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朝林
爷爷说,东方有条江,江边有座城,城靠一座山,江清城美山巍峨。
打那时起,我就向往东方的那江、那城、那山。
一个清明节,软软的细雨飘着。我以少先队员的身份参加香溪洞烈士陵园祭奠活动。
走进安康城,一切都是新鲜的,汉江大桥,南北飞跃。悠悠汉江,从西天幽谷中飘来,在这儿弯成一枚亮晶晶的上弦月,扣住了山城,把山城分成江南、江北和成东、西二关。山城纵横,街巷深深,商铺连接,人来人往,叫声不绝,我睁大好奇的眼睛,东瞧西看。七里沟、西关、水西门、东关,都是码头,泊着一艘艘帆船,在绿绿的江边摆动,从汉江下游上来几叶帆船,纤夫的号子在江面上飘荡。站在桥面,依稀可见清水中群群游鱼。辅导员老师说,这是汉江,长江的长子,流到下游就与母亲河长江汇合,携子一起走向大海。我们向往着大海。
默哀,宣誓,听老战士讲血战牛蹄岭的故事,细雨打湿队旗和胸前的红领巾。东边朦朦胧胧的山岭,就是牛蹄岭,这片革命英雄鲜血染成的热土,就在汉江的足下。
巍巍牛蹄岭,伫立云雾中。
秦巴明珠安康,群山环抱,汉水穿城。南依群山起伏的大巴山,北吻奔流不息的汉江,东挽悠悠黄洋河,俯靠魏巍牛蹄岭。
如今拜访牛蹄岭。貌似牛蹄而得名的牛蹄岭,由大、小两座山岭构成,两岭遥遥对峙,形成了一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安康南大门。
撇下公路走山路,体会当年战士冲锋的艰难。攀山道,扯荆棘,爬上小牛蹄岭。我拥抱一块巨石,这是英雄的灵魂。
攀上大牛蹄岭,立岭端,脚下万山小,山翠、天蓝、云祥。此时山山岭岭的映山红,开成一丛丛朝霞,浮在绿山上,“七里香”串成一朵朵白云,映照着牛蹄岭纪念碑上英雄的灵魂。一条条绕山公路,一条条盘山巨龙,掩映在丛林中,绕出富庶的安康。
大牛蹄岭的遗址,战壕纵横,曲曲折折;摧毁碉堡,依稀可见;置身此地,耳边响起隆隆的枪炮声。
这片英雄鲜血染红的土地,生活着勤劳的安康人,他们继承发扬红色精神,改变安康旧模样。
20世纪50年代,豪迈的安康儿女,在安康万人兴修八一水库的工地上,唱出了“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气吞山河《我来了》的壮丽诗篇,这首刻在水库的山崖上的诗,赓续红色血脉,闪耀着红色文化的光芒,唱响大江南北。
上世纪70年代,勇敢的安康儿女,动用85万铁道兵、学兵和民兵,排万难,流血汗,发扬勇于牺牲、奉献青春的“三线精神”肩挑手拿,日夜奋战“三线”上,开辟襄渝交通大动脉,让主席睡上了安稳觉。
1983年7月31日,在遭遇百年不遇的洪灾后的废墟上,敢做“拓荒牛”的安康儿女,又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拓荒牛”的赞歌。洪后的安康城,在安康儿女智慧的手中日新月异,废墟上双手捧出一个新安康城。
进入新时代,在这片英雄鲜血和汉江清流浇灌这片热土上,敢做“时代弄潮儿”的安康儿女,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共建时代的新安康:汉江二桥、三桥、四桥的贯通,让江南、江北成为一座江南风韵的水上城,夜色中的安康水城,霓虹灯闪烁,多彩的汉江把安康连成一串璀璨的夜明珠,映照着一派吉祥的星空;二黄广场、龙舟文化园、汉江公园、香溪文化园、牛蹄岭纪念馆,成为安康人民重温革命历史、享受幸福生活的好去处;西康高速、十天高速和安康新机场的相继建成,让这片英雄的山城、汉水绕过的山城、镶嵌在魏巍秦岭苍茫巴山涧汉水之滨的秦巴明珠城,连接外面精彩的世界。汉江安康段下游的水电站旬阳市水电站关闸蓄水后,江水漫延至安康一桥下,从一桥到四桥黄洋河口的奠安塔,形成了水波粼粼的汪洋的湖面,穿越山城的汉江成为一片静湖,卧在山城中央,呈在牛蹄岭山麓,成为一颗水上明珠,闪耀着时代的光芒。正在修筑的西康高铁,将成为包(头)海(口)高速铁路的一部分,加速了安康追赶超越、绿色崛起的新时代步伐。
安康儿女,秉承“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发展指向,敢做“时代浪尖儿”,用英雄断腕的气魄保护好这方青山和秀水,做好新时代美丽中国的“安康答卷”人,让“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成为安康儿女肩头上扛起沉甸甸的时代重任,让牛蹄岭之战牺牲的英雄宛如灿烂的星辰,以及建设安康牺牲的无数个先烈的英灵,看这颗明珠般的时代新城,永远浮在山青、水碧、天蓝、云白、土净之汉水之畔。
回望英雄的鲜血染过牛蹄岭、安康城,绿山簇拥,群楼林立,汉江之畔是条长长的绿绸缎,浮着一颗晶莹的明珠,闪烁着新时代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