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欧绪珍 马云洁
“这个水的源头都有三四层过滤,池子里还有三层,明年肯定不会浑浊,放心了!”望着即将建成的崭新蓄水池,紫阳县蒿坪镇黄金村村民曾德宝满脸喜悦。此前,持续的强降雨天气,导致村里的饮水管道淤塞,27户村民为水犯愁。
在“百日攻坚”走访中,黄金村“两委”迅速研判申报,饮水提升工程很快落地。村党支部副书记邓卫在施工现场笃定地表示:“11月中旬肯定完工,让老百姓喝上安全水、放心水!”
这个由“百日攻坚”行动带来的暖心变化,同样发生在毛坝镇的染沟村。干部走访时发现,六、七组因水源分配不均导致百户人家“用水愁”,随即联动供水站实地勘察,敲定“分路供水”方案,铺设3200米新管道,一举解决了109户359人的心头之忧。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过渡期的关键之年,紫阳县以“百日攻坚”行动为载体,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一股深入基层、为民解忧的热潮。行动开展以来,全县干部秉持“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的信念,纷纷下沉一线。
在蒿坪镇,党委政府坚决扛牢责任,列清单、出举措、抓落实,排查出的64个问题,62个已成功销号。在毛坝镇,141名干部严格落实“包片联户、不漏一户”原则,足迹遍布全镇12个村(社区)。他们采用“面对面交流+线上回访”模式,现场解答政策咨询78个,收集问题198条,其中172条已高效办结。
“百日攻坚”不仅着眼于解决眼前难题,更致力于为百姓长远发展赋能。
10月21日,在蒿坪镇的千亩茶园上空,多架无人机在学员的操控下腾空、悬停、盘旋……一场农机手技能提升培训正在这里火热进行。来自蒿坪镇森林村的返乡青年陈学波在发展养殖之余,也赶来学习这门新技术。“这门技术对增收帮助很大!”他盘算说,“飞防作业一天毛收入能有3000元左右,除去成本,净利润差不多2000块钱。”
据负责培训的安康创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副校长王先文介绍,课程聚焦高效飞防、农机维护等实用技术,采用“实操实训+作业演练”方式,目标是“培养懂技术、会操作的新农人,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这种“授人以渔”的精准技能培训,正为紫阳县的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紫阳县的“百日攻坚”行动,正以一件件落地有声的民生实事、一次次主动向前的为民服务,诠释“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厚内涵,用干部的“辛苦指数”不断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为紫阳县高质量发展写下了最温暖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