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文旅 > 文化安康
志书里的地名之美
2024-12-13  来源:本站原创

□ 黄开林ycm安康新闻网

地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记忆,是承载历史与追念的文化符号,是人民群众的情感寄托,积蓄着老百姓的生活智慧和社会共识。是历史的活化石,也是精神的坐标,更是现实的情感依附。对外出闯荡的人来说,故乡的模样或许越来越模糊,聊以慰藉、寄托情思的或许只余下嘴边上时常要唠叨的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小地名。ycm安康新闻网

每一条街道、每一个乡村都有出处,都有各自的故事,而地名就是这些故事的特殊载体,一次次的地名更替,记录下的是社会历史变迁与传承。随着乡村振兴的如火如荼,城镇乡村都有了大的变革,地名更替越来越多,一些富有文化内涵的老地名逐渐被人淡忘,甚至不复存在。好在还有记忆,还有志书,可以在那里边寻觅、翻检、找回,得到一丝安慰。ycm安康新闻网

岚皋唯一的旧志《砖坪县志》,里边记录有老家的小地名草鞋垭。幸运的是草垭村现在还保留着,只是不该为省事去掉“鞋”字。在苏州阳澄湖畔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草鞋山遗址,马上想到老家草鞋垭,人家把鞋当宝,我们说脱就脱了,未免草率了一点。父母不在了,老家回不去了,那地儿永远忘不掉,一定会在梦里出现,因为草鞋垭的水土已经沉淀在身体里,流动在血管里了,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会活灵活现在我心里,无处诉说的乡情乡思就会奔涌在我的笔下。ycm安康新闻网

旧志的认真、用心、精到,让人非常敬佩,不仅记录准确名称,还不厌其烦记下方位和里程:“东路由厅至蔺河口十五里,由蔺河口至草鞋垭十五里,由草鞋垭至放牛厂二十五里,由放牛厂至茅坡梁二十五里与平邑交界”。从中可以看出,我引以为自豪的“芳流”,是从“放牛”化得,于是才有后来的芳流公社、芳流乡,可以说,这一化是出神入化,神来之笔,文化品位上了一个档次。民主建政时,土改分给我家的房子要做芳草乡的办公场所,父辈们另起炉灶,挖土筑墙建起现在的老屋,他们不住了,都“走”了,留给我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虽然这个建置早已不在,但我仍然对“芳草”二字情有独钟。乡镇合并时舍弃芳流保留蔺河,手板手背虽说都是肉,一碗水也难端得平,让我唏嘘惋惜了许多时日。好在我还能写,只要身体许可,头脑清醒,会不停地写老家,写芳流,让它永远留存在纸上、文字中,谁也无法抹去。ycm安康新闻网

30年前陪著名作家贾平凹老师上南宫山,当时还叫笔架山,在山上住一宿,冷得向护林员借棉裤,围炉烹茶,夜雨清响,谈兴浓得化不开,回西安后他写了《游笔架山》一文,发表在新民晚报上。笔架很形象,古人起的名,套用时髦语“没毛病”,考虑到全国重名的多,会让游客一头雾水,分不清何方神圣,再好也得换。旧志里有这样一段记述:南宫观山山脉,在岚河东北,发源于平利之化龙山,至东瓦溪沟脑独树崖始入厅境。山左分支在厅境者有三:一自独树崖分支为笔架山,秀峰高耸,石尽人立,有宝莲、石门诸胜境,又有莲盆为五瓣石片所成,高悬崖侧,人工不及,为岚河名山之一。时任市旅游局局长提议笔架山改南宫山,在场的人没有异议,举双手赞成。虽然将南宫观山中的“观”省略,目的显而易见,叫起来顺口,喊起来响亮。ycm安康新闻网

说到南宫山,就不得不说一下现在的南宫山镇。该镇原名花里,旧志称化鲤墟。人家鲤鱼跳龙门,这里鲤鱼化山脉,蹊径独辟也。墟者,农贸市场也。广东、广西、福建等地乡村集市称墟。范成大有诗曰:“墟市稍来集,筠笼转山忙”。可见化鲤墟的人户多是外地移民,背井离乡远道而来,自然珍惜脚下的水土,他们在乱石窖里修梯田,在岚河边造船,上山狩猎砍柴,下河撒网捕鱼,开发龙安贡茶,使不毛之地成了鱼米之乡。他们还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智慧加汗水把韭菜岩凿穿,不亚于现在打通秦岭隧道,一下子有了通向外界的出口。志书上说:“街下十余里有韭菜崖,壁立千仞,下临岚水,土人于崖腹凿为通衢,最称险要。”出洞经界梁、蚂蟥碥、柴垭子、涧池、溢河坝、白家拐、蟒蛇吐箭、蔺河口、黄龙溪、五里堰、柑竹坝、菜籽沟、河街到达县城。这一路上的名字如珍珠一串,都美,都有个性。用墟作集镇名,陕西可能找不到第二家,改掉真有点可惜。ycm安康新闻网

《砖坪县志》在记述西部山势里有“西北山势复耸,直抵汉滨安康咀而尽”一句,足见将安康县改汉滨区并非随意,而是有根源的。地名更改并不为奇,别说小地名,省名、县名都可以改,改得妙锦上添花,改得好过目不忘,叫人文思泉涌。1917年砖坪改岚皋就是成功案例,不仅大得人心,还增加了一定的文化含量。当然,改要有因由,要遵循约定俗成,不能乱来。王樾、谢焜他们给出的理由是:砖坪纯粹为岚河流域,岚河水经注称为岚谷,而本县书院碑记称为古岚皋地,盖以其据岚水上游也。我曾在不同场合说,砖坪改岚皋,一改生光华,一改出锦绣。人民日报大地副刊有“我与一座城”栏目,我写了《小城岚皋云雾飘》,自豪满纸,一往情深。ycm安康新闻网

还有一些很美的地名,如无暇河、观音碥、火烧坡、斑鸠关、木竹坝、芙烟坝、明珠坝、石滚坝、花坝、黄泥坝、火石沟、锁龙沟、歇憩桥、学堂湾、金鸡河、三溪口、茨竹湖、漆朳街、葵花寨等,每一个地名都有来历,都有一段传说故事。ycm安康新闻网

地名就像老树上的鸟巢,把孩子暖大了,飞走了,自己却老了,甚至如烟尘般慢慢消失了。不过,凡是生养之地,即使改换了门庭、换了人间,没人会忘记。哪怕经历过磨难,受过委屈煎熬,赌咒发誓不再回去,仍要魂牵梦萦、朝思暮想,一提起就感到亲切,一落笔就热泪盈眶。 ycm安康新闻网

责编:殷婷|一审:许安|二审:孙妙鸿
终审: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