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黄慧慧 见习记者 庄雅茹)11月5日,汉阴县举行“阳光食安·智慧监管”明厨亮灶成果报告会。该县以“明厨亮灶”工程为核心抓手,在食品安全智慧监管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成功勾勒出“企业自律、政府监管、公众参与”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格局。
报告会前,记者先后走进魏氏面馆、逍香源胡辣汤、福满园酒楼等餐饮单位。大家现场观摩了“明厨亮灶”监控显示屏与监管平台的实时对接情况,直观了解食材储存、烹饪操作、清洗消毒等关键环节的规范化流程。各餐饮单位主厨现场展示招牌菜制作,详细讲解选材标准与烹饪技艺,让记者对“阳光厨房”有了更真切的感受。
据悉,汉阴县以“明厨亮灶”为基础保障、“社会共治”为核心目标、“智慧赋能”为实现路径,成功推动食品安全治理实现转变。监管模式从“人治”向“智治”转变。 通过打造县级智慧监管指挥中心,整合接入千余家餐饮单位后厨视频信号,并引入AI智能识别技术,实现对未佩戴工帽、违规吸烟、有害生物入侵等7大类20余项风险行为的自动识别与秒级预警,建立了“线上预警—生成工单—现场核查—结果反馈”的闭环处置机制,显著提升了监管效率与精准度;主体责任从“要我改”向“我要改”转变。通过设立专项奖补资金、实施分档补贴政策、提供“一户一策”多样化改造方案等“真金白银”的激励和精准指导,有效激发了餐饮单位参与改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治理格局从“单向监管”向“多元共治”升级。创新推出“食安码”,消费者扫码即可实时查看后厨直播、商家资质等信息,实现“码上监督”。同时,建立餐饮单位“红黑榜”动态信用监管体系,畅通消费者反馈渠道,形成了“商家晒后厨、群众评服务、监管促整改”的良性互动。
消费者代表沈强讲述了通过手机小程序随时查看学校食堂后厨的安心体验,同时建议增加“投诉一键直达”功能,进一步完善社会监督体系。会上还播放了汉阴美食专题片,生动展现了“食安”与“美食”相得益彰的城市魅力。
汉阴县“明厨亮灶”工程的成功实践,是深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的生动体现。通过机制创新、科技赋能与社会共治,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为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益探索。如今,“明厨亮灶”已从一项项文件指标,转化为一道道可见、可感、可评的亮丽风景。它照亮了后厨的每一个角落,更照亮了经营者诚信自律的前行之路,温暖了百姓放心的消费之心。
据悉,汉阴县还将推动“明厨亮灶”从“看得见”向“信得过”的高阶形态迈进,计划深化AI预警算法,将应用场景拓展至“透明药房”“阳光车间”等领域,总结推广可复制的“汉阴模式”,持续筑牢食品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