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彭进军 朱丽萍
汉阴县近年来织密织细“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线,形成县镇人大发挥职能作用,促进代表联系选民、代表反映民意、代表建议落实、代表作用发挥的工作机制,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参与者、服务者、贡献者,充分调动和发挥了人大代表在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
该县193名县人大代表中的162名、598名镇人大代表中的486名基层人大代表均编入“三线”网络,担任总、一级、二级、三级网格长。这一举措,改变了过去代表联系选区数百到数千群众的空泛要求,联系对象相对明确精准,代表联系选民服务选民的要求比较切合实际。
按照“镇人大主席团抓代表小组、代表小组抓人大代表、代表联系选民”的方式,在各村(社区)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站,将每周三定为“选民接待日”,每季度召开选民座谈会,掌握民情、收集民意、分类交办,年终由选民对代表履职情况进行评议。“一平台”四项任务村规民约完善、民主协商参与、社会组织活动、信息网络建设的参与,又为代表搭建了闭会期间履职活动新的履职平台,代表在推进基层德治自治法治中有事可做,有效提升了代表联系群众的质量和人大代表影响力。
“要下力气改善南北两山教育教学基础设施条件,科学调配学校之间的专业课教师。”汉阴县镇两级人大代表吴大林在该县人大会议上踊跃发言。
随着代表联系群众工作扎实推进,参加“一平台”基层活动的不断增多,代表们掌握储备的社情民意日益丰富,踊跃发言的代表多了,反映民意的代表多了,给政府的建言献策明显增多了。收到的代表建议数也从过去多年的100到150件左右,增加到2023年的213件。市人大代表建议也从过去的每年10件左右,上升到2023年的26件;市人大代表优秀建议也从过去的每年1件2件,上升到2023年的3件。通过县镇人大的监督、县镇政府的落实办理,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现实问题,促进了基层发展和稳定。
同时,推行“321”基层治理模式后,每个代表联络站通过选民接待日活动组织代表接待选民,安排代表联系选民,组织代表参与重点项目、征地拆迁等经济发展大事,处理了大量的矛盾纠纷,化解了大量的矛盾隐患。
不仅如此,汉阴县人大近年来积极引导各级人大代表发挥密切联系选民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要求村(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动员组织各级代表深入农户、走到田间地头、当好乡村振兴宣传员、产业发展指导员。
“我代表联络站站长,就是要把村里各级人大代表组织起来,把村上的事当成自己家的事干,为群众做点实实在在的事。”市县两级代表、蒲溪镇盘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颜显琴说。
颜显琴发挥代表作用发动群众种植红桃,大幅提高了经济效益。盘龙村的红桃从刚开始的100多亩,慢慢发展到现在的1100亩。去年,盘龙村的桃子卖了80多万元。近年来吸引10万人次游客进村,旅游收入超100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与此同时,城关镇三元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代表出谋划策,成立了种植合作社,种植大樱桃120亩、无花果20亩,通过务工、分红等途径增加群众收入;五一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代表参与生态旅游发展项目落实各环节,促成了花遇湾网红打卡地;创新全县代表工作,成立新材料、蚕桑产业链人大代表联络站,组建教育、财政、旅游等六个专业代表小组,吸纳各行各业专家23名开展人大智库建设为智力支撑,解决广大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让代表在群众身边露身影现作为出成绩,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