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亭松
来安康之前,我最先认识的,是安康的公园。
老家的相框里,一张20世纪80年代的照片记录了父亲在安康求学时公园游玩的场景,或许正是它在不经意间激发了我对一座城的向往。2019年,因工作调动我也来到安康。逛公园成了我融入这座城市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清晨,步行上班的我特意早起十分钟,绕行几步走上城堤。置身汉江公园,顿时神清气爽。高大的桧柏身姿提拔、树冠锋利,如兵、如塔、如倒立的巨笔,它们比肩接蹱,根根直立。我喜爱步行,尤其爱逛公园。行走在汉江公园,上班的路途于是有滋有味了,而在公园“赶早集”的人又何止我一个。溯汉江而上,先与悠闲散步者碰面,再和激情奔跑者擦肩,穿过垂柳的发丝,望见中流击水的泳者,感觉自己也充满了力量。加快脚步汇入水西门外锻炼的人群,生机勃勃便成了具象的画面。
中午的时光交给兴安公园。这方绿地位于老城区中心位置,从哪儿去都不算太远。绕着人工湖走走停停,鸟声、歌声、孩童的笑声汇成一曲轻柔的小调。面熟但叫不上名字的植物四季常绿,郁郁葱葱。作为重建家园时规划的第一个城中公园,兴安公园承载了很多安康人的记忆片段,它还曾一度作为景区收取门票,但不久便敞开大门,24小时免费对市民游客开放。历经多次改造升级,如今的兴安公园如同城市的心肺,绿意盎然,活力满满。
坐在长椅上歇脚,注视公园中往来的身影,你很容易找到史铁生先生《我与地坛》中出现的人物——一对老人,曾经的中年夫妇;热爱唱歌的小伙子;坚持跑步的朋友等等——每个生命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行走、思考、成长、绽放,而公园恰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绿洲。
傍晚,华灯初上,城市霓虹经水面反射,愈发显得五彩斑斓。汉江北岸,安康博物馆脚下,汉调二黄公园人头攒动。在戏剧人物塑像和关公、包公等巨大脸谱造型前驻足,在印有胡琴、笛子、唢呐等乐器的地板上踱步,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汉调二黄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安康这座城市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发展中保护传承,让文明生生不息。
吃过晚饭的人们好似条条溪流,汇集到广场正中,跟随明快的音乐节奏,翩翩起舞。休闲的人们三三两两,跳舞的阵容持续强大,孩子们奔跑欢笑,浓郁的生活气息在公园里弥漫,随汉江水飘扬。
在汉江南岸,公园入口,一座似碑似塔的物体高高耸立,自上而下“安康洪水历史标志塔”几个大字赫然醒目。40多年过去,重建的步伐从未停止,发展的姿态日新月异,家园与公园融为一体,安康徐徐展开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画卷。
茶余饭后的空当、灵感枯竭的恐慌时,我都会不由自主地走向公园,踏步道、登阶梯、倚栏杆,在山中滋生阳气,在水边洗涤智慧。虽然每个公园会有不同的主题,但它们都带给人可感可及的美的体验——乐山亲水,心旷神怡。
父亲退休后随我们在安康生活,他也喜欢在城市漫步,并且每天必达万步标准,年过七旬依然步履矫健,精气神俱佳。“安康依山傍水,满目青绿,城市何尝不是个大公园,实在是健康养生的好地方。”——父亲的话,我深以为然。于是叫上更多人一起,行走公园,看见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