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若晗
如今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对旬阳市的群众来说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近年来,旬阳市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均衡布局优质医疗资源,有效破解“本地患者大量外流、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让群众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全市卫生健康事业稳步发展,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不断提升。
优化布局,错位发展,筑牢三级网络
“现在,我知道有省医院的专家到我们旬阳来,不用再折腾跑去西安了。”49岁的冷女士患足底纤维瘤已有10多年,之前只能颠簸辗转到西安三甲医院住院手术。今年病情复发,刚好赶上省医院专家下沉到旬阳市人民医院,冷女士在门跟前就成功切除了纤维瘤。
2023年,“旬阳市医疗健康共同体总院”在旬阳市人民医院挂牌成立,旬阳市中医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疾控中心以及21家镇卫生院、4家民营医院加入医共体,全市医疗卫生机构真正变成“一家人”。
在紧密型医疗健康共同体建设的推动下,旬阳市人民医院的“千县工程”综合能力提升项目已经顺利通过验收,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已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三级医院创建全面启动。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旬阳市人民医院门诊楼项目和市妇幼保健院地下停车场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旬阳市中医院和市疾控大楼即将搬迁入住,15个镇(中心)卫生院已通过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验收,累计建成公有产权标准化卫生室188个,旬阳市三级医疗健康服务网络持续强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双向转诊,活化机制,实现分级诊疗
4月16日,仙河镇大龙沟村的徐女士,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突发右腹部疼痛,伴随心慌胸闷等症状,情况十分危急,立即在仙河镇卫生院诊疗,3小时后症状仍未缓解,转入蜀河中心卫生院就诊。
初步检查后,鉴于患者病情危重,蜀河中心卫生院随即将检查单上传到胸痛中心工作群,旬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医生远程会诊指导,初步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建议转急诊。患者快速被转诊至旬阳市人民医院进行抢救。由于医共体的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机制的高效运作,徐女士的病情得到了及时的控制和治疗。
为了给患者提供精准医疗服务,旬阳市始终把群众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形成“县强、镇活、村稳、上下联、信息通”的新时代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新发展格局,强力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通过远程心电、远程影像、远程会诊,实现按乡镇收费标准提供县级医院的检查和治疗服务,同时基层上转病人还可以享受诊疗绿色通道,不仅减少患者的检查花费,而且使患者的疾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诊治。
资源下沉,强化基层,提升服务能力
仁河口镇卫生院距离旬阳市区70余公里,同许多山区乡镇一样,这里的医疗条件一度薄弱,群众看病常常舍近求远,到旬阳、镇安、安康等医院求医。如今,仁河口镇卫生院已焕然一新。新落成的住院楼矗立山乡,病房宽敞明亮,医疗设备全面更新,医疗人才不断充实。由昔日设备陈旧、无人问津的偏远卫生院,现已升级为接诊量逐年攀升的医疗机构。
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吸引患者留在基层就医,是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真招实招。旬阳市通过紧密型医共体建设,采取驻点帮扶、坐诊带教、巡回医疗、分级诊疗、技术援助、业务培训等六大方式,多措并举推进医疗资源下沉,使基层群众享受市级专家服务,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镇”的目标。
自旬阳市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以来,通过优化布局、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诊、上下联动的诊疗制度,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目前,该市累计完成远程影像诊断31830人次、远程心电诊断33840人次,镇村基层诊疗占比达到67%。全市的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基本实现医院有发展、医生有干劲、群众得实惠的改革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