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融资规模稳步增加
7月26日,记者从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获悉:上半年,我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982.94亿元,虽然比2020年同期减少191.14亿元,但比2019年同期增加1153.33亿元,融资规模呈现稳步增加态势。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境内非金融企业和住户)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增量。2019年12月起,人民银行将“国债”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合并进入“政府债券”指标;2019年9月起,将“交易所企业资产支持证券”纳入“企业债券”指标统计。
上半年,陕西金融机构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3240.28亿元,同比多增357.34亿元。陕西省企业债券净融资561.5亿元,同比少增226.63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67.42亿元,同比多增35.69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230.19亿元,同比少增471.76亿元;其他融资增加135.94亿元,同比多增25.44亿元。(记者 杨光)
近5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条件巩固提升
7月29日,记者从省水利厅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累计完成投资4.24亿元,建成各类村镇供水工程213处,巩固提升57.8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条件,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和高质量融合发展。
陕西聚焦补齐短板弱项,建立了巩固拓展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成果月调度监测机制。在此基础上,全省各地从4月底到6月初,集中开展脱贫攻坚饮水安全回头看专项行动,共整改饮水保障水平偏低或不达标人口766户2828人,整改建设不规范与管护不到位问题132个。
在供水工程建后运行管护上,陕西从夯实各级责任抓起,将“三个责任”延伸至1251个乡镇、16664个行政村,省、市、县、镇、村五级管护责任体系基本建立。同时,我省向全社会发出共建共管共享农村饮水安全倡议书,继续加强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三项制度”建设。全省有78个县区设立县级农村供水总站,24个县区设立县级农村供水总公司,初步实现了村镇供水工程管护责任制度有名有实。
为切实提升村镇供水保障能力水平,陕西纵深推进供水工程“量化赋权”,全省有5342处集中供水划定水源保护区,3.02万处供水工程水源地设立围栏、保护墙或保护标志牌,3.71万处供水工程颁发产权证书,3.92万处集中供水实现多样化管理,53个县区设立公益岗位落实村级管水员2.65万人,集中供水工程水费收缴率达到96.1%。(记者 吴莎莎)
综保区进出口1319亿元 占全省近60%
记者7月29日从西安海关获悉:上半年陕西综合保税区新增入驻企业33家,入区企业达到274家,实现进出口1319.19亿元,同比增长18.13%,占同期全省外贸进出口额的59.2%,引擎作用显著。
近年来,在海关总署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陕西综合保税区建设和发展走上了快车道。目前,陕西有7个综合保税区,数量居全国第6位、西部省份第1位。其中,西安市有5个综合保税区,是全国综合保税区数量最多的省会城市。
西安海关认真落实海关总署各项工作部署,扎实推进我省综合保税区发展。目前,进口动植物产品“先入区、后检测”和促进跨境电商发展相关措施以及支持保税维修、提前适用政策、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平行进口汽车保税存储等均已在陕西综合保税区产生较好实施效果,受到各级政府和企业欢迎。(记者 崔春华)