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县区 > 镇坪
村美业兴百姓富——华坪镇尖山坪村乡村振兴纪实
2025-11-17 10:00:28  来源:本站原创

通讯员 高小军 王聪TgG安康新闻网

秦岭深处,药香弥漫。近年来,镇坪县华坪镇尖山坪村以“党建为魂、产业为基、民生为本”为总遵循,锚定乡村振兴宏伟蓝图,从昔日“软弱涣散、产业薄弱”的后进村,跃升为“一类示范、富裕文明”的标杆村,先后荣获人才、文化、生态振兴红旗标兵村等多项殊荣,入选陕西省首批“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示范点,在秦巴大地绘就出“党建红、产业兴、集体强、乡村美、民心齐”的壮丽图景。TgG安康新闻网

筑强红色堡垒 激活振兴引擎TgG安康新闻网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五年来,尖山坪村始终将党建作为发展的“第一要务”,让党支部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心骨”与“红色引擎”。TgG安康新闻网

组织建设持续提能,党员队伍焕发新生。村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制度,年均组织思想学习12次、专题研讨4次,党员参与率从60%跃升至85%,流动党员通过线上平台实现“离乡不离党”。通过优化队伍结构,累计发展党员3名、入党积极分子5名,储备村级后备力量5名。昔日后进支部成功转变为“一类示范支部”,用实干赢得民心。“现在村干部主动上门询问需求,解决烦心事,这党支部是真靠谱!”村民谭先贵提起变化满脸欣慰。TgG安康新闻网

党员管理锐意创新,先锋作用充分彰显。首创“五式三卡”精细化管理模式,打破“一刀切”壁垒:在职党员领衔产业、无职党员担当公益岗、流动党员搭建资源桥、年老党员献策、后进党员受帮教。党员张玉仁带头发展林下黄连4000亩,龙海牵头发展生猪养殖规模达5000头。“承诺卡、积分卡、评议卡”的闭环管理,让党员肩上有责任、行动有方向、成效有考评,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全面迸发。“看着党员们干得热火朝天,我们也跟着学技术、搞种植,日子越来越有奔头。”村民胡文香说。TgG安康新闻网

作风建设从严从实,廉洁底色愈发鲜明。村“两委”班子带头恪守廉洁自律规定,年均开展党风廉政警示教育3次,村党支部书记以“指挥员+战斗员”的双重身份扎根一线,带头破解村组热难点问题,“要求班子做到的自己先做到”成为不变的准则。清风正气中,党组织凝聚力持续增强。TgG安康新闻网

特色产业强基 多元发展提质TgG安康新闻网

立足镇坪“中药首位产业”定位,尖山坪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走出一条“中药主导、种养循环、加工延伸”的产业振兴路,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富民兴村的金山银山。TgG安康新闻网

主导产业规模化扩张,品牌效应持续凸显。构建起“山上黄连、山腰药材、山下特色种植”的立体产业带,林下黄连种植面积从1500亩扩展至6500亩,成功斩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黄连1号”“黄连2号”新品种荣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生猪养殖稳步发展,7个牵头养殖场常年存栏量稳定在5000余头。此外,还发展绞股蓝200亩、金银花150亩,以及魔芋、独活、白芍等道地药材共300亩,中药材种植总面积突破7000亩,成为村民致富的“主引擎”。TgG安康新闻网

循环经济提质增效,实现三赢格局。金竹园“猪沼药”循环产业园建成后,畜禽粪污变废为宝,沼液灌溉培育出100亩优质黄连与金丝皇菊,每年可节约化肥成本15万元。“用沼液种的黄连品质好、价格高、还抢手。”种植户感慨道。产品加工打破瓶颈,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借力中国药科大学科研优势,成功研发金丝皇菊凉茶饮品并投入市场,金银花饮品完成中试阶段,推动产业从“卖原料”向“卖产品”转型升级。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五年开展种植养殖、产品加工培训40余场次,累计培训5000余人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4人,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力。“以前只会种药材,现在学了加工技术,在家门口就能务工挣钱。”村民薛恩凤说。TgG安康新闻网

集体经济从弱到强,红利共享温暖民心。通过“订单拉动、村企合作、资源盘活”三措并举,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不足5万元跃升至50万元以上。连续4年承接中国药科大学100万元农副产品订单。2025年追加10万元订单并拿下学校“镇坪美食”窗口经营权,年贡献集体收益30万元以上;与华万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年获固定分红8万元;盘活集体闲置资源,与联通公司共建宽带合作社,五年实现集体收益8.65万元,收益率达247%。集体经济壮大后,红利惠及更多村民:2023年一次性分红10.3万元,2024年为村民缴纳医保每人补助50元,形成了“集体强、村民富”的良性循环。TgG安康新闻网

塑形更要铸魂 宜居宜业圆梦TgG安康新闻网

三联共建凝聚合力,外部输血转为内生动力。中国药科大学5任第一书记扎根驻村,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超100万元,升级党群活动广场、修建黑湾产业路、建立林下黄连种植基地,破解发展瓶颈;提供技术支撑,搭建销售渠道,年帮助销售中药材、农产品200余万元。村企联建深化“企业+农户”模式,解决“种得好、卖不掉”难题;党群联心开展“秀美药乡+”系列文化活动50余场,培育“陕西好人”1人、“安康最美家庭”2户,文明新风浸润人心。TgG安康新闻网

“三治融合”筑牢根基,平安乡村深入人心。以自治为基,修订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推行“拦客令”,遏制“无事酒”陋习,村民年均“人情”支出减少7000元;“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常态化开展,评选先进典型25人、“十星级文明户”42户,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以德治为先,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老年活动中心等阵地,组建100余人的志愿者队伍,开展各类志愿服务50余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以法治为本,划分8个网格,党员骨干担任网格员,矛盾化解工作前置;筑牢安全防线,五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成为现实。TgG安康新闻网

人居环境内外兼修,美丽乡村宜居宜业。五年投入5000余万元升级基础设施:新修硬化产业路、联户路12.6公里,4.8公里道路安防工程完工;杨家湾水厂建成投用,4500米雨污分离管道铺设到位,10个村民小组排污难题解决;56盏太阳能路灯点亮乡村夜空,480亩高标准农田筑牢丰收之基。村容村貌持续提升,1.2公里主干道绿化带生机盎然,垃圾分类收集点、中药广场公厕配套完善,市场化环卫机制让村庄“全天候干净整洁”。村级便民服务站“一站式”代办750余件民生事项,群众满意度达96%;2个标准化卫生室投入使用,党群文化广场成为休闲乐园,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攀升。TgG安康新闻网

“现在咱这里跟城里一样干净亮堂,卫生室、广场、篮球场、锻炼器材啥都有!”在广场上跳广场舞的村民郎世香笑着说。TgG安康新闻网

这五年,是村“两委”班子团结奋进、攻坚克难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国药科大学倾情帮扶的有力见证。如今的尖山坪村,村容整洁,游客纷至;乡亲们精神抖擞,山水交相辉映。干部群众正同心携手,全力描绘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图景。 TgG安康新闻网

责编:徐思敏|一审:许安|二审:田丕
终审: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