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文旅 > 金州美食
安康蒸面香
2025-09-26 10:50:00  来源:本站原创

□ 祝师基h6B安康新闻网

单位新来了一位女孩,年纪很小,初次见面就热情地跟我打招呼。听口音是安康人,我们自然而然聊起了安康美食。她说:“蒸面是安康人永远的情结。”我笑着补充:“这也是外地人的牵挂。”h6B安康新闻网

我与安康蒸面的初次相遇,是在学生时代。1994年9月,我从汉中来到安康上学。一个周末的早晨,逛街时觉得有些饿,就想找点小吃填填肚子。恰好在育才路看到一个卖类似汉中面皮的摊点,我心里有些惊讶:这儿也有卖面皮的?没多想,便要了一份。吃完却暗自嘀咕:味道怎么不一样?和老家的面皮差别很大。h6B安康新闻网

h6B安康新闻网

安康蒸面h6B安康新闻网

h6B安康新闻网

回到宿舍,我跟安康同学提起这件事,他笑着告诉我:“那是安康蒸面,主料是面粉,加少许盐和水调成面浆,盛进铁或铝制的蒸面锣里,放在锅中蒸熟。调料和汉中面皮不同,味道自然不一样。”h6B安康新闻网

我一听就乐了,汉中与安康共饮一江水,两地却一个把大米磨成粉蒸成面皮,一个用面粉调浆蒸成蒸面,口味迥异,各有千秋!我不禁想,汉江这条母亲河慷慨地赐予了两地不同的珍宝,成就了两道名扬四方的美食,何等妙事!从那以后,吃蒸面就成了我的爱好。h6B安康新闻网

学校后面的香溪洞山高林密,不仅是游人喜欢的地方,也是静心读书的理想去处。以石为桌、以树为盖,四周皆是无边的风景。周末我常带一本书上山,坐在大树下静静翻阅,仿佛与另一个世界的人相伴对话。那是一幅特别的景致,一边读书,一边远望山下的安康城,入目皆是人间烟火的气息。h6B安康新闻网

在山上读两三个小时的书,下山吃一大碗蒸面,再回宿舍小憩,成为我学生时代周末最惬意的事。h6B安康新闻网

记得有一次,我收到80元稿费,几位同学起哄要我请客。大家一合计,决定把这点“巨款”全部用完。于是我们悄悄溜出宿舍,在学校附近找了一家小店,点了四个菜,痛快地喝起了五里稠酒。推杯换盏间,有人嘟囔说还没吃饱,便有同学立即提议:“每人再来一盘蒸面!”大家一致叫好。我赶忙跑到隔壁蒸面摊要了四盘端来,又点了四碗稠酒,就拿蒸面下酒。大伙兴奋地大口吃面、大口喝酒,都说那是天底下最美味的蒸面。h6B安康新闻网

毕业后离开安康,吃蒸面成了奢侈的事。好在运气不错,表弟来安康做汽车零配件生意,越做越大,后来直接在诚鹏机电城开了家大店。我隔三岔五就跑去看他。时间久了,表弟知道我好蒸面这一口,每次我去,早餐不必问,直接带我去蒸面店,大份管够。h6B安康新闻网

他带我去过不同的店家,黄家、翁家、马家、左家……各家因调料配方不同,风味也略有差异。这些配方是多年经营中根据食客反馈一点点调出来的,秘不外传。但在我看来,安康没有“最好”的蒸面店,每家都自有一批忠实顾客,能长久开下去的,一定受到了某部分人的热爱。h6B安康新闻网

据说,每个安康人都深藏着“蒸面情结”。一天不吃,仿佛胃里缺了什么;两三天不吃,整个人都没了精神。无论出差还是求学,一旦回到家乡,第一件事就是冲进蒸面店痛痛快快吃上一大碗。当蒸面的香味在唇齿间漫开,在外奔波之苦、种种烦恼与乡愁,顷刻间便烟消云散。h6B安康新闻网

我在安康求学三年,做了三年安康人,也留下了一生的蒸面情结。一段时间不吃,就总觉得少点什么。偶尔念头格外强烈时,我会直接开车从西乡跑到安康,只为吃一盘魂牵梦萦的蒸面。h6B安康新闻网

因其香,也因其独具风味,安康蒸面,无论是对安康人,还是外地人,都有一种“近悦远来”的深厚吸引力。h6B安康新闻网

 h6B安康新闻网

h6B安康新闻网

责编:王慧芳|一审:许安|二审:田丕
终审: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