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郭丽
金秋十月,岚皋县细雨蒙蒙,却丝毫未减妇女们奔赴技能课堂的热情。在岚皋县发改局与岚皋县妇联联合主办的2025年“岚皋味道”特色小吃技能培训班上,50余名学员不仅精研浆巴馍、洋芋丝饼等传统手艺,更围绕“小而美、便携带”展开创新。一股用巧手改变生活、用美味推广家乡的创业激情,正在这片土地上涌动,点燃了妇女群体干事创业的信心与决心。
“以前蒸的杂粮馒头个头大,一个吃不完,放久了还容易变硬。”学员刘大姐手捧刚出笼的迷你杂粮馒头,满脸成就感。“现在做成拳头一半大小,黑米、荞麦、玉米三种口味拼成一盒,试卖时不少顾客一次就买好几盒!”

△ 学员们参加技能培训
课堂上,学员们反复练习浆巴馍的切块大小、杂粮馒头的发酵时间,不时交流改良思路。“以前总觉得家常手艺登不了台面,现在才知道,只要找对方向,老味道也能成‘新爆款’!”学员周大姐的感慨道出了众人的心声。改良的不只是小吃,更是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对创业发展的坚定信心。
“从在家给孩子做辣子鸡,到把‘厨房味道’做成小有名气的‘地方名片’,我靠的就是‘把家常味做精、把家乡故事讲透’!”“冬枚姐炒鸡”负责人卜冬梅带着自家产品走进课堂,将创业经历娓娓道来。起初因孩子爱吃,卜冬梅试着用短视频记录美食制作过程,在个人的坚持与互联网平台的传播助力下,一步步让岚皋辣子鸡被更多人知晓。她还现场分享食材选购、口味调试的细节,比如“选岚皋本地散养土鸡,辣子要用焙过的秦椒”,让学员们真切看到“小生意”里的“大讲究”。她的故事没有华丽辞藻,却让在场学员深受触动:“冬梅姐能做到,我们也能行!”
榜样的力量之外,直播技巧也为推广家乡味“添翼”。“家人们看过来!这盘五颜六色的,是咱们岚皋的迷你杂粮馒头,黑米的甜、荞麦的香,都是小时候的味道!”惠家超市负责人陈巧手托小吃托盘,面对手机镜头热情讲解。灶台上火光跃动,刚烙好的浆巴馍热气腾腾,屏幕上“看着就想吃”“想买礼盒送朋友”等互动留言不断滚动。

△ 浆巴馍
陈巧现场演示如何用镜头讲好岚皋故事,介绍浆巴馍时,展示自家磨制的玉米粉,提及“岚皋山地玉米的甘甜”;推荐洋芋丝夹馍时,强调“本地洋芋的糯香”,还演示“夹馅不漏油”的诀窍。学员们纷纷拿起手机模仿,从镜头角度到话术表达,一点点打磨属于自己的“岚皋味道直播脚本”,她们推广的不只是小吃,更是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
“不仅要教会大家做多样小吃、卖多样小吃,更要帮大家把生意做稳做久。”岚皋县妇联负责人介绍,针对改良后的小吃,已搭建起“培训+扶持+销售”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以扎实举措支持妇女创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