乡亲们做点实事,比在机关坐办公室更有意义。”dNu安康新闻网

梨树河村曾是个“空壳村”,村集体年收入不足2万元。高勇到任后,第一件事就是翻遍全村台账,发现村里有闲置养殖场地,遂联系外面有技术和资金的养殖业主,发展蛋鸡养殖,当年就实现村集体租金收入5万元,2022年实现租金和分红收入10万元,并带动5户农户长期稳定就业。dNu安康新闻网

2023年调整包村到幸和村,爱钻研的高勇发现村上有200亩闲置山地。“能不能种冬桃?”他带着村干部去外县考察,回来后说服12户村民试种。但问题随之而来,缺乏技术、销路不畅、村干部积极性不高……dNu安康新闻网

陕煤集团“人才培育机制”此时发挥了关键作用。集团为幸和村搭建“全景党建服务平台”,通过视频连线西安的农业专家,定期开展线上培训;组织村“两委”干部到陕煤下属企业挂职学习,高勇自己也考取了农业技术指导员资格证。2024年,幸和村冬桃亩产达2500斤,每斤售价8元,村集体收入突破50万元。“现在村干部每月绩效和产业效益挂钩,大家都抢着跑项目、找市场。”高勇笑着说。dNu安康新闻网

dNu安康新闻网
陕煤集团派驻汉阴县双河口镇幸和村第一书记高勇正在给桃树套袋dNu安康新闻网

陕煤集团建立了“集团+县+镇+村”四级人才联动机制,选派30名骨干驻县帮扶,接收14名优秀干部、43名村“两委”后备干部到集团所属企业挂职锻炼,开展51期技术技能培训覆盖1458人次。这些举措让“陕煤经验”在汉阴县生根发芽——漩涡镇副镇长靳博学会了项目化管理,双河口镇干部掌握了电商运营技巧,村党支部书记们懂得了如何对接市场需求……dNu安康新闻网

更令人感动的是,到2025年7月23日,陕煤集团帮扶干部已经是第6次轮换,13年春华秋实,帮扶干部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扎根汉阴”的初心从未改变。“我们不是‘外来者’,而是汉阴的‘新村民’。”高勇说这句话时,窗外的桃林飘来阵阵清香。dNu安康新闻网

暮色中的中坝村,蛋鸡养殖基地为赶工期还在加快建设进度。张耀辉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开车往公司里赶,因为还有从蔬菜种植基地收获的菜,等着他回去确认发货。dNu安康新闻网

从2012年到2025年,13年帮扶路,陕煤集团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国企的责任与担当。他们不仅带来了4.5亿元资金、220个项目,更带来了“产业兴则乡村兴”的发展实践、“民生无小事”的为民情怀、“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让当地干部群众看到了国企助力乡村振兴的“陕煤样本”——既有顶层设计的智慧,又有脚踏实地的温度。dNu安康新闻网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脱贫攻坚能源扶贫成果十大贡献企业、陕西省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陕西省助力脱贫攻坚优秀企业、陕西省定点帮扶先进集体——这些荣誉,是对陕煤集团13年帮扶的最好褒奖,更是对“国企担当”的生动诠释。dNu安康新闻网

 dNu安康新闻网

 dNu安康新闻网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陕煤集团与汉阴县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他们正谋划着“千万工程”示范村扩面、富硒产业链升级、农文旅深度融合的新蓝图。 dNu安康新闻网

责编:徐思敏|一审:许安|二审:田丕
终审: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