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旸
以孝义善举培育工程为引领,厚植为民服务赤子情怀;以文化基因传承创新为驱动,深耕审批效能沃土良田。恒口示范区市民中心立足“孝亲敬老、守义尽责”传统美德,将孝义文化深度融入政务服务全流程,着力打造既有效率又有温度的政务服务新生态,让群众在办事过程中感受孝义文化,收获暖心体验。
窗口工作人员为群众提供帮办代办服务
以孝为基,让文化氛围“活”起来。在恒口示范区政务大厅精心打造“孝义文化宣传角”,定期更新“陕西好人榜”“安康好人榜”等省级、市级楷模事迹,并增设本地孝义典型专栏,通过身边故事让孝义文化从抽象概念变为具体实践。在大厅电子屏构建“孝义文化视听矩阵”,每日滚动播放《中华孝义故事》等专题片,月播放时长超120小时。让办事群众与工作人员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孝义文化魅力,营造“人人知孝、处处见孝”的浓厚氛围。
月河村开展孝义宣讲会
德润人心,让服务标杆“树”起来。通过制度规范、教育引导、考评激励“三位一体”推进机制,让孝义文化深度融入服务实践。创新开展“三个一”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每月一次孝义经典学习、每季度一次“孝义之星”评选、每年一次优良家风故事会,让“以孝待人、以义处事”成为服务准则,并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开展“孝义党课”“道德讲堂”专题学习3次,推动孝义文化入脑入心。建立“服务态度+业务效能+孝义践行”三维考评体系,将孝义文化践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让“孝于人民、义于服务”的宗旨真正转化为工作人员的行动自觉,持续提升政务服务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温度。
梅子铺九年制学校成立家长学校
融义于行,让服务流程“优”起来。以孝义文化为内核赋能政务服务升级,积极推行告知承诺制、容缺受理、并联审批等机制,持续优化审批流程,平均审批时限压缩60%,部分高频事项实现“即来即办”,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同时,依托“好差评”闭环机制,收集群众评价超500条,差评整改率达100%,将群众满意度与绩效考核挂钩,促使工作人员始终以高度责任感和优质服务对待每一位办事群众,做到“言而有信”,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政务服务的诚信与温暖。
敬老助残爱心义诊活动现场
践义于责,让为民担当“显”出来。在恒口示范区政务大厅入口处配备急救药箱、雨伞、充电器、轮椅等10余种便民物品,年均服务群众超1000人次。咨询台实行“主动服务岗”制度,工作人员主动询问群众需求,日均引导服务超50人次。与此同时,针对老年群体、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政务大厅不仅配备了大字版办事指南、老花镜等适老化设施,更安排专人全程指导操作,让传统服务方式与业务创新实现有机融合。在此基础上,梳理出涵盖高龄补贴申报、门诊费用报销等18项“长辈办”高频事项清单,通过“上门代办+志愿服务”的模式,将政务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恒口示范区中心医院医护人员为患者过生日
孝义是无声的承诺,服务是有形的践行。从文化宣传到行为规范,从流程优化到急事快办,恒口示范区将孝义善举融入政务服务的血脉。日后,这份带着温度的服务将持续传递,在为民造福的路上步履不停,用每一次真诚付出与务实行动,全力打造群众心中“办事放心、服务暖心、文化润心”的政务服务新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