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安康 > 安康
从“通告式整治”迈入“制度化规范”——《安康市城市文明养犬管理条例》立法工作侧记
2025-09-29 09:06:53  来源:本站原创

通讯员 骆靓KC4安康新闻网

9月24日,经陕西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查批准,《安康市城市文明养犬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出台,将于2026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市城市养犬治理从“通告式整治”全面迈入“制度化规范”的法治新阶段,为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保障市民人身安全、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注入法治动力。KC4安康新闻网

聚焦民生问题 锚定治理难题KC4安康新闻网

“过去想管却管不好,投诉年年涨,罚单年年开,问题年年在。”提及此前安康市的养犬管理困境,安康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杨文浩在《条例(草案)》起草说明中,用一组数据揭示了严峻现状:2022年,全市养犬只约12万只,其中城市建成区7.8万只,但免疫犬只仅1.1万只,免疫率仅14.1%;全年被犬咬伤人数达12362人,同比上升14.8%;中心城区犬只伤人、扰民、交通事故类警情更是分别同比上升18%、35%、24%。彼时,安康市仅汉滨区、宁陕县以政府通告形式对养犬作出限制性规定,同时,部门职责交叉、执法尺度不一,导致“遛狗不牵绳、粪便不清理、深夜犬吠”等问题频发,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病”。为回应民生诉求,2023年,安康市人大常委会将养犬管理纳入立法计划,以“小切口”立法推动养犬管理走向规范化、法治化。KC4安康新闻网

广纳民意民智 精雕法规条文KC4安康新闻网

从立法启动到条例获批,安康市历时两年,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实现“民声直通法条”。为确保立法科学性与针对性,市人大常委会专门组建养犬立法协作工作专班,由市人大常委会分管副主任和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长担任专班双组长,成员涵盖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监司工委,市公安局、城管局、住建局等部门一线工作人员及立法专家,工作全程贯穿“开门立法、民主立法”原则。KC4安康新闻网

在立法调研与意见征集阶段,专班扎实开展系列工作:累计完成实地调研21次,开展问卷调查3轮,通过网络平台2次公开征求意见,召开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等各类会议21场,共收集到意见建议1300余条,最终采纳率达72%。一方面,专班主动赴养犬管理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将“分区管理”“智能犬牌”等成熟经验结合安康实际进行本土化转化,另一方面,通过网络公开征求意见时,仅10天就收到群众留言165条,其中“限养数量”“禁养品种”“电梯内犬只佩戴嘴套”等群众高度关注的热点建议,均被纳入《条例》。为最大程度凝聚社会共识,专班还组织召开立法听证会,特别邀请社区干部、兽医、物业工作人员、养犬人代表、怕犬群众代表等多名听证参与人,围绕5项核心管理制度展开充分辩论,让不同群体的诉求得到充分表达。此后,《条例》草案历经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委、主任会议、常委会多次审议,累计修改98处,最终形成的文本既严格符合上位法规定,又精准契合安康养犬管理实际需求。KC4安康新闻网

“《条例》的制定过程,本质上是倾听民声、汇聚民智的过程。”安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来显耀表示,通过多元渠道广泛吸纳社会各界意见,核心就是要让法规条款既具备约束管理的“力度”,又饱含民生关怀的“温度”,在有效解决养犬管理难题的同时,充分兼顾群众合理需求,真正实现良法善治的目标。KC4安康新闻网

严管与便民相融 彰显立法亮点KC4安康新闻网

《条例》的出台,不仅填补了安康市养犬管理的制度空白,更以“严管”与“便民”为核心,呈现四大亮点,为城市文明养犬提供清晰指引。KC4安康新闻网

闭环管理破解“九龙治水”,部门职责清晰化。《条例》明确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为养犬管理的责任主体,各部门依职责分工协作,公安机关负责养犬登记、年检及违法养犬行为查处,农业农村部门承担犬只免疫、检疫和疫病监测,市容环境卫生部门查处市容和环境卫生违法行为,卫生健康部门负责人用狂犬病疫苗供应、犬伤救治,市场监管部门负责犬只交易活动的监督管理。以“各司其职、协同配合”的责任体系,有效克服了以往“九龙治水”的管理困境,实现了从免疫、登记到执法、处置的全流程无缝监管。KC4安康新闻网

刚性约束治“民生痛点”,为养犬行为划红线。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遛犬不牵绳、粪便不清理、犬吠扰民”等问题,《条例》从多维度划定养犬行为红线。在养犬数量与品种上,明确个人“每户限养一只”,禁止饲养烈性犬、大型犬;在外出管理上,要求携犬出户时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用不超过150厘米的犬绳牵领,佩戴识别标识,主动避让特殊人群,即时清除粪便,乘坐电梯时需避开高峰时段并采取嘴套、犬笼等防护措施;在禁入区域上,明确国家机关、学校、医疗机构、博物馆等场所禁止携犬进入,其他公共场所管理者可自主设定禁入规则并设置标识。同时,对遗弃、虐待犬只等行为加大约束,不仅设定罚款,还明确吊销养犬登记证且五年内不得重新申请,从制度层面倒逼养犬人自律。KC4安康新闻网

智能赋能减“办事成本”,管理服务更便捷。为减少养犬人办事成本,《条例》提出构建数字化管理体系,要求公安机关建立统一的养犬管理信息系统,并对接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犬只免疫、登记、年检、信息变更、注销等业务“线上办理”,打破部门信息壁垒,方便公众查询与业务办理。此外,倡导超市、商场等公共场所为犬只提供临时寄存服务,为养犬人出行提供便利,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兼顾民生需求,实现“管得住、服务好”的双重目标。KC4安康新闻网

基层自治凝聚“社会合力”,共治模式显活力。《条例》专设“养犬自治管理”章节,将基层组织与社会力量纳入养犬管理体系,构建“政府管理+基层自治+社会协同”的多元共治格局。同时,《条例》鼓励动物保护组织、犬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参与养犬管理,协助开展宣传教育、犬只收容领养等工作,让养犬管理从“政府单打独斗”转变为“全民共同参与”。KC4安康新闻网

“我们相信,随着《条例》的深入实施,‘依法养犬、文明养犬’将成为安康市民的新风尚。”安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吴咏梅表示。 KC4安康新闻网

责编:徐思敏|一审:许安|二审:田丕
终审: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