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文旅 > 文化安康
隐喻与伤痛中的文学回眸
2023-09-15  来源:本站原创

□ 侯红艳rDH安康新闻网

石泉作家刘培英女士有着医生和作家的双重身份,在她新近问世的长篇小说《高高山上一树槐》的创作中,自然地将医生的仁爱之心与文学的想象巧妙结合起来,在实际的现实与虚构的现实中寻求艺术的叙事路径,在隐喻与伤痛中进行文学的反思和呈现。rDH安康新闻网

“高高山上一树槐”的隐喻性rDH安康新闻网

“高高山上一树槐”取自于陕南地方民歌,在小说中出现频次较高,据不完全统计大概4次,其中3次是在讲述小说主要人物的凄美爱情故事时出现,第4次是在小说的结尾处。可以说“高高山上一树槐”是贯穿小说始终的一条主线,也是读者探索小说主题的一个关键点,更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民歌《高高山上一树槐》歌词内容:“高高山上一树槐,手把栏杆望郎来;娘问女儿望么子,奴望槐花几时开。”语言质朴、简洁,情感细腻、真挚,充满了诗情画意,通过情景化的描述表现了女子对情郎的期盼,对美好爱情的期待,但情感基调伴有淡淡的哀怨与凄婉。民歌的大量引用,将民俗、民情、民生天然地融为一体,委婉、真切在而富于乐感,使小说具有了鲜明的抒情性和民间性,恰到好处地控制了小说的行进节奏。小说《高高山上一树槐》共21个章节26万字,它将笔触伸向了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新世纪初期我国波澜壮阔的计划生育史,通过讲述妇产科医生、计划生育干部云丹凝、田桂枝,农家妇女桃花、喜儿等秦巴山女人的悲苦经历,反映了特殊时代女性的无奈处境和不幸遭遇。虽然小说围绕计划生育而写,但始终在生活场景的流转、人事的变幻中,透视并呈现出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从这个角度讲,《高高山上一树槐》包含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对秦巴山女性命运的关注。正如小说《自序》中所言:“山里女人的坚毅、吃苦耐劳、生命力的顽强、对极端苦难的承受、对爱情的追求、对家庭的爱、忠诚奉献、极端负责任的精神,以及为了孕育生命、繁衍生命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精神,那么的拼命,那样的智慧,令我永生难忘、魂牵梦萦……她们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rDH安康新闻网

秦巴自然环境的淋漓尽现rDH安康新闻网

在《高高山上一树槐》中不乏对秦巴自然美景的展现,如开篇对鹞子岩的介绍:“盛夏,红彤彤的夕阳像一张圆圆的婴儿脸庞俯贴在山巅,给山山卯卯都镀上了一层彩缎般的金色,伴随着鸟儿归巢的清脆鸣叫声,生产队里干活儿的社员们快收工了。一座险峻的大山,像一头飞腾的雄狮,高耸入云。”第三章中汉江夜景的描绘:“天边好似火烧云,山花翠林尽染,上下的船只披着金光,扯起的白帆如晚霞般灿烂,落霞与倦鸟齐飞,蝉声波涛汹涌。”作者善于叠词“一串串”“一簇簇”“红彤彤”“金灿灿”,也好用比喻“像一头飞腾的雄狮”“好似火烧云”等,不仅朗朗上口,且栩栩如生,富有画面感,有利于触动读者的感官世界。著名评论家谢有顺在《文学如何立心》中强调:“在作品中,作家必须向我们呈现一个活跃的感官世界。好的散文,往往能使我们感受到,作家的眼睛是睁着的,鼻子是灵敏的,耳朵是竖起来的,舌头也是生动的,所以,我们能在他们的作品,看到花的开放、田野的颜色,听到鸟的鸣叫,人心的呢喃,甚至能够闻到气息,尝到味道”同时,他指出:“现在的小说为何单调?很大的原因是作家忙于讲故事,对物质世界、感官世界的忽略。”在《高高山上一树槐》中,作者给我们呈现了一个五彩斑斓的感官世界,让读者在品读人物故事的同时,领略了秦巴山区的自然之美。rDH安康新闻网

关于生命的文学叙事rDH安康新闻网

《高高山上一树槐》以计划生育为题材,是一部关于生命的文学作品,选材具有独特的社会意义。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曾经是解决不断增长的人口和日益减少的有限资源之间矛盾最有效、最便捷的可行性选择,具有十分的必要性。我们说生命是伟大的,是至高无上的,之所以伟大、至高无上,那是源于孕育生命、繁衍生命的弥足珍贵。然而在《高高山上一树槐》中我们看到了因为诞育生命而遭受摧残折磨的桂花、月月等,他们被赋予了传统伦理中的工具理性,视为传宗接代的工具。2004年,美国学者杰弗里·亚历山大在“文化创伤理论”中指出:“当个人和群体经历了可怕的事件,在群体意识上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成为永久的记忆并且无可逆转地改变了他们的未来,文化创伤就发生了。”文学叙事如何把这种创伤表达,并得到群体性认同是值得作家深思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刘培英的《高高山上一树槐》可以借鉴范小青的《赤脚医生万泉和》和莫言的《蛙》。这两部小说共同将选题锁定在了计划生育国策在农村的落地过程,既反映了乡村医疗环境的落后,又揭露了特殊时期人性的畸变,成功塑造了脑膜炎医生万泉和与“一手芬芳,一手腥臭” 的妇科医生姑姑形象,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典型人物。《高高山上一树槐》中主要人物也是乡村妇科医生,也是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大使,在小说中也多次反映农村医疗水平的滞后,民众医学生理常识的匮乏,以及一系列荒唐无知的言行,尤其是在人物塑造上,不仅要表现他们在执行国家政策过程中的坚决,对女性生存的关注,还要表达其内心的矛盾与复杂。因为医者仁心,特别是作为女性,作为母亲,在面对遏制新生命的诞生时那种内心的挣扎矛盾,这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真实、丰满。 rDH安康新闻网

(责编: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