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孟少猛 刘亚锋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数字人大’提交了协助解决邻里土地纠纷的意见,没想到第二天就有代表联合‘两官两警’上门协调,不仅实地勘察给出解决方案,还帮助拟定了调解协议,多年的矛盾终于在此刻得到化解。”11月13日,石泉县中池镇军民村村民刘汉兴看到问题得到彻底解决,难掩激动。
自2024年6月起,石泉县人大常委会探索开展“两官两警”进家站工作,推动法官、检察官、公安民警、司法干警四支专业力量下沉,与人大代表群众工作优势深度融合,将政法服务窗口“搬”到群众家门口,构建起基层治理的法治“同心圆”。
建强“一站式”平台 法治力量直抵基层末梢
“张所长,他家桂花树挡了我家菜地光线,这树到底该不该砍?”10月25日,池河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里,村民谭文飞的求助声带着火气。半年来,他与邻居因桂花树苗圃遮光问题争执不休,村干部调解多次无果。
驻站司法干警张彦军合上《民法典》,起身招呼:“走,咱们到地头说理去!”在斑驳树影下,他耐心细致讲解“相邻关系”法条,村支书谭安则拉着双方话家常,镇人大代表陆红芹帮着算“长远账”。两小时后,双方握手言和:共同修剪树木,费用均担。这场僵局,在“两官两警”与代表的联动下圆满化解。
石泉县人大常委会直击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痛点,打破部门壁垒,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打造“人大代表+两官两警”融合履职平台,在全县范围内规范运行1个代表之家、11个中心联络站、46个片区联络站,将各级人大代表全部编入对应联络站,实现履职全覆盖。同时,按照“选派到镇、覆盖到站”原则,政法机关精心挑选150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善做群众工作的“两官两警”进站,与代表融合联动。在这个“一站式”平台上,法官擅长法律解读,检察官聚焦公益保护,公安民警熟悉治安管理,司法干警精通调解技巧,人大代表则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形成“1+4>5”的治理合力。
拓展“常态化”路径 民主实践融入百姓生活
近日,云雾山镇一起僵持五年的因高速公路临时用地引发的村民土地纠纷,在人大代表联络站得到圆满化解。驻站法官、检察官与人大代表联合介入,通过实地勘察和站内组织调解,耐心释法说理,最终促成双方签署协议。“以前觉得法律是天书,现在法官到院坝里用土话讲法理,心里亮堂多了!”村民老张的感慨,道出了“两官两警”进家站带来的深层变化。
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法治服务,并不是偶尔的“法律赶集”,而是主动融入“321”基层治理格局、与代表小组“五个一”工作紧密结合的常态化实践。该县创新“五维联动”模式:“站内接待+站外走访”打通服务末梢,“线下活动+线上联系”构建无休服务网,“普法宣传+释法答疑”破解认知壁垒,“矛盾调解+信访疏导”筑牢平安防线,“监督支持+建言献策”凝聚治理合力。
每月固定接待日、流动法治课堂、田间地头调解会轮番上演。线上线下同步发力,“数字人大”、微信群成为“不打烊的联络站”,人民群众“点单”咨询,人大代表精准“配送”,“两官两警”及时响应,实现“找得到人、办得成事”。普法小品、反诈民歌、“老陆说事儿”等百姓话语场,把法律知识融入本土文化,既有烟火气,又有感染力。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矛盾纠纷、信访诉求,推行“群众说事+代表议事+两官两警说法”模式,推动矛盾就地化解、诉求即时响应。“两官两警”主动接受代表和群众监督,代表联络站积极将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转化为高质量的代表建议,推动解决了一批难点、堵点问题。
常态化实践催生实效:“两官两警”进家站工作开展以来,全县累计收集民意1285条,推动解决民生实事193件,调解矛盾纠纷291件,提供法律咨询1800余人次,形成闭会期间代表建议4件。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丈量着“两官两警”进家站的实践深度,也标注出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的新高度。
健全“闭环式”机制 治理效能持续释放
有效的治理离不开完善的机制保障。石泉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建立快速响应、限时办理、督导评价等“闭环式”机制,确保“两官两警”进家站工作落地见效。
快速响应机制让民意“不拖延”。联络站汇总群众“需求清单”,将“两官两警”掌握的群众需求与联络站发现的矛盾线索第一时间“相互推送”。限时办理机制让诉求“有着落”。对收集的群众诉求,联络站分类整理后建立“即办+领办+交办”机制:能当场办理的立即办理,不能当场办理的由“两官两警”领回单位处理,不属于政法机关职责范围的按程序交办。领办和交办事项一般7个工作日内办结反馈,疑难问题不超过3个月。县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定期跟踪督办,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督导评价机制让工作“提质效”。县镇两级人大通过视察、述职评议、满意度测评等方式,对“两官两警”工作实绩进行跟踪问效,结果纳入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这种“以评促改、以督提效”的方式,倒逼工作责任落实,推动工作质效持续提升。
一套机制激活“一盘棋”。在“党委领导、人大主推、政法协同、代表参与、群众受益”的治理格局下,“两官两警”进家站工作逐步迈向了规范化、常态化轨道,法治精神和民主实践在深度融合中,转化为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两官两警’进家站工作,既是法治石泉建设的创新探索,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的生动诠释。”石泉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方贤超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完善工作机制、拓展服务内涵,为推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贡献更多人大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