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胜勇
早上,太阳在东山头刚一露脸儿,该是七点多的样子吧。扑扑通通的,我们一群男孩子,争先恐后脱光衣服,跳进小河里去洗澡。这是我们村里端午节一个仪式,是男孩子过端午节固定的节目。
洗澡的潭,就叫儿娃子潭。长有百来米,潭头有个大大的三角巨石。这石头,阻拦了河水,造出河道的落差,形成一段急流。急流下面,是个深过头顶,鱼儿穿梭往来的潭。向下游方向,潭尾是锅底样越来越浅。几个胆小怕冷的,蹲在岸上晒太阳,会被从水里爬起来的人冷不丁的从后面往身上抹稀泥浆。这样子了,不想下水也得下了。这时候的水,真的还冷,刚下去的时候,冻得人上下牙齿直打磕磕,浑身上下也不停地打冷战。待你狗刨子扑腾一会儿,两两对打一会儿水仗,比赛扎几回合猛子,捡几回扔到深水里的白火石,人身上也就舒服了。
这扔白火石的节目,是一种潜水能力比赛。据说,是代替扔粽子的。洗过一会儿后,你出水反而觉得冷,在水里泡着,却不愿意出来。这样的活动,对现在的小孩子来说,是禁区,也差不多就是神话了!
据大人说,只有端午这天早上在冷水里洗过后,这一年里,皮肤上就不会再生疮疖了。那时候每年的端阳节,我们男孩子的这个活动,从没有被哪家的大人阻拦过。这应该是在暗示,洗这样的冷水澡,对皮肤的防病,对锤炼孩子的意志,真是有好处的。
今天家长的教育,在锻炼孩子体能和生存能力方面,好像已经没有了这样的开明了。
太阳金色的光芒,把小村的坝子照得光鲜亮丽,也同时照亮村西边的山林、照亮哗哗流淌的秋河水,照亮河两岸业已绿油油的稻田。节令来到夏至,稻田里的早秧,已返青发蔸了。收过油菜籽的田,收过小麦的田,也已经插齐了秧。紫色的、白色的洋芋花还在开着,有的洋芋禾子已经结了小绿果。旱地里,豌豆收了,蚕豆收了,小麦也收了。苞谷的头遍草也薅过了。赶在夏至节到来之前,夏粮都收完了,全部插上秧。农谚说:夏至不分秧,分秧喝米汤。我们家乡,把端午叫端阳。“犁上赶到耙上,忙完好过端阳”。端阳节前后,一年中农活最忙。
关于端阳节,有个神秘的疙瘩,我至今也没能解得开来。端阳节这一天正中午时候。你在田野里,见不到蛇、见不到青蛙,也见不到癞蛤蟆。再就是,这天过后,田里的黄鳝就开始咬人了。在这日的正午,我数次到田野里、在草丛里寻找传说都躲藏起来的青蛙王子、美女蛇还有丑陋的癞蛤蟆,都没有。就连黄鳝,也是没有的。
秧田里多的是黄鳝。黄鳝好吃,但这家伙老给田埂打洞,是很害人的。黄鳝黏滑黏滑的,要捉它,你得有技巧。中指和食指、无名指分开,用三个指头,从两边由慢到紧的夹住它的脖子部位。黄鳝、泥鳅,是现在菜市上的金贵东西。我小时候,家家油水还少,一般都不怎么吃这两样。秧田在栽秧前,撒上白石灰。黄鳝、泥鳅都给戗得翻到水面上了,随手一捡就是一竹篓。
我们在河里洗澡的这个时段里,家里的人,已经踏着露水,割回来一捆药香飘飘的艾蒿等物。端阳的艾蒿是个宝。药用,大人艾灸治劳伤、风湿,煮水治小孩积食,腹疼,还可辟邪薰屋子。家家大门的两边,按照古老传说,必插上传说让家人免遭涂炭的平安符:垂直门槛插两根艾蒿,又靠墙在这两根艾蒿上,竖向挂一蔸菖蒲。这翎毛般长叶飘飘青香的菖蒲,白色的根须,其上一段粉红色的茎,样子挺漂亮。割回的草药,那是预备着熬水,添加到晚上人人都得洗澡的水里的。一锅黑黄色的端午洗澡药水里,熬有金银花藤、车前草、夏枯草、叶下珠、鹰爪枫、桑叶诸类,药性全是祛火败毒的。
早在前一日的傍晚,母亲、父亲、姐姐们,一家人齐动手包粽子。酒米是早浸泡好的,加了白色的碱面的酒米,被染成淡黄色。箬叶是深绿的、笋壳叶是卡其色的,其上饰褐色的斑点,像鸟羽毛。捆扎用的是棕叶丝,是浅绿的。也许是大人嫌我力气小,不让我包粽子。这捆扎的棕叶,是我早些时候砍回来的。棕叶经太阳晒蔫儿了,色变淡,再去掉硬的筋骨,撕成一条条的,扎成一捆备用。一家人包粽子,无形中是在比赛手艺。比的是谁包得漂亮,捆扎得紧致。有棱有角、个头大小合适的粽子,是最好的。这样的粽子又好看,吃起来,一碗装三四个,尖尖朝上,也不觉得蛮实。
我父亲包得一手好漂亮粽子,他包的粽子,小巧,紧扎,嚼着瓷实。粽子包好后,先大火后文火,在一口大扇边锅里,木锅盖压实,经夜的煮着。
我们在河里洗澡,体力消耗快,肚子饿得快。其实,人在河里,心里是装满粽子的香味的。回家进门的第一件事,就自己动手剥粽子吃。吃粽子,白砂糖、暗红黄色的糖都可以,我们家吃粽子,用四姑送的蜂蜜!
端阳节这天,丰盛的是晚饭。餐桌上,必有腊肉、有泡蒜薹炒鳝段、有酸辣小河鱼、有焖鸡、有煮鸡蛋、煮鸭蛋、变蛋。我们把松花蛋叫变蛋。有煮熟的带皮的新大蒜。父亲准备好一壶橙红色的雄黄酒。这酒,人人都可以喝下一点的,但主要是洒向床里边、墙角,防蛇、防蚊虫,或涂抹在暴露的皮肤上,也是防蚊虫叮咬。母亲,则发给每人一个辟邪的香荷包,那是她熬夜亲手缝制的。
吃完端阳粽子,就是大热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