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宋要强)近日,笔者在化龙山保护区周边的南江河水库中拍摄到一种水鸟,经相关专家鉴定,确认该水鸟为中华秋沙鸭,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系化龙山保护区鸟类新纪录。

新发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
中华秋沙鸭别名鳞胁秋沙鸭,是雁形目鸭科秋沙鸭属鸟类。有明显羽冠,喙狭长、尖端带钩,呈红色。雌雄异色,雄鸟头、颈羽毛黑色,羽冠较长,腹部和前胸白色,两胁有黑色鳞状斑;雌鸟头、颈棕褐色,羽冠较短,上体灰褐色,颏、喉、前胸和腹部白色,两胁有鳞状斑。因身上两侧有鱼鳞斑,头上长着冠羽又被称鳞胁秋沙鸭。在中国境内繁殖于东北部,迁徙经过东部和中部,越冬于中部和南部。冬季常集小群栖息于山间河流、水库湖泊中,主要以鱼类为食。
中华秋沙鸭是中国特有种类,属古老孑遗动物,被称为活化石。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EN(濒危)等级。
地处陕西最南端的陕西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茂密的森林、众多的河流、丰富的植物资源,是野生动物的乐园。中华秋沙鸭的发现为化龙山保护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再添新成员,让分布于化龙山保护区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达到12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