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陆青波 见习记者 陈涵蕾)9月30日,汉水长歌——陕西汉江流域文化展开展仪式在安康博物馆举行。省文物局二级巡视员王金青出席并宣布展览开展,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戈出席并致辞。
此次展览围绕陕西汉江流域文化的“寻源、产生、发展、融合、传承”,通过“肇源”“鼎兴”“蕴秀”“流韵”四个单元,结合出土文物、历史遗址展示、历史事件与重要人物介绍,系统梳理了汉江流域从史前至近代的历史发展脉络,勾勒出汉水流域的文化面貌。共展出安康、汉中、商洛三地市文博机构文物 150 余件,超半数为三级以上文物,其中汉中龙岗寺石器遗址、城洋青铜器、商洛东龙山遗址、安康近年出土文物等一批珍品为首次面向公众展出,展品时代跨度大、种类丰富。同时,展览充分运用现代展陈理念,融入数字技术打造沉浸式观展体验,让静态文物 “活” 起来,让厚重的历史 “动”起来,为公众理解地域文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此次展览活动由陕西省文物局、安康市政府共同主办,安康市文化和旅游广电局、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联合承办,安康博物馆负责具体实施。旨在通过文物串联历史,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进一步挖掘汉水文化内涵,讲好陕西汉江流域文明故事,展示陕南三市的良好形象,坚定文化自信,为陕西汉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文博力量。
此次展览落地安康,将助力地方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发展,为国庆假期增添浓厚的文化氛围。展览计划持续至12月底。开幕当天还举办了茶艺展示、古琴演奏等文化活动,增强观众对汉水文化的沉浸式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