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昌林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一条掩映于密林深处的乡村公路,一头连接着人们精神的高地,一头伸向了平凡而安详的烟火人间。公路两旁鲜花盛开。
车载导航显示,由安康城内出发,驾车沿南环干道向东,或于城东半道向南拐入九里湾村,再沿九里湾村道一路向南上坡30分钟。或沿南环干道一直向东驶入346国道,接着继续向东于十天高速黄洋河立交处右拐进入县岭公路,沿县岭公路往牛岭方向持续上坡半小时,即可到达汉滨区县河镇牛岭社区。
初秋的天气延续着夏日的炎热,只是天空的高远已经显而易见,云朵洁白轻盈,蓝天白云下,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清香以及大片庄稼成熟的气息。
在通往牛岭社区的村道周围,密密匝匝的松树漫山遍野,株株挺立,像极了守卫祖国河山的哨兵。县岭公路两旁,万寿菊、波斯菊竞相开放,争奇斗艳,艳丽的色彩直逼人眼,让人想到天上云霞,绚烂夺目。牛蹄岭上,饱满的花朵这里一簇,那里一堆,馥郁的花香令人沉醉不已。沿途所见的民居皆是栋栋二层小楼,或聚集分布于公路两侧,形成繁华集市气象;或独立分散于青山草木之间,给人静谧幽远之感。
矗立在兴贤塔旁的观景台极目远望,牛山巍峨壮观,独立高耸于群山之巅。俯瞰近处,连绵群山四合,安康城雄踞其中,汉江自西向东穿城而过,将城市一分为二,江北占领高处,江南静卧谷底。再看脚下,黄洋河由东南流向西北,于城东汇入汉江,让看似封闭的地理空间豁然开朗,城市有了一条向东拓展的大道,牛蹄岭及其山梁余脉延伸至开阔平坦处,成为扼守城市西进东出的关隘要塞。回首四顾,兴贤塔石条垒砌,巍然挺立,塔身七层,高六丈九尺,全用当地石条、石块与三合土粘砌而成。
行走在先烈们曾经战斗过的土地上,不仅让人不自觉地想起那段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思想也在经受着一次空前洗礼。
1949年7月24日,为了牵制胡宗南的军队于秦岭地区的作战意图,同时策应和支援第二野战军进军西南大包围大迂回作战战略的实现,牛蹄岭战役全面打响。站立在当年战斗最为惨烈的二号战壕前,仿佛还能感受到昔日隆隆的炮火声,以及战士们震天动地的喊杀声。陡峭的一面山坡上,战壕纵横交错,深浅不一,防御工事极其完备。这一面山即是当年48小时内拉锯19次争夺战的主阵地之一,整场战斗打得异常艰苦,空前惨烈,千余名解放军将士在这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很多人甚至都没有留下他们的姓名。
牛蹄岭战斗纪念碑高高耸立在当年主阵地之一的大牛蹄岭主峰。纪念碑总高19米,底座边长为5.5米,底座高度为5.7米,寓意中国人民解放军19军55师和57师在此进行过艰苦卓绝的战斗。在牛蹄岭纪念碑碑座的四面浮雕中,其中第三面浮雕雕刻了当年英勇牺牲的188位指战员的名字,而实际上牛蹄岭战役一共牺牲了1259名指战员,可记下名字的只有188位,1071位英烈无名,他们牺牲时平均年龄仅23岁。无名英雄们的魂魄早已与纪念碑融为一体,护佑中华,激励后辈。
传扬下来的红色精神也在牛岭社区遍地开花,硕果累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出生的成英地,在自己的事业如日中天之际,毅然决然地回村挑起社区书记和主任的重担,拓公路、建场馆,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如今二十余年过去,曾经贫瘠的土地已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有当地村民陈荣红,在红色精神的感召下,贷款二十余万创办家庭农场,发展无公害农业。目前他的家庭农场经营100多亩油茶,油菜、玉米、红薯、大豆各有50余亩,创办的春红养殖场年出栏生猪500余头,创造就业岗位一二百个,成为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标兵。村民胡开菊,二十多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在床的聋哑婆婆,无怨无悔,被汉滨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称号。类似这样的故事和人物,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还有许多许多,他们以自己的凡人力量,不断书写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传奇。而如今作为红色旅游目的地的牛岭社区,青山秀美、满目苍翠,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沐浴英雄光辉,感受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