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文旅 > 文化安康
从区域文化层面看《紫阳文化丛书》
2024-08-16  来源:本站原创

李春平jpQ安康新闻网

感谢紫阳县政府对作家的扶持,一次出版了八本书,我很是兴奋和喜悦。可以说,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紫阳县政府在对作家的扶持上所做的最出色、最漂亮的一件事。在这套丛书里,我看到了叶松成兄弟、钟长江、陈平军、张斌、胡坪、玩偶、周平松这些老朋友的名字。八部作品,诗歌居多,其次是散文短章。紫阳是个民歌密集的县份,现在民歌4千多首,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常想,汉江横穿紫阳全境,汉江又是产生《诗经》重要篇章的一方圣土,由此上溯两千年,我们的祖宗可能就是诗经的原始作者之一,哼着民歌在汉江两岸生产劳动,繁衍生息,于是就有了今天的我们。在这方土地上,出现很多诗人和歌手,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包括在这里工作过的县令张志超,陈仅都是出色的诗人。陈仅的《竹林问答》是清代最有影响的八家诗论之一。如果紫阳不出诗人,不出歌手,那就愧对汉江,愧对祖宗。我身边的关中朋友总是说,在安康,紫阳人最具有艺术气质。乐观旷达,从容通透。这是祖宗遗传下来的生物密码和艺术基因,也是馈赠给紫阳人的生存智慧。jpQ安康新闻网

可能有人会认为,别说紫阳出了八本书,连同那些民歌,汉剧,及其他类别的文艺作品,并不能增加紫阳的GDP。看起来是一句实话,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固然,任何类别的文艺作品,要让它直接进入经济核算体系是不可能的,这恰恰反映出了文化的特质。它是精神领域的东西,是润物细无声的无形渗透,不可能达到立竿见影,吹糠见米的效果。所以,用经济产出的方式去衡量文化产品,它必须完成文化产业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比较复杂。如果有认知偏差,它会忽视文学艺术的内在力量,从而导致重经济而轻文化的现象,这就成为文化发展的阻力。jpQ安康新闻网

从精神产品的角度看,紫阳出版的八部系列丛书,基本反映了紫阳在文学创作方面的综合水平,但并不一定是最高水平。因为对于作者个人而言,这种作品结集,并不能表明这是作者最高水平的结集,而是一个阶段的结集。会有质量上的参差不齐。总体上,我依然能从每个人的作品发现精彩的章节和句子,发现他们的思想和灵魂的闪光,看到他们文学想象力的飞翔姿态。在这八人身后,还有大量的写作者和爱好者,他们通过文学来表达对紫阳这片土地的依恋和热爱,来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并守护精神家园的纯洁性和完整性,使他们保持善良友爱,崇仁尚义的做人品格,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文明社会风尚。就是这批人,恰恰是对外宣传紫阳的一股重要力量。我们经常会遇到,在某个饭局上,在某个闲聊的场合,一群人在谈论文学经典的同时,也在谈钟长江的诗歌,叶松成的散文与评论,还有一些人在唱民歌,这便是紫阳人民的一种幸福,一种美好。因为这是一种健康的精神生活,是文明社会的日常状态。它体现着文化的魅力,维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这不是经济效益能够衡量的。jpQ安康新闻网

从文化自信的角度看,一个县域的文学创作氛围与这个县域的文化自信也是息息相关的。我个人理解,我们通常所说的“坚定文化自信”,是基于华夏五千年璀璨的华夏文明,特别是傲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的优秀中国传统文化。这是国家和民族层面上的文化自信。但是就区域文化来讲,如果缩小到一个县,一个市的地方文化,我们需要来自灵魂深处的追问:与全省兄弟市相比,包括紫阳在内的安康各县的历史文化并不厚重,地下的历史积存和地上的历史文物非常薄弱,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下,我们的地方文化自信从何而来?我们要怎样建立自己的文化自信?我们进一步追问:如果一个公民的自身文化基础薄弱,缺乏基本的文化修养,又不注重学习和进步,他又怎样建立个人的文化自信?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如果空喊文化自信,便是一种没有底气的盲目的自信,也是没有尊重文化历史逻辑的自信。jpQ安康新闻网

接下来我们追寻答案。话题又回到“紫阳八书”上。在区域文化方面,我们要建立自己的地方文化自信,要让“文化自信”四个字变有底气,有实力,路径有多条,但最重要的条路径是:以“紫阳八书”为起点,以省作协对口帮扶为契机,充分利用高平台上的文学资源,着力建设紫阳的文学创作队伍,提高整体实力,增强先进文化的创造力,特别是高质量的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能力,推动本县文艺创作全面走向新高度。要让紫阳人民从本地的文化发展中真正感受到,认识到:紫阳人民没有精神的荒漠,而是一片绿洲。紫阳人是有文化的,是有文化自觉的,是会搞文化建设的,是有强烈的文化自信心的。这样的人民,一定是幸福的人民。这样的紫阳,一定是美好的紫阳。jpQ安康新闻网

(作者系市文联主席) jpQ安康新闻网

(责编: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