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县区 > 镇坪
镇坪县城关镇多举措激活发展动能 让“生态颜值”蝶变“富民产值”
2025-11-05 08:59:02  来源:本站原创

通讯员 张静XPk安康新闻网

深秋时节,秦巴山区层林尽染。驾车穿行于镇坪县城关镇的平镇路、岚镇路,一幅生动的乡村画卷徐徐铺展:白墙灰瓦的民居错落有致,庭院内外花草点缀;“小菜园”“小果园”果实累累,生机盎然;绿树掩映间的农家民宿中,不时传出游客的欢声笑语……这番景美、业兴、人和的景象,正是城关镇经历全域“美丽蝶变”后的真实写照。XPk安康新闻网

多年来,城关镇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产业升级为核心、乡风文明为根基,持续擦亮生态底色、提升乡村面貌、激活发展动能。XPk安康新闻网

10月28日上午,联盟村岚镇路沿线,一场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村党支部书记岳忠术带领党员志愿服务队和村民,一同清理杂草、修剪绿化、整理庭院。“现在大家都自觉维护环境,家家户户门前干净,院里种花,住着也舒心。”正在忙碌的村民李艳宇说。XPk安康新闻网

这样的整治场景在城关镇已成为常态。变化始于“面子”的革新。当地以“绣花功夫”推进乡村精细治理,聚焦集镇入口、主干道、示范片区等关键区域,组织镇村干部、党员和志愿者开展定期排查与集中清理。今年以来,全镇累计拆除违建58处,清理“四乱”现象1521处,修整残垣断壁28处。XPk安康新闻网

与此同时,城关镇逐步建立起“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监督有力”的长效管护机制,以“五改三建”为抓手,对问题点位实行电子台账与闭环管理。全面推行农户“门前四包”责任制,通过“一户四照”对比和定期评比,激发村民参与意识。每周二的“全民清洁日”则汇聚帮扶单位、村“四支力量”和村民合力,共同攻坚卫生难点。XPk安康新闻网

如今,漫步于城关镇的村组巷道,以往柴草乱放、杂物堆积的景象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整齐的院落、干净的道路和清澈的沟渠。“村里从没像现在这么干净整洁,住着安心,看着也高兴!”联盟村村民母定安一边浇花,一边感慨。干净、整洁、有序,已成为这里的生活日常。XPk安康新闻网

环境改善的最终落脚点是惠及于民。城关镇敏锐把握旅居康养产业机遇,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乡村美景孕育出蓬勃“钱景”。XPk安康新闻网

10月30日,新华村陈园民宿内,老板陈德运正忙着接待一批重庆游客。“今年已接待了好几批外地客人,眼下秦巴秋色正浓,客房提前半个月就订满了。”XPk安康新闻网

这座由老宅改造而成的精品民宿,既保留了陕南传统风貌,又融入了现代舒适体验,成为当地旅居产业的一张名片。XPk安康新闻网

陈园民宿的成功并非偶然。城关镇围绕“民宿集群+田园体验”“示范民居+采摘基地”等模式,系统推进产业提升,探索“集体经济组团、群众联营抱团、单体整合融团”的多元发展路径,通过“一片一规划”“一区一整治”“一户一方案”,打造出一批兼具秦巴风情与旅居康养的特色样板。XPk安康新闻网

截至目前,平镇路等沿线已形成2个组团建设区、3个抱团发展区、4个融团发展项目,带动60户680余人参与发展。曾在外务工的竹节溪村村民王小凤,看准家乡发展机遇,返乡开办了小凤民宿。“以前哪能想到,山里的老房子成了游客争相预订的‘香饽饽’,旺季得提前一周才能订上!”她笑着说。XPk安康新闻网

像“陈园”“小凤”这样借环境改善实现转型的例子,在城关镇不断涌现。全镇已培育民宿经营主体18家,完成提档升级6家,同步发展农家乐、采摘园、农事体验园等配套业态13处。一条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产业链逐步成形,“绿水青山”真正成为群众增收的“金山银山”。XPk安康新闻网

然而,乡村的真正魅力不仅在于外在的“颜值”和“钱景”,更在于内在的“气质”。为此,城关镇开启了一场润物无声的文化浸润与精神重塑之旅。XPk安康新闻网

该镇深入挖掘和保护本地优秀传统文化,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新华村的腊肉非遗馆生动展示了镇坪腊肉的工艺与历史;在新水一方民宿中设置的农耕文化体验区,陈列着风车、犁铧等传统农具,向游客传递着农耕记忆与乡愁情感……这些空间已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传承乡村文脉的生动课堂。XPk安康新闻网

文明新风的培育更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各村(社区)普遍建立红白理事会,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推动移风易俗。“好婆婆”“好媳妇”“文明家庭”“最美庭院”等评选活动持续开展,近年来涌现出陕西好人4名、安康好人6名。 XPk安康新闻网

责编:徐思敏|一审:许安|二审:田丕
终审: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