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文旅 > 散文诗歌
那屋,那人,那冬天
2024-12-20  来源:本站原创

兰庭的兰sL6安康新闻网

两河口的住所是一溜四间的泥瓦房,我在那里度过了我的少年时光。门前压平几米宽、二十几米长的场坝为庭院,一排泡桐树高高大大,树下用竹子做了圆形栅栏,四时有花。庭院右侧小山岗唤作“财神庙” ,然而并无庙宇,也无财神供奉,只有一株高大粗壮的枫杨树终日挺立。可惜物资稀缺,竟也从未见它有过半尺红绫披挂。庭院无院墙,无门扉,除开靠着财神庙的那一侧,其余各方通达。庭院面向一片稻田,下几步台阶,过宽阔田埂,再下几步台阶,可到河边汲水、浣洗。河边泥沙地宜种花生、蔬菜,四季无闲。sL6安康新闻网

这是父亲一生中唯一的建筑设计作品,处处彰显出他在有限的财力下,对理想住宅的向往,对物尽其用的具象表达。从东边起依次是:父母亲的卧室兼客厅(母亲把雪白的纱布染成靛蓝色做了帘子,将屋一分为二)、诊室药房兼我的卧室、兄长卧室兼客房、厨房兼餐厅。这一溜四间房之间并无门可以互通,父亲的本意是,这样大家可以不被彼此打扰,却不料它们各自独立却又互相干扰。早起的母亲会用力敲门,高声大嗓急呼“有急症,快起床,快开门”!于是如同连锁反应,各间房门次第打开,人声四起,炊烟升腾,捣筒叮咚,一个又一个日子如是展开。sL6安康新闻网

这住所既是母亲的工作场所,也是那时我们一家栖身的家园。父亲青年时代离开故土而四处从事教职,至此终有一处可供稍作建设的地点,因而也倾注了不少心血。寒暑假带领我们割杂草,捡石头,砌石坎,终于在河边平整了几块不大的土地。四时菜蔬,种子均由父亲从老家专事蔬菜种植的人家购买,故而我家不论何种蔬菜,都要比当地人家的更为登样好吃,久而久之,我家菜地仿佛又成了蔬菜繁育基地,不论南瓜、苦瓜还是番茄、辣椒,总要留下足够的种子以馈乡邻。而得赠种子者,又不时以新结下的菜蔬回馈。你来我往,循环往复,乡村人情,就这样淡而不断。sL6安康新闻网

母亲在那里行医。旧时乡间,哪有检查疾病的手段!所有的底气,来自她刻苦的钻研,医典药书,汤头歌诀,望闻问切,与日日实践中的循证、积累;来自外祖父这个“门内师”的指点;来自她的聪颖悟性。她既大胆又谨慎,开方、抓药、打针,一人完成,几无失误。时过境迁,几十年后我在医疗机构工作,凡专技人员必持证上岗,护士不可开方,医生不可打针。再遥想当年,内心感慨万千。母亲还曾多次容留远路的肺结核病人在家中就餐,言谈举止表情达意,从无半点嫌弃之色。只是在人走远后,她会立刻在院边一块石头上摔碎所涉盘碗,又从炉中铲出火红的灶灰倾覆其上。sL6安康新闻网

漫长的冬天来了,我们用木炭取暖。烧炭、卖炭,也是那时乡间的一项营生。成器的木材烧出的木炭我们地方叫“钢炭”。有清晰的纹理,不易折断破碎,用铁的火钳敲打真的会发出钢材一样“邦邦邦”的声音,如果木材足够坚硬, 烧出的木炭敲打时甚至能听到颤颤的回声。这种木炭硬度大,耐烧,但不易燃,因此需要另外一种用杂木烧制的“伏炭”来引燃它,父亲说这叫各尽其才,各尽其用。而“伏炭”则大多并不需要特别烧制,只需在灶后备下一个带盖的泥巴坛罐,将那些做饭时炉灶中产生的杂木火炭夹入其中,盖上盖子令其熄灭,上好的“引火炭”如此既成,日后只需用草或纸张即可点燃。屋中木制的四方形火盆架上,坐着一盆燃得红彤彤的木炭火,温暖了一个又一个严寒的冬天。很多年后读到“寂寞深村夜,残雁雪中闻”,就会想起那时冬夜。sL6安康新闻网

我读初中时离家二十五里。曲曲折折的马路,不通车。学校通了电,但只供路灯,也就不用修晚自习。有一个冬天,大雪节气后的某天傍晚,气温一点点下降,雪花一片片从空中飘落,一种“饥寒交迫”的感觉忽然袭来,便约了几位同样“饥寒交迫”的同学陪我回家。傍晚动身,从学校出发,过小桥上马路,顶风冒雪,又过姜家墩到道班,路边河水汩汩流淌,眼前马路雪白无人迹,真的是“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的境地。我们少年的内心热气腾腾,说了什么,唱了什么,如今都不记得,只是记得走到离家不远的高家湾时,天空忽然打开,月亮高悬,冰清玉洁,心中像突然被什么敲打了一下。后来听《贵妃醉酒》,听到梅先生逶迤绮丽地唱出“海岛冰轮初转腾……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时,我眼前闪现的就是那一晚天地清冷美丽的样子。当我们呵着热气,搓着双手,跺着双脚站在家门前,却并没有看到屋中“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场景,父母不知去了哪里,一溜房子四位铁将军把门。我们的热情并未消减。厨房的窗户只是用了塑料布蒙着遮挡风雨,一捅就破,我们当中身板最小的一位“破窗而入”,打开窗栓,其余人等进屋就再无半点难度。我们点亮油灯,燃起灶火,在厨房就地取材,煮了香喷喷的大米饭,炒了油润润的大白菜……。吃饱烤暖,我们又自窗而出,重又走入那雪夜。次日课堂,老师讲了什么都是恍惚一片,以为自己昨夜做了长长的美梦。sL6安康新闻网

时间不驻,今又冬天。友人问,大雪、小雪,宜读?宜写?如同收到“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浪漫邀约 ,诚觉冬雪天只要不致灾害,无论做什么都是好的,都是恰当的。一时间回忆漫涌,那屋,那人,那样的冬天,虽桩桩件件慢慢离散在时空长河,早已物人两非,但那也是我来时的路。 sL6安康新闻网

责编:殷婷|一审:许安|二审:孙妙鸿
终审: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